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牢记 ) ( 请牢记 ) 见来敌众多,王鹏与孙坚建议,坚守城池,静观其变,等到贼寇粮草不济,军心动摇之时,再行攻打。 王允以为有理,点头赞成。
可是这时,颍川太守却拱手说道:“大人,此计虽善,但眼下确是不可。”
王允不解,问道:“为何不可?”
“坚守城池,比的是粮草,城内的粮草,现在已经不多了。前番张仪犯境,围困城池多时,城外的庄稼,已然尽毁,我虽遣人到外地进粮,但至今还没有消息。一旦城池被围,稍加时日,贼寇的粮食没有断,城里的粮食先断了,那可就糟了。”太守说道。
“城内粮草还够维持几时?”王允问道。
“最多半月。”太守答道。
“这么少,那看来是不够了。眼下必须另想对策,诸位,你们可有其他办法?”王允问道。
“大人,此事好办。”鲍信大声说道。
“鲍大人有何良策?”
“皇上曾下圣旨,令各镇兵马相互扶持,共同讨贼。眼下我军被困,不如现在遣人去请援军。我与中郎将卢植相厚,闻其在宛城一带,愿亲自前去请他前来解围,不知大人意下如何?”鲍信说道。
鲍信自称与卢植相厚,说白了,也顶多是有一两面之缘,并没什么交情。鲍信这么说,其实是想跑,闻城内粮草不多,贼寇又好几十万,一旦粮尽,城内军心必乱,贼寇杀入,势必鸡犬不留。
王允可不是糊涂人,身为一个能够使用连环计的老狐狸,鲍信的这点心眼,他岂能看不出来。但敌军众多,派人去请援军,那是必须的。若说与卢植相厚,在座这些人中,还得当属王允。但王允是最高领导,一方主帅,他不可能走,怎么说也得一个有点身份的代自己去。合适的人选,就是孔融和鲍信,但孔融手下兵多将广,不能让他走,还得指着他帮忙呢,鲍信手下,要兵没兵,要将没将,留在这里,也没什么用,只是白白浪费粮食,权衡一番,王允认为,还是得让鲍信去。
他谅鲍信不敢撒手不管,一去不回,但也担心,这家伙办事不利,拖泥带水,误了日子。略一思量,计上心来,说道:“既然鲍大人愿意担此重任,自是最好不过。趁眼下贼兵尚未围城,你赶紧出城。不过,目前城内缺兵少将,大人手下的兵马,不能全都带走,尤其是‘济北天神’鲍将军,我还指望他帮忙镇守城郭。我看,就带几十名随从,轻骑而往,也节省时间。”
“好你个老狐狸,你这是怕我一去不回呀,想要拿我弟弟做人质。”鲍信心里明白王允的意思,但这等事情,却是不能明说的。王允的话,他不能回驳,否则的话,老狐狸再改派别人去怎么办,现在赶紧离开颍川要紧,至于兄弟,那以后再说吧。
鲍信点头说道:“大人所言甚是,城内缺兵少将,下官是不能将麾下兵马全部带走。就按大人的意思,只带——大喝。在“大喝”二字之上,还有一颗金星。
他的技能乍一使出,喝出的声音,好似雷鸣一般,王鹏就觉得,脑子“嗡”地一下,竟然一时没了知觉,身子一晃,直接栽落马下。身上的银光,随即消失。
原来,赵弘这招战技“大喝”,专门是偷袭用的,临敌之时,如果对方对他不甚了解,必然会着了道。这般手段,多少战技比他强的汉将,都被他一嗓子给喊了下来。
当然,这一招和《封神榜》里,张桂芳的那一招是两码事,只是爆破般的一嗓子,令人瞬间耳鸣,失去知觉。失去知觉的时间,有长有短,全看你的气血是否强大,体格好的,就是那一秒钟,而体格再差的,有个五六秒钟,也能醒过来。
可临阵交战,瞬息之间,便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赵弘见王鹏应声下马,手中大刀,向下狠狠插去,想要一刀结果王鹏的性命。
“将军!小心!”
在王鹏身侧,有一名什长,名叫乔禹,是在汝南征的新兵,两次三番随王鹏出生入死。眼瞧着王鹏遇险,他是奋不顾身,朝赵弘扑了过去,手中长矛,直刺赵弘的左肋。
王鹏摔在赵弘的右手这边,乔禹攻击的位置,却是他的左侧,这就叫围魏救赵,他若是一刀刺死王鹏,自己也得被这小兵一矛给扎死。
谁都是怕死的,赵弘也不愿和王鹏一命换一命,赶紧收回刀来,斩向乔禹。他的动作,要比乔禹快上一些,大刀后发先至,眼瞧着就要先一步劈中乔禹的脑袋。
从乔禹扑向赵弘,到赵弘回手一刀,就是在一息之间完成。赵弘心里想着,先杀了这小子,再杀王鹏,应该也来得及。可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别看只是一息的功夫,躺在地上王鹏竟猛地大叫,“看我来替天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