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沉进了知识的海洋
作者:书生雄鹰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024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点好名,周老师就宣布临时班干部的名单,当然没有李锦轩,全是大龄生和中龄生。 首发--无弹出广告

李锦轩就暗暗下决心,要向他们学习,多学知识,尽快成长起来。</p>

开始上课,李锦轩和同学们一样,立刻如饥似渴地学习起来。可他没有想到,大部分科目都没有课本,只凭老师一张嘴。有的老师还好,能发一些讲义下来,有的老师则什么也没有,只站在讲台上或手舞足蹈,或口若悬河,或滔滔不绝,或慢条斯理。同学们都自觉地边听边记笔记。有些教授还能条例分明地在黑板上写些板书,有个别老师却信口开河,讲到哪里算哪里,一些学生听得一头雾水,来不及记,也没法记。同学们就通过班干部提意见,让他改进。</p>

说实话,许多教授水平很高,有些教授还是国内知名的学者,甚至还是某个领域的学术权威。他们知道渊博,为人谦和,讲课生动有趣,内容丰富精彩。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记得龙飞凤舞。而且不迟到,不拖课,为人师表,一些同学慢慢就对他们产生了崇拜心理。</p>

中文系的学习是最有趣有劲的,不象数学物理化学等系那么枯燥乏味。课上,一些教授讲课就象在讲故事,同学们都听得如痴如醉;课外,都是看的一些可读性很强的文学书籍,进入其中,就会忘我陶醉,不能自拔。</p>

教《现代文学史》的陈教授是个著名的评论家,他走到讲台上的第一句话就问:“你们知道现代文学史上的六大名家吗?”</p>

同学们都屏住呼吸看着他,教室里鸦雀无声。</p>

“是鲁郭茅,巴老曹。”陈教授自问自答,“即鲁迅郭沫若和茅盾,巴金老舍和曹禺。”</p>

“我们先讲鲁迅。”陈教授的嘴里句句都是新鲜的信息,“鲁迅为什么会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这要从他衰落的家史讲起。鲁迅的家原是个大户人家,在绍兴城内有一个很大的宅园,但他的爷爷因科举时出了事而被清朝政府砍了头。”</p>

啊?鲁迅的爷爷被清朝政府砍头的。李锦轩听得嘴巴都张开了。</p>

“但不是鲁迅的爷爷考试时作蔽。”陈教授的嘴里总是有让人感兴趣的故事,“而是他替人给在京城的一位考官带一封信,被人发现受株连,居然被判了死刑,可见当时的考试制度是何等的严厉。一艘京城来的船只到绍兴城后,鲁迅的爷爷站在岸上,朝船上的一个熟人喊话,让他上一下岸,要他捎一封信到京城,结果那个人上岸,鲁迅的爷爷把信交给你,谁知他上船后信即被查扣,于是这几个人都涉嫌科举作蔽而被判砍头。这样,鲁迅的家道就开始衰落,而他的父亲又体弱多病,长年看病吃药,把家产里的钱都看光了,只得将一半的宅院卖给人家。”</p>

陈教授慢慢把鲁迅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怎么去南京水师学堂求学,后又去日本仙台医专留学,如何弃医从文,他母亲给他娶媳妇,他结婚第二天就离家出走,后又跟自己的学生许大平恋爱结婚,怎么跟他的阿弟阿弟周作人闹矛盾,如何发表第一部中篇小说《狂人日记》等故事娓娓道来,同学们个个都听得入了迷。</p>

这哪里只是讲课?这就是在讲名人传记啊。本来就爱好文学的李锦轩对文学越来越感兴趣了。不管是什么课程,哪个教授来上课,他都坐姿端正,听讲专心,还不停地记着笔记。</p>

他感觉自己实在是太幸运了,赶上了一个新时代的发韧之期。恢复高考高度,让他获得了一个成才的机会。真的,一进入大学,他感觉就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天地,一个知识的海洋,一个成长的熔炉。</p>

国家不仅为他提供了免费的学习条件和成长环境,还给他们发放生活津贴,每人每月十无错首发小说 , - ,您的最佳选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