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牢记 ) ( 请牢记 ) 到了一间营房门口,领路的军卒略显冷漠地看了看林靖,道:“军使,这里便是郑营主的营房,军使请稍等,小的先进去通报。开 心 文 学 ”
林靖看了看他,疑惑道:“昨日听安抚司的佥事大人提说,青峰营都指挥使大人姓张,怎会成了郑营主?”
军卒又在盯他一眼,而后道:“张营主?前几夜巡防时遇到辽人的黑狼骑,运气不好被弩箭射瞎了一只眼,险些丧了命,如今已经换了第一都的郑军使暂代了营主。”
林靖略略有些怔怔地问:“不是听说战事早已结束?怎么还在打仗吗?”
听这军卒所言,这青峰营竟然不是想象中的无所事事,反而还是要参与边关巡防的?
那军卒像是看戏般盯住他,眼中生起一丝鄙夷,道:“这边关上宋辽两方哪天不斗上一两场,晋阳府听不着消息,那是咱们大宋的官家不想听到坏消息,因此像这等小打小闹的,便不会有军报呈上去,更没人敢胡乱走漏消息。但军使莫非还当真以为辽人改了性子,不会趁着数月前大胜的余威搞搞事做么?原本我们青峰营只是负责戍守晋阳,但边境上近来兵力愈见吃紧,捧日军早就发下了明令,让我们每月都要派几都人马上去轮防的。”
营房内,林靖见到了顶头上官,营主郑谷。
郑谷是个年纪大约三十,从而表明了他是从一名普通军卒擢升上来的人物。
禁军、厢军在宋代,是职业军人,选军时便需在脸上刺字,但刺字的位置与内容与罪囚有着差异,皆为小刺,士卒统一刺面,军校按品级高低有着区分,或刺面,或刺手。但近百年来这军校刺字的规矩却已经渐渐被更改,除了一些特殊地区如蕃兵蕃将之外,大多直接入官的武将已经不再刺字。
大多像疤脸军校这样凭借军功擢升上来的人物,都会有着三分傲气,又出于某种林靖不知道的原因,态度原本就十分冷淡,与林靖说话时自然就不会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