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牢记 ) ( 请牢记 ) 天津各州县的官道上,形成了一股人潮。无弹出广告小说 这股人潮皆是不断向一个方向流动——葛沽经济特区!
自七月份以来,葛沽每天新增的人口少则两三千,多则,等到大好了基础,再进入各行各业工作......”
班蒙不断的用笔记录将岸的意见,之后,他会将这些意见转达到社区。
社区是经济特区的政府组织最基层,拥有服务百姓、宣传政策的职能。却并不能拥有税收、行政、司法、教育之类的实权。
不过,社区也是最频繁与百姓打交道的政府组织。由于,社区给予百姓更多的是帮助,所以,特区政府基层工作人员是能够获得百姓爱戴的,而不像大明传统的体制。坏就坏在基层惹人怨恨!
这些来葛沽做工的普通百姓,皆是在葛沽的官吏帮助下,对自己的个人信息、家庭信息进行登基。登记在册的百姓,会给葛沽经济特区的临时户籍证。
登记在册的临时居民,可以免费在廉租房居住3个月。3个月以内,社会的工作人员,会积极的为新来的居民介绍工作。根据新居民的自己工作意愿。将其安置到需要用人的企业中。
新居民在3个月之后,将不再享受免房租的待遇。而是必须缴纳,每平米1文钱的月租。如果廉租房面积为30平米来计算。月租也不过是30文钱。相当于市场上1斤大米,或者是3斤粗粮的价格。
而前来葛沽定居的所有居民,社会工作人员。拥有给予宣传政策、介绍工作、提供子女教育、介绍廉价医疗资源。遇到一些法律问题,社区也能够对居民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
经济特区政府对于城市的基层,一直渗透到“社区”这一级别,无疑是顾问党经济特区政府的一大创举。
传统的封建统治,哪怕是在一个县,也仅仅是县衙中数百名官差,维持一地的统治。只有收税的时候,官差、税吏才纷纷下乡,去收取钱粮。对于整个辖地的管理和控制程度,是非常低的——官府一般只能管理县城。而乡村。皆是由缙绅以宗族家法治理,国法是难以下达到乡村。
而经济特区政府,基层组织一直渗透到乡村和社区,根本不用依靠缙绅地主,进行间接的统治。
7平方公里的葛沽镇。就是实践肖图白基层建设理念的实验园地,葛沽镇内被编制为葛沽一村、葛沽二村、城中新村这三个社区。
葛沽一村,是最早进行开的社区,政府的许多行政部门,皆是位于此处。葛沽二村,是今年3月以来。居民大增之后进行扩建的工程。
至于城中新村,原本的葛沽的皇家新军的军营。不过,为了葛沽的城市扩建工作,皇家新军让出了4平方公里的军营土地面积,满足城市的进一步扩建需求。
而城中新村,也是肖图白的官邸所在位置。这里靠近军营,是皇家新军的重点防御地带。处于棱堡防御体系中,最安全的地带。
因此,城中新村颇受避难的富商、缙绅的欢迎。虽然,城中新村还有大量的土地没有开,但是已经落户了大约200多名富商、缙绅。而城中新村的豪宅,仅仅一亩方圆,此时已经售价2000两银子,不过依然是供不应求。
几个月前以几百两银子,或者是1000两银子,买下一套城中新村豪宅的富人,皆洋洋得意,以自己有先见之明,而向商业伙伴们吹嘘。
葛沽的每个社区,各自拥有200多名工作人员。社区的工作人员,仅仅算是政府下属的雇员,月薪只有1两银子。不过,如果社会的工作人员工作表现卓越,那么可以晋升为拥有正式编制的公务员,月薪也将提升到3两银子。
特区的的官和吏,是没有区别的,皆是统称为“公务员”!
一名小吏,也是能够通过工作表现,逐渐变成拥有品级的官员。从九品官最多能够奋斗到三品官,这是因为整个特区政府,最高品级暂时到三品就到头了。肖图白的国师总顾问大臣,也仅仅是正三品。
社区的工作,主要是为居民进行服务、宣传、讲解政策。告之,居民拥有的各项权利和义务,与此同时,社区也本着竟可能的为居民提供各类型的服务帮助。比如,帮助居民找工作、帮助居民获取教育资源、社会福利等等......
光是治理15万居民的葛沽镇,镇级政府拥有行政公务员800余人,加上社会工作者之后,大约拥有行政人员1500多人。
当然了,再加上警察、卫生、医疗、教育等等系统的3500名公务员。
15万人的葛沽,大约有5000名公务人员。一名公务员,为300人服务。这个比例,大致接近于21世纪的数据。
而明朝时期,1.2亿人口全国的官吏不到10万人。一名官吏官吏1200名百姓,靠着这么一丁点的官吏,根本难以渗透到基层。所以只能依靠地方的大量缙绅、地主,进行间接的统治。
因为,经济特区政府人员编制庞大,基层组织一直建设到村和社区,使得各项任务,皆是政府系统自己独立完成,根本无需借用缙绅、地主的力量。
而且,特区政府的公务员,仅仅是行政、服务方面的人员,而不包括军队、国企等等相关的人员。
加上葛沽有1万多军人,国企人数则有1.5万,天然是特区政策的拥护者。
所以,特区政府是行政效率,比之大明传统体制,要强大十倍。能够从社会基层调动的组织力量,也并不是大明传统的官府能够媲美的!(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