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牢记 ) ( 请牢记 ) 下邳的秋粮,已经尽都收好了,入仓,再依着官民比例,按着事先就已制定好的,分配。 首发--无弹出广告各地坞堡屯营青壮男女,则在孙乾的组织下,趁着农闲,大规模兴修水利,争取在来年,将下邳的可灌溉农田翻上一翻。
在黄巾之乱前,下邳有近八十万人口,不过这都是老皇历了,要不怎么要强调是黄巾之乱前呢?自光和末年以来,战乱纷尤,人口大量死亡,逃散,下邳人口一度降至历史最低的不足二十万,后来大耳朵主政徐州,为了抵御袁术,特地将治所从彭城移到了下邳,又经过屯田,招徕豫、扬、兖州流民,现在下邳人口已恢复到了三十万,不过还不到和平时期的一半!这还是当下徐州?
这不是乱来嘛!
“孔明,你为何在此?”孙乾皱了皱眉,诸葛亮拜入郑玄门下,也就是他的师弟,看着诸葛亮这一副野小子模样,孙乾便有了些不喜。
“我也是路过,见此忙碌,便过来看看。”诸葛亮笑了笑,望着简雍,似乎有些问题,又不好发问。
瞅热闹么?
“你跟郑康成求学,合适么?”简雍可不管诸葛亮来这里做什么,倒更好奇诸葛亮对此有无抵触,按说,他这年纪,正是叛逆期。
只是简雍这么一说,孙乾可不答应了,不悦道:“郑师学贯古今,孔明与郑师求学,有何不妥?”
简雍笑了笑:“你这身衣裳也很好,给小亮,合适么?”
孙乾一怔,便不好开口。他极尊敬郑玄,不过简雍这话里对郑玄却分明有些不以为然,孙乾不愿在此与简雍争辩,便住了口。
诸葛亮笑道:“郑师学问,穷亮一生,也学之不尽!”
简雍摇了摇头:“那你就更不应该跟他学习了!”
~~~~~~~~~~~~~~~~~~~~~~~~~
注:东汉郡、国为同一级行政单位,约相当于现今地级市,像下邳为“国”,长官称下邳相,广陵为“郡”,长官称广陵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