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取舍之间
作者:雷雨天天雨雷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366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简雍扔下最后一本书:“这个糜子仲,是想小亮做个博士官呢!”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晴空万里无云,康成。 无弹出广告文本小说站

至于这少女,却不知是诸葛亮的大姐还是二姐,此时戴着面纱,简雍也看不清他面容,其实就是没戴面纱简雍也没记清她两姊妹的面容,虽然是美女,盯着别人脸上看是很不礼貌的,尤其这个时代!

仿佛意识到了简雍的目光,少女明眸烁闪,敛身一福,轻启朱唇:“打搅先生看书了?”

“呵呵,没有!”简雍罢了罢手,从马车上跳了下来,自卑,女孩长得比自己还高,简雍退开一步,看着少女手中那本,不禁肃然起敬:“小姐能读得懂《尚书》?”

《尚书》分《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记录上古、夏商周三代史实言论,言语晦涩,尽管有郑玄作注对照,简雍看着还是一个头两个大,三句不懂两句,惟一懂的那一句,还是半蒙半猜的!

“先父在时曾教过几段。先生也是爱书之人?”

“嗯?”简雍微有些惊讶,笑道:“谈不上爱书,就是喜欢这墨香,有一种很特殊的味道,闻起来很舒服。”

诸葛小姐淡淡的一笑,道:“这是顶级的洛阳烧,贵比黄金,这徐州除了糜府君,用得起的只怕不多。”

“哦?”简雍倒是没想过这个,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贵比黄金?这狗大户!不过显然诸葛小姐误会了他,简雍也不解释,笑道:“我倒不知道有这么贵,早知如此,便着他送我几块,去换黄金来买酒喝!”

“为何不是买粮?妾听闻,刘使君在徐州,已下了禁酒令,不知此事确否?”

隔着面纱,看不清少女脸上情况,简雍却大吃一惊:“小姐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简雍佩服!”说着简雍面露无奈,笑道:“禁酒不过是说说,他自己不喝酒,我可以不喝酒,还禁得住这徐州上下百万人口么?”

话刚出口,简雍突然觉得跟她说这些似乎不妥,随即笑了笑道:“我在小亮书房看到的那些手抄书,都是小姐抄录的?”

“是,让先生见笑了!”

“名门士女,果然不凡!”简雍抚掌大赞,突然想起,诸葛瑾诸葛亮兄弟后来都出将入相,名震天下,由衷的赞道:“若小姐身为男子,不知道多少英雄为尔避路!”

诸葛小姐:“先生只见过妾几本手抄本,何以如此断论?莫不是在说笑?”

“一叶而知秋耳!”简雍笑了笑,“子瑜才略过人,小亮见识不凡,想必是小姐自教的?”

诸葛小姐美眸闪过一丝伤感:“先父在时,自教我兄妹几个。”

简雍恍然,对诸葛亮之父诸葛珪肃然起敬,诸葛均成就远不及两位兄长,想必也是因为他还年少便已失父,未得诸葛珪亲自启蒙的缘故。

“简雍唐突了!”说着简雍与诸葛亮小姐深施一揖。

“先生客气了!”

简雍觉得自己再在此处,便有碍人家看书了,呵呵笑道:“小姐且在这边看书,我去看看那边水烧开了没有!”

说罢与这少女抱了抱拳,正欲离去,却见诸葛亮的后母薛氏引着另一个女儿还有诸葛均过来,简雍微微躬身施礼,诸葛均深施一揖,道:“先生,均有一事不明,想请教先生,不知可否?”

简雍微微一愣,笑道:“小均有什么问题?”

“先生可看过两小儿辩日的故事?”

“呃?”简雍大跌眼睛,这是什么故事,好像说的是两个小毛孩问孔子,是早上的太阳离我们近,还是中午的太阳离我近,孔子答不上来,反被两个小毛孩奚落了一番。

“均儿,不得无理!”薛氏轻声低喝一句,与简雍敛身一礼:“小儿不懂事,请先生勿怪!”

“嗯,没什么。”简雍笑了笑,手搭凉棚看了看天上太阳,毒辣辣的,“小均,你很想知道这个答案?”

诸葛均被后母低斥一声,正有些情绪低落,深施一揖,道:“此是道家诋毁圣人之作,不过几百年来,圣人门徒,无一能作答,均以为先生博学,故才冒然一问,先生勿怪!”

“呵呵!”简雍笑了笑,这小家伙,“晚上我再说与你知!”

“先生知道此中答案?”诸葛均眼睛一亮。

“知道,不过现在不好与你细说,晚上太阳下山了,再好与你解说。”

“多谢先生!”

简雍罢了罢手。

不一会儿,水烧开,众人用完了干粮,休息了一会又复赶路。

马不能骑着走一整天,否则便是掉膘,生病,徐盛孙观等人都下马步行,简雍与诸葛亮诸葛均兄弟连同简雍的童子宝儿及车夫也都下车步行,只有几个女眷坐在车子里,

这一路上没几个人影,路边良田也多有荒芜,简雍记得在后世,这里可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地非不好,人非惰懒,只是世道太坏!

“琅琊盗匪太多,人民逃离严重,先生是刘使君身边能说得上话的,可有良策助佐此处?”诸葛亮似乎已经从早间别乡这愁中回转过来,边走边问道。

“只要世道不坏,就没那么多什么盗匪了!”简雍有些心不在焉的道。

诸葛亮显然对这个问题不太满意:“听说先生在下邳劝刘使君力行屯田,为何不在琅琊如此?”

“嗯?琅琊不是下邳,糜子仲也没有那么多钱。”

“何不多向富户劝捐?虽说糜府君富甲徐州,毕竟只是一人,若聚合徐州之力,何止一个下邳?”

“哈哈,小家伙,这你就不懂了吧!”

一旁孙观大笑,“有钱人,有钱人多是为富不仁,若个个都像糜府君这般的,早他娘的天下太平了!”

孙观粗俗的叫声让诸葛亮脸上一红,简雍笑了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像糜子仲这般的智者,毕竟是少数,若是压制太过,反落了像曹操那般的下场!”

看着诸葛亮略有所思,简雍解释道:“当初曹操就是劝兖州的富豪出钱出力,助他平息兖州大小疾难,穷人给他一口饭吃,流民给他田种,不要盘剥太过,可是曹操用力过猛,兖州富豪大户一个个怨声载道,所以等曹操来攻打徐州的时候,整个兖州都反了,反了就反了呗,曹操又打回去,整个兖州打成了一锅粥,这些富豪大户当初舍不得一斗米,现在整个家产都要败光了!”

兖州之乱错综复杂,其根本原因,是兖州大户们邀曹操入主兖州,只是想给自己找一个看家护院的,曹操却是要借此为基,实现自己平定乱世的理想,各视对方为仆,于是两个主人就打起来了!

“难道竟坐视着琅琊这般荒乱下去?”诸葛亮心有不甘的道。

“人总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吧!”简雍笑道,心中却有些苦涩,取舍取舍,下邳之民得济,琅琊之民何辜,盼天而天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