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的越多,就越明白自己的无知!
人们对于科学的敬畏,是随着科技、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全方位提高而增加的。 在那个遥远的年代,有人甚至可以发出“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样的感叹,但是在这个时代,在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界三十年代的时候,绝对没有人敢这样去说了。
当华国的人们睁开眼睛去看到整个世界,当他们真正的开始渐渐融入这个世界的时候,科技上的全面落后,让那些先行者们吃尽了苦头!
或许在成为一个制造王国的过程中,华国得到了巨大的好处,多到足以让很多人忽略这一点,但是当这种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缺乏核心技术,缺乏真正高附加值的产品,让他们只能去生产那些先进国家不愿意继续生产的东西,付出巨大的人力、资源代价,去获取那可怜的的收益。
就好比生物制药产业一样,多少年来都没有一个年销售额超过一亿美元的药品出现,而那些跨国巨头们,仅仅一种药物的年销售额甚至可以高达百亿美元!
科技的力量,在经济领域尽展无遗!
正因为此,两年一次的科学院院士增选,不仅仅是在学术界,甚至在整个华国都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浪潮!
都会比其他人多个光圈儿,耀眼一些。
从经济利益上讲。院士们的收获可不光是国家、省市或者单位每个月给你多少不等的补贴,还意味着将来申请各个等级的科研基金的时候,你的成功率会比其他人高上好多!
所以像石冬云这样的老牌院士,哪怕岁数早就过了科研的高峰期,有时候甚至已经不再继续了,但是依然是京师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宝,必须要牢牢的抱在手里。
所以像于谨飞那样即将走上专业领域巅峰的神经外科医师,在得知田路当选科学院院士之后,才会那样的失态!
当初正是看中了田路那无穷的潜力,于谨飞才会主动邀请田路加入下一届的神经外科委员会,而且在他的打算中,甚至准备直接把他推上常务委员的位置上。因为无论从哪方面看,田路未来的某一阶段都必然是最高位置的有力竞争者!但是他万万想不到的是,田路竟然会这么快就当选了科学院的院士!
虽然进入科学院是因为田路在基础科研领域的成就,但是那毕竟是院士!
如果当选的时候年龄太大的话,比如说六七十岁,最后当选主任委员的概率同样是很低的,毕竟主任委员身负着相当重要的职责,需要保证一定的精力和时间,但是像田路这样的年纪,一旦当选了院士之后,踏足那个位置的速度绝对会大大的加快!明年的九月,主任委员肯定还是于谨飞的,但是候任主任委员的那个位置。。。。。。
的话,到时候会有一个爆发!
每天的更新时间大致为晚上十点到十二点之间。
写书是我的爱好,但是工作是我的根本,这真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所以很抱歉了,各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