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牢记 ) ( 请牢记 ) 黄梅天,说风就下雨。 -< >-/怎么就来通知了?
“没说是什么事?”林木森筷子上的菜落在桌上,忙掩饰道,“坐。大明,喝杯酒。”
“不喝了,今晚我值班。木森,公社只说让你报到。”王大明迟疑一下,还是说,“公社还通知,大队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说公社有重要通知。”
连清闲二天都没了,林木森无心吃饭了,坐在小床上抽烟。李金凤赶紧收拾了一些东西,眼巴巴地望着林木森。
林木森笑笑,问:“怎么啦?”
李金凤见林木森笑得很难看,急了。说:“我也去。过年都不让人安生……”
林木森说:“公社肯定是有事……拿这么多东西干什么?过两天我就回来了。”
李金凤说:“回来也好……我就想你天天在家。”
林木森硬着头皮赶到龙溪镇,公社大院灯火通明,大家都忙碌着。林木森心虚,想找陆宝林问,又怕王莲花急。把几个人盘点一番,决定先去找张爱玲。关键时候得求关键人。
张爱玲正组织小江她们几个女同志在准备一些资料。见到林木森,小江笑个不停,说:“新年好!林主任,酒醒了?”
小江在电话室,林木森的酒话她肯定听到了。林木森有些尴尬,说:
“新年好!古人说,‘酒以成禮,過則敗德。’还真是。”
“新年好!木森,来了。沈书记和王主任在等你。”
张爱玲说着递给他一张“通知”。
“新年好!”张爱玲的笑,使林木森的心安了大半;再看还散着油墨味的“会议通知”,他笑了。
原来公社是要召开“公社三级干部会”;会期四天,二月十六日(初二)报到,十九日(初,言多必失;侬替他分担一些吧!”
林木森一笑,说:“嫂嫂就是嫂嫂。作了主任夫人,一点也不念‘知青’情谊。我看,还是‘村自为战,人自为战’吧!我保我的四十五分钟算了。”
张爱玲说:“就凭这三页纸吗?侬当是在出考题,让别人来解数学题还是写作文呀!”
林木森猛然叫声好,说:“等等,爱玲姐,刚才你说,出考题?有了!你告诉王主任,他的半小时算我的。”
一语惊醒梦中人。林木森悟到了一个“解题”的报告方式。在学校,数学老师要让同学掌握一项数学公式,会用三四节课的时间,以五六种方式来演算。但考试时,这道公式只是一道小考题。“农田规划”的精神就象是“教学总纲”,“农田改造”的要点就象是“考题”,措施便是答案。考题是多解式,作法也就五花八门了!
连沈心田、王宏铭也没料到林木森的报告反应如此强烈。
林木森上台后,短短三分钟就把“考题”交给会场里每个人;林木森掌握着龙溪的地形地貌和测绘数据,他从公社的全局上解析了六七处圩垸堤坝的“规划与改造步骤”;列举了二三种“改造方案”与会得到的效益;又重点分析了三处复杂地域的“协调改造举措”;说得有根有据,谈话有利有弊,改造举措简单明了,使许多生产队长茅塞顿开,加上他的青港滩成绩有目共睹,与会者都感叹不己。想到田树勋的拜托,林木森在改造旧河床,结合港渠一体、以港代渠,有意提了田家港。看看时间用了二个小时,他赶紧刹车,说:
“刚才有位队长问我,‘我天天在田里走,地头转,你说的这些我怎么没看到?’这是因为习惯成了自然。天天看,习惯了,认为这是最美的。如果我们站得高一点,就会发现路有些弯;再站高一点,看得更远一点,就会感到这条路与隔壁队没拉直;如果更高,更远呢?一切更清楚了。这就是为什么要进行全面‘农田规划’,进行‘农田改造’的原因。我的话完了。谢谢大家!”
会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
所有在场的人,谁也没料道,林木森的精彩报告竟是龙溪公社这场轰轰烈烈的“农田规划、改造”运动的“结束语”。在“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的时期,我国的国民经济己亮起了“红灯”!国民经济无力顾及“农机”;没有“农业机械化”,田亩的标准化只会使农田更难于传统管理。
“三级会议”的重点是“春耕、春蚕”,会议的进展,很快使大家只顾为农作物面积规划,化肥农药指标,上交额争执不休。
林木森倒闲情逸致地在公社大院里转悠;他想到了毛竹湾,去了趟良种场。
良种场畜牧分场其实就是养猪场。就是过春节,老马也没有假;良种公狫,待产、哺育的猪婆,加上小猪、半大猪,有七八十张嘴要吃。好在公社春节期间吃饭人少,所有人都集中到公社食堂吃饭。徐桂香来到良种场,给单身汉们美美地过了个年。
徐桂香说良种场过了个美年,是因为老马发了戆!为了保障城市节日市场,杨兴和畜牧分场老马左商量、右研究,忍痛交了一批正壮膘的猪。良种场养的猪都是优良品种,长到一百七八十斤属正常。猪正壮膘,提前杀等于是在烧钞票。老马火了,让人宰杀了一头自己吃。百十斤的肉,怎么也吃不了,杨兴把一片送去了公社食堂,一头猪的“下水”还真的让人吃了个痛快!更好的消息是,公社领导知道了事由,吃了畜牧分场的肉;作个好人,干脆把整头猪全认了帐。
天下还真有白吃猪肉的美事!
良种场养的猪都是优良品种,好猪苗却推广不开,一是优良品猪苗价格高,二是猪苗出栏体重。一来二去一只优良品猪苗相当二只土猪苗。只要不是“计划猪”,社员养的是年猪。年猪、年猪,养上一年过年的猪。不管怎样宣传,怎样算帐,社员个个喊养优良品猪好,就是不见动静。干部们只好说,“还是**说得对,‘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