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跨越的文明
作者:老歌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196

在大荒族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张凡虎等人就离开了,两吨多重的河马肉他给对方留下了一半,这让大荒族人大喜过望。 首发--无弹出广告现在是一年最干旱最难以狩猎的时候,角马、斑马等数量多重量大速度也并不是很快的易捕获的动物已经迁徙走了,而各种羚羊体积不大,肉少,最重要的是数量少、速度快,难以捕捉。犀牛、河马、大象等“肉山”只做短途迁徙,它们一般都生活在距水源较近的地方,但是不到万不得已绝对没人想打它们的主意,所以一吨重的肉食是一个重礼。

所有人都来送行,这次八十几个猎手和神仕们都回来了,仪式比昨天迎接他们的时候热闹得多也隆重得多。女祭司站在她椅子上,背后跟着十余人,其余的站在了张凡虎身后。由于图片等全部变为了电子文档,人类在生理上也需要。

史前当然不会有纸,张凡虎虽然想写点什么但是这些毕竟还可以忍受,写日记留念不如把最好的记忆留在大脑中,他也有自己实用的日历。虽然在这方面他不需要,但是每天早上的生理需求却是一种让人不太享受的事,这也是张凡虎自己的那棵猴面包树上的叶子比族人们的要少的原因。

张凡虎不是神,他并不是什么都会做,但是造纸原理他是知道的,其实并不难,只是要做好就太难了。

古埃及作为世界上公认的最为古老的国家,它与我国远古一样,在我国炎帝没被黄帝打败之前,黄河流域有很多的部落。黄帝与炎帝联合打败蚩尤部落,然后黄帝再打败炎帝,形成了中国古代国家雏形,也就是我们炎黄子孙的由来。

古埃及以前也是许多部落,在七千年前埃及人定居尼罗河三角洲,大力发展农业,也就是从那时起古埃及成了世界上最古老国家的起源。当时的古埃及众多部落年年战乱纷飞,部落之间少不了相互吞噬与融合,最后沿尼罗河分为上埃及与下埃及两个小国,在的,虽然赶不上我国制造的纸,但是用来写字也可以将就。这种纸草张凡虎要造那也就是小半天的事,现在草原上干草茎太好找了,只是比纸莎草小短,至于用鱼胶和树皮熬制出来的胶绝对比单纯的树胶要好,但是张凡虎可不会制造这种纸草,因为写字不是他的主要目的,而是纸的另一种用途。

我国在西汉就用上等的棉等制造纸,但是造价太高,甚至超过了富贵人们用来写字的白丝绸,平穷书生还是用他们的竹子,所以普及并不广。一直到东汉时期蔡伦改造了造纸术,这虽然不是发明一种东西那么伟大,但这就像一千多年后西方瓦特改良蒸汽机一样——改造的人名气和伟大程度远远超过了发明者。

一千九百多年前的蔡伦造纸用粗布、麻绳、破渔网、树皮等粗纤维造出如美人肌肤一样又白又滑的纸,而且造价低廉,深受人们欢迎,这也是张凡虎所想要达到的。

当张凡虎率领大家再次来到那那棵树下,那条被束缚了几天的非洲岩蟒精神已经有些萎靡不振了,腹部也缩小了很多,那只羚羊已经被它超强的消化能力解决大半了。几十个大荒族族人看到这条一百多公斤的蟒蛇已经被束缚住都相当吃惊,这是他们一般也不愿意招惹的存在,但是没想到却被对方轻易制服了。接下来没有什么悬念了,在草原上也可以称为一霸的岩蟒被射杀然后几人扛着继续前进。

在距族人聚居地还有近十公里张凡虎他们又被族人发现了,看着望远镜中族人举起的巨大鹦鹉螺号,那位“气量大”的族人肯定又在卖力地吹,只是那声音不能传到这么远。

在大荒族疑惑的眼光中,张凡虎与十二个族人变换着队形,先是横着再是竖着,这是经上次张凡虎带人回来引起一场小误会而这次在走之前与留守族人约好的暗号,表示是自己人。

十几分钟之后,让大荒族更为吃惊的一幕出现了:一只半大斑马背上驮着两个光屁股的小孩子冲了过来!小斑马在张凡虎身边亲密地蹭着,两个小孩子也跳了下来。小斑马当然是细纹斑马白墨,已经半岁多的它是族中“重量级”成员,体重超过了智力的八十几公斤

达到了一百公斤,但这还只是它成年的三分之一而已,要知道一般雄性斑马体重都是三百多公斤,而细纹斑马比起一般的巴拿马体型还要稍大,体重当然也就随之更重。两个小孩加起来也不过二三十公斤,这对于白墨来说并不重。

前六个月,张凡虎刚来的时候族中有五个小孩子:智灵、树枝、树叶,还有就是这两个小孩,其中一个是五六个月大的小男孩,另一个是一岁多的小姑娘。史前的孩子可不会像现代的小孩那么矫情,他们父母也不会太溺爱他们,一岁左右的小男孩就能满地疯跑了,他与他两岁的小姐姐还有半岁多的小弟弟斑马白墨是最要好的伙伴。

今晚的仪式免不了又是隆重而热烈的,看着如今渐渐走向强盛的部落,老族长激动得热泪盈眶。第二天,大荒族的猎手们都走了,看着他们恋恋不舍看着族中的各类设施,然后看着他们曾经族长羡慕的眼神,谁都能看出他们的不舍,只是估计他们的女祭司和几个老头子早有交代,所以在度过一个美妙的夜晚之后,他们拿着两张弓、两个陶锅兴奋地踏上了归途。

看着对方的激动神情,张凡虎何尝又不是踏上了一条让人振奋的道路呢。

“智力!智速!”张凡虎向着小湖跑去,今天,造纸的时刻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