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牢记 ) ( 请牢记 ) 在之前的两年中,朱尔典曾经多次强烈要求和德国驻华公使阿尔弗雷德会晤,他进不去青岛,即使进去也被层层密密的士兵护卫者如同囚犯一样保护起来,很是受气。
因此最后几次和阿尔弗雷德会面都是要求在远东舰队的老人星级战列舰对话,企图利用强大的战列舰舰队威慑这些木头脑袋的德国人。
阿尔弗雷德也不在乎,抱着纯粹陪太子读书的态度,就这样悠哉悠哉地与朱尔典在老人星级战列舰上吃饭钓鱼开舞会耍嘴皮子,反正他的任务就是拖着英国人,直到军政府开始战争的那一天为止。
几乎没有心里压力的他在朱尔典眼中是那么的油盐不进,不止一次,朱尔典在背后咒骂阿尔弗雷德是一个纯粹的木头脑袋,根本不懂得任何外交艺术。
可是却有毫无办法,只好命令远东第一分舰队打起12分的精神关注着胶州湾。
山东半岛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胶州湾,没有了胶州湾,其他地方几乎就是任意蹂躏的对象,因此英国远东第一分舰队几乎是每个星期都在胶州湾12海里外转悠着,只有在物资消耗完了,才回到上海或威海卫补充休息。
而威海卫也在这两年中被英国建造成了一个拥有相当基础的海军基地。
布尔战争结束后,松了一口气的大英帝国,极大的增强了远东舰队第一分舰队的规模。包括1艘声望级战列舰声望号以及两艘可畏级战列舰可畏号、不饶号。
可畏级乃是比老人星级更加强大更先进的战列舰,原本是为了加入本土舰队而建造的,但是远东局势越来越诡异,山东半岛一直在沉默着,封闭着。
这种情况只能让普通人忽视,但是在这些国家的精干人员中,这种沉默反而是更加危险的代名词,尤其是黑洞一般的胶州湾,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从里面窜出来一支强大的战列舰队伍。但是这种可能性又非常的高,在远东有着极大利益的英国自然是关注再关注。
此时在英国的心中,远东的最大威胁已经不再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和日本海军了,而是这个看起来依旧十分弱小的山东半岛,是那个有着完备海防工事的胶州湾。
相比较而言,在欧洲,在地中海,大英帝国依旧没有受到太大的挑战,俄罗斯已经因为狼患而极大的放缓了海军建设,德国同样,也没有制造多少新式战舰。
只有远东,现在的远东诡异情况,就连最老练的外交家也无法准确的估算出来。
但是几乎所有人一致认同的是,山东半岛已经成了一个炸弹,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爆炸开来,而这种爆炸,很可能对于华夏,对于亚洲是一个极大的改变。
几乎在每隔几天,所有在黄海渤海湾的过往商船和渔民,就能看到一支庞大无比的舰队围绕着山东半岛打转,虽然始终保持于山东半岛12海里的距离,但是这些军队的火炮已经扯下了炮衣,炮口对准了山东半岛方向,似乎随时都能发动攻击。
从4月底开始,密切关注山东半岛,始终监视胶州湾的英国海军发觉了一些不对劲之处,进入胶州湾和日照的商船数量远远超过从这两个港口出来的商船数量。
第一天无所谓,第二天同样没关系,第三天第四天,等到第吓到了。
萨道义同样震惊万分:“50万人,德国人疯了,x势力疯了,山东半岛不过1000多万人口,他们能组建得出这么多的军队吗?即使他们能组建出来,但是这是50万的现代化军队,需要的武器装备以及弹药辎重是天文数字。”
“他们完全能组建的出来。”朱尔典从手边的文件包里抽出一份文件递了过去,说道:“这是这两年来,我们的情报人员监控的输入山东半岛的资源。”
萨道义忙接过来打开一看,文件很多,记载的也非常的详细,他没心情看开头和中间的那些,直接翻到最后:“从1900年1月起,截止1902年3月,预计输入山东半岛的铁矿超过1000万吨,钢铁110万吨,粮食谷物超过1000万吨,铜矿超过6万吨,沥青130万吨,燃油超过100万吨,其中柴油80万吨,汽油20万吨,橡胶5万吨,硝石13万吨,煤炭200多万吨,木材3万立方,各种布料1500万米,苯酚1.6万吨,各种化工染料2万吨。。。。”
足够震动世界的数据,而这还是情报人员只是从各地港口以及海上跑的商船吃水线粗略估计的,萨道义有理由相信这上面的数据真实性,大英帝国的商船遍及全球各个国家的港口,而在远东同样非常的多,进出山东半岛的商船是不可能逃的过他们的眼睛的。那些水手和情报人员都是在长时间的观察和体验中磨练出来的,即使数据不是非常的准确,但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这些物资,足够发动一场空前规模的战争了,何况他们还准备了这么久,上面的各种物资也早已变成能摧毁整个满清的武器。”朱尔典脸色异常阴沉地说道。
“是的,他们这么多的储备,完全能够摧毁满清,相比起清政府,北洋输入的各种物资,直接的军事物资差距是百倍计算,并且清政府进口的几乎都是成品,是直接的枪炮,弹药。而他们,x势力,进口的则是原料,这说明了他们有着足够的能力把这些原料变成他们所需要的工业成品。”萨道义表示赞成。
“公使阁下,如果你仔细研究这份文件,就能发现一个问题,他们输入的某些工业产品不断的降低,而某些原料则不断的提高。提高,我们很容易明白,但是降低的那些,则是足以让我们感叹。”朱尔典提醒这对方。
“他们进口的化工高端产品的数量呈现下滑趋势,比如苯酚,在1900年上半年,他们进口了7000吨,下半年变成5500吨,1901年上半年进口了2500吨,下半年只进口了1000吨,而硝石的进口数量却是没有多少变化,保持每半年进口4万余吨的数量,这说明了什么?”
萨道义顺着思路回答道:“说明了他们已经有了生产化工高端产品的能力,并且能力还非常的巨大。上帝,他们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已经接近帝国了,而帝国。。。可是世界第一强国啊。”
“是的,因为他们有着德国人的帮助,德国人的化工能力世界第一,我们不必否认,即使帝国内部,也需要进口大量的德国化工产品。而在这里,在山东半岛,已经出现了一个堪比德国的化工基地。还有那数不尽的其他重工业生产基地,这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发生的奇迹。根本就不应该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奇迹,也许,上帝都没有这么强大的能力。”朱尔典真的有些迷惘了,每次他看到最新的山东半岛情报时,心中就会没来由的不安,而现在,这种不安可能变成现实。
“但是他们怎么会有这么强大的经济实力去完成这么庞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投入,除非德国人一年不吃不喝,全德国的人只干活不消费,才有可能拿的出来。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也都没有能力拿得出这么庞大的资金。”萨道义问出了其中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经济,是一切工业的基础,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想要发展工业,根本是他们所不能想象的。
“不错,我们一直以为即使有着德国人的帮助,山东半岛的发展也会是在可预见范围内,没有20年的时间,他们绝对不可能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基础,这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需要的太多了,仅仅钢铁业就横跨上百个工业系统,而化工业只会更多,还有电力业等其他方面。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做这件事。”
朱尔典的语气非常的落寞,曾经他是那么的以为自己对这个国家了如指掌,这个国家的未来方向都是自己可预见的,甚至可干预可制定的,而现在,山东半岛x势力的突现,种种不可思议的变化改变了一切,让他知道自己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
萨道义烦躁地在书桌后来回地走着,x势力的异军突起让他感觉非常的糟糕,这个世界的变化越来越快,大英帝国的利益也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势力挑战。
“你认为我们是否应该把这种情况告诉北洋人?”
朱尔典明白对方的意思,就是想让北洋势力拖住x势力,好让帝国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观察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可以告诉北洋人,不过我不认为北洋势力能够抵挡的住他们的进攻。仅仅武器装备方面,北洋新军最大的火炮不过75毫米,数量也不多,虽然他们现在已经全部换装了帝国战余物资,可是训练上却不能相比。而x势力呢?不用怀疑,他们既然复制了德国工业,也肯定复制德国的工业产品,自然包括了武器方面。能有这么强大的工业能力,必然也能有能力制造重炮。”
“相比而言一个是拿到先进武器,缺乏时间去进行大量实弹训练的军队,一个是早已装备德国最新式新式武器,并且已经大量实弹训练数年的军队。一个只有少量从外界购买的火炮,一个自己能够制造大量的火炮。一个能够弹药打一发就少一发,而一个能够随之制造大量的弹药物资,一个才六镇新军,真正能够派上用场的不过是5镇新军,总人数不过6万人。而x势力,从他们准备的商船就达到160万吨的规模,相当于几十万大军所需的运输能力。北洋。。。。能够抵挡他们一个月,就难以想象了,毕竟x势力的军队可是由德国人训练出来的。”
“我不认为他们会放松他们西面的军事戒备。相比较而言,没有舰队的他们,其实最好的方式是从陆地进攻满清的地盘。而不是利用实力薄弱的德国远东舰队护航。要知道,以他们如此强大的工业力量,完全没必要在海上冒着被他国舰队拦截的危险。”
“除非,”说道这里,朱尔典不确定地猜测道:“舰队,他们已经在胶州湾里建造了舰队?”
萨道义摇摇头不支持这个观点:“不太可能,军舰即使制造出来了,也必须经过长时间的海试才能服役,还有海军官兵对军舰的适应,海军不是那么容易建立的。他们的时间太短了,不足以完成强大海军的建设。”
“即使他们在胶州湾完成强大舰队的建造,也不过是一支工业舰队,没有足够的战斗能力,很容易被摧毁,他们需要时间沉淀。不过,”
萨道义说道这里,话音一转,说道:“我们不能不对此有戒备,同时也让北洋人知道他们即将面对的可能危险,有个准备总是比较好。也许这一个星期的时间能够让我们了解一些我们以前未发现的情况。”
“也好,至少让x势力不能轻易的占据华夏,那样,对于我们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ef=
起点-<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