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牢记 ) ( 请牢记 ) 身旁的玥娘,已是将早与丫鬟们核实好的药名单子,直接交了到他手中:“虽是还未能上山,亲自勘验一番,不过我与她们几个已是将适合此地种植的,基本都给列出名目来。 首发--无弹出广告你且先让本地的懂行人过过眼,瞧实再作打算,毕竟关乎百姓们的生计大事,断断马虎不得。”
皇甫靖忙不迭‘嗯’了一声,已是接过手中,细细翻看起来。自己虽不曾学医,但这些年来因玥娘懂行,他也跟着略略读过几本药典,所以瞧这单子,也不算吃力。
“山珍之事,必定得往南方去寻懂行来教授才使得。但这种植药材,好歹还有娘子你看顾着,确实比起那事,更可行许多。”
忙摆了摆手,直言道:“我哪里是曾种过的,不过是借着当年跟随师傅、师兄们,去往山中采药,比旁人略多懂些罢了。说来真要懂行的,还得费有年头的老林农们,更是拿手些。”
给相公又续了半杯热茶后,才缓缓接着道:“相公,你也别忙着就让农户们瞎忙活。倒不如先寻几个,在山间林子中已有些年头的老林农问问,此地林地的状况,再同农户们的耕作经历相比照,找出最合适在本地种植的才是最为妥当。”
“这事,确实不敢着急,毕竟有关农户们往后的生计。不说十拿九稳,怎么也得上八成,才敢同农户们说道起此桩的。”小心的收好了名目单子,才又吃了口茶
“娘子,你早间提到的要在林间放养鸡苗之事,为何说就是咱们先垫些银子出来也好?那会儿正赶着出门,却是不曾留心听全了。”
一听他问起这事来,玥娘已是点头便接口道:“相公你忘了,前几日衙门的账目。可都是我帮着重新整理一份。就是算上此次运送出县的两屋子木料,府库的账上可是不剩多少银子了。”
边说着已取了一锭大元宝来与皇甫靖:“我一早让木香寻了帮着衙门浆洗衣物的婆子,打听清楚了,这里的鸡、鸭苗都是十文钱换四羽,就是比起烨州的都便宜不少。”
掰指头,又算了与他知道:“京城里只怕买个鸡蛋都不够的,内城多少银子一个不晓得,可外城的鸡蛋我当年还真去买过。”
忙比了个手势。接着道:“七个大子才得一个。刚来京时吓得我连炒鸡蛋,都不敢随便想!咱们那小院子里,怎么也住着好几口人,一盘鸡蛋下少说也得搁四枚,这就是小三十文钱。”
“既然这里便宜,你给这,不免太重了,本就是不知者不罪。”
“一则,是好叫农户们安心改林户。县太爷都肯给他们垫鸡苗银子;又给赊了足够的米粮,可供维持到有进项入手后,再将两样赊欠的都一并还上,岂不是让他们都能安心过活。”
听得妻子这一提及,那旁的皇甫靖已是含笑点头,接上了一句言道:“二则,便是让那些犹豫不决的农户们,全都瞧在眼里,这农改林也是有活路的。”
“不但是有活路,指不定比起以往众人争耕瘦田来,还要好过上许多才是。”指了指后面书架的方向,直言道:“那瘦田每年能打下三百来石粮食,已算是大丰收了,若是遇上小年或许就得减半,所以他们才无钱缴赋税的。”
皇甫靖已是忙不迭,添上了一句道:“那天听说就连主簿家,也得靠着另租了瘦田才够勉强过活,我便是一早想好了。等这改林户的事宜定下后,但凡咱们衙门中有人家里,如有愿意往山上林地里一试的,就一并归入其中。”
听得此言,玥娘不由拍掌赞道:“还是相公你想得周全。确实如此一来,既能叫咱们衙门里的官差们,不再似以往那般勉强过活;而且还能让百姓们都明白,这改农为林并非是坏事。想来,只消待到秋收时,那些犹豫不前的农户们自会见分晓的。”
转过天来,皇甫靖便寻了张主簿与厉师爷在书房坐下。也不多言,只将手中一叠不算薄的稿件,放置在他们面前,示意两人先细细读上一读,随后再议。
待小厮来送过一回茶水点心后,屋里二人才通篇细观完毕。“大人,您此番作想确实甚妙啊!”张主簿已是按耐不住心中激动之情,朗声道出肺腑之言。
特意翻出了其中的一页来,比对着更是赞道:“末官昨日就已从厉师爷那里得知,大人家山庄中有别于旁人家的特异之处,原就惊叹不已。如今,再观大人对郦县的种种改善而言,却是颇见学识之渊博,这等林地间不但是能培育山珍,竟然还可套种药材!”
与他相邻而坐的厉师爷,更是不禁愣神片刻后,才算彻底回过剩味来。自己原是在东翁的山庄里也算得见识过一二,却不想此时,手中还未放下的稿件中所提及诸事,莫说是见所未见,就算是听都不曾有过耳闻的。
不觉对面前这位知县大人,越发的敬重起来。虽曾听得举荐自己作幕的老大人略有提过一提,这位本就是京中名将之后,又是金科的进士出身,若真算起来已是难得的文武双全的高才之辈。可如今在厉师爷眼中,自家的东翁分明就是一万事通啊!
短短半月间,已是做出多少大事来,自己也跟着沾了光。如今只要县衙的人,无论是师爷也好,还是普通的衙役们也罢,路过何处都能得了百姓们的一声赞。
只这一条,厉师爷自是受用无比。还记得自己原本在家乡苦读,出门时旁人顶多称一句厉秀才,多年后好容易得了举人功名,才时常听得乡邻们称呼自己厉举人之后,再多添了‘老爷’二字。
可相比眼下的光景而言,却是既然不同的。只有在此地乡邻们,才是发自内心对自己,前段日子已来所付出的诸事,真诚表达谢意,与往日里那些不过将功名缀在姓氏之后,全然不能同日而语。
“大人,你这林药一说,也是医书上曾有记载的?”原本就听过自家东翁提及一二,此刻已是缓过神来的师爷,忙不迭便是开口追问了一句道。
“呵呵呵。”轻笑了两声,摇头应道:“医书本官也只是略有涉及罢了,即便是有所载录,也未尝可知。平日里药堂的大夫们,不也是时常要进山采集草药,便有了此等作想。”
才闻提醒,那旁的张主簿已是莫名欢喜道:“对啊!大人所言极是,这山林之间定是适宜草药生长。”
说着更是比出了两个指头,朗声笑出声来:“这一座山头,就直接做了两遍套着种,可真是绝妙之想。收了药材,等过些年砍了成材的树木,又是另一笔进项,可是比起耕作来差不离。”
却见这旁的皇甫靖摆手,笑道:“何止是差不离,不敢说多出几成,少则也要比往日好容易争来那几亩薄地,收成上算。”
说着,更是将昨日同玥娘提及之事,直接给这屋里二人知晓。
“如此好事,真也能算咱们县衙的众人一份?”那旁的张主簿,更是不曾料到,这位新到任的主官不但是在伊始之时,就已是办成了诸件大事。如今竟然还自垫银子,给他们购买鸡苗、赊粮米。
那头张主簿尚未惊叹完,这旁的皇甫靖又是朗声,再添了一句直言相告道:“本县还会酌情再赊一笔银两,以作购买药材种子之用,更是不收分文利钱,只求能在年内初见成效便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