第二天山海关一切如常,没有发现城外的大营少了一万士兵,而吴三桂也如往常一样该撒就干啥,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一切如常。”这是皇太极受到山海关细作的飞鸽传书。
而刘皓轩则是在兵营里练武,戚家枪也被自己演化了一下,使之更能适合风云戟,刘皓轩给自己的方天画戟取的新名字。叫风云戟,因为这方天画戟舞动起来总有一种风起云涌的感觉,奔雷马也与刘皓轩的配合也越来越娴熟,大明的科举可是要考六艺,当中就有骑马射箭,刘皓轩还是有骑马射箭的基础的,所以血气来还是比较快。
戚奕国也是细心指点,现在刘皓轩在马上那是如鱼得水,一杆风云戟被舞的刀查不进,水泼不进,刘皓轩的神速进步让戚奕国自叹不如,笑称自己在刘皓轩手下走不了十招了。
刘皓轩真有那么厉害,战场才是检验强弱最好的地方。
转眼两天过去了,崇祯四年八月二十一日晚,也就是一万士兵消失的第二天晚上,山海关大营,吴三桂和刘皓轩站在点将台上,吴三桂正在宣读崇祯皇帝的密旨。
“参军刘皓轩何在。”吴三桂大喊道;
刘皓轩单膝跪在地上道;“命你带领;“坚守待援”。
半个时辰后刘皓轩估计马力夜恢复的差不多了,开始命令全体将士上马准备突击。
突然夜不收来报;“锦州城下出现两万蒙古骑兵,直奔我部而来。”
刘皓轩大叫“来的好,众将士随我杀敌。”
“刘全,速度准备五十匹火马到前面来,快。”刘全是专门管理和指挥一千带火药包马匹的千总,本事虽然不大,但做事踏实认真,刘皓轩把这么重要的战略物质交给他还是很放心的。
“参军,末将准备好了。”
刘皓轩把指天的风云戟往前一指;“全军突击。”
这一冲起来了,就起码要奔跑一天才会找到机会休息,刘皓轩带着五千骑兵缓慢地奔跑着,慢慢地积蓄着马力,近了锦州城越发清晰,巍峨的城墙在落日的余晖下,熠熠生辉。
近了近了锦州城下奔驰而过的蒙古骑兵嗷嗷地尖叫着向刘皓轩他们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