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水仙巧拜师 同吃五福宴
作者:奔波儿灞大爷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4728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更新时间:2012-09-18

清静安神七日过,碧瓦沐雪换新装。

屋檐一排冰凌柱,含珠倒影绽粼光。

辰时,金乌初照,天地万物同辉煌。

张百福立于屋檐之下,出神的望着头顶冰凌。片刻之后,又收回目光,含笑望着眼前奇花园。花园比之以前,不知要宽广多少,这还要托他之‘福’。若非他忽临此地,震碎了青石,烧毁了主人细心培养的奇花,又怎是这般‘光秃秃’?好在主人心胸宽广,索性将此园推平,重新垫上青石,赠给自家女儿,好让她如愿以偿。

若问她有甚愿?那便要从数年前说起。

且说李水仙自幼好武向道,其父便请来江湖好手、游离道人,赠重金,求真学。然,水仙幼时愚笨异常,时久之后,那些道人、武人为保自家声誉,纷纷借口离去。而水仙也到宽心,来了个——‘学不会把式怨场地’。

这些年,她一心‘图谋’此地,一直寻思着,如何将父亲大人,精心栽培的‘野花杂草’统统除根,以作为日后习武炼道之地。然,事不如意,她那些手段使来,不但未将其铲除,反倒那些奇花长得更旺,开得更艳,喜得刺史大人连夸‘女儿孝道’。

七日前,百福突然的光临,成全了水仙多年之愿。在得知先师种种恶行,一阵‘雷雨’过后,便将注意打到张百福身上。只要她一有空,便左右跟着百福,端茶倒水、捏肩捶背,做着徒儿之事。功夫不负有心人,百福见她日夜身边侍奉,劝也劝不走,只好传她两路心意剑法。喜得‘铁金枝’,这两日天天提剑游走,时不时的琢磨其中真意,兴起时随手就来,骇得刺史大人将她关在府中,命下人不得近其三尺。

这不,今日一早,她便寻来百福求他指点。你看那空地之中,舞得是——

银雪纷飞宝剑霜,剑走龙蛇脚不慌。

略有三分真心意,一路使来面红光。

剑法使到最后,剑如灵蛇走云梯,剑尖好似蛇吐信。只见她,一直抖着宝剑摇摆不定,剑身忽高忽低、毫无定型,就这般,打了快半盏茶。

张百福见她剑越走越缓,心越舒越定。这时一滴水珠从冰凌上落下,百福不待它落地,轻指一弹,气劲卷着水滴,朝水仙眉心点去。瞬间,水滴近她三尺之内,不待水滴前进,‘蛇信’忽然一点,水珠便被薄薄剑气分为两半。

好一招心意随心灵蛇信!

嗡!唰!李水仙最后一招用完之后,反手转剑归入鞘中,接着脚步欢快的跑到檐下,抱着‘恩师’手臂,笑道:“老师。今日我用得好不好?”张百福抚须笑道:“前几招用得一般,倒是最后那灵蛇信用得甚好。其中,放在招式之前,乃是怕我忘了心法本意。故此,你日后也须谨记。’看看,徒儿都记着哩。”

张百福闻她学其兔儿来有模有样,震须笑道:“呵呵,道友果然好记性。不过,记住不如忘了,忘了还需谨记,是山是水,且问汝心。”

此言听得李水仙,如同雾中看山,揪着鬓发便神游起来。她一出神,哪里能听得到李大人脚步?‘噗通’便靠入其父怀中,惊得‘铁娘子’如同小猫一般,窜到百福身后。偷偷一瞟,见父亲大人正面红急怒的瞪着自己,将头又藏回‘恩师’身后,嬉笑道:“爹爹来哩?”

李自清闻她嬉笑之声,怒气便消一半,斥道:“还不出来!不学君子坦荡荡,尽学小人鬼鬼祟。就你这般德行,还欲求真人大道,简直是痴心妄想!”水仙迅速一闪,正对其父,气道:“爹爹不好!哪有这般说自己女儿哩?谁说女儿无缘老师大道,那剑法怎么来哩?方才老师还夸女儿用得好哩。”

李自清暗喜,瞪了女儿一眼,结果换来一张鬼脸,含怒指道:“你你你……唉”随后,拂袖叹道:“百福真人,你看看她。都已过待嫁之年,还是如此顽心,便是有人敢娶,自清还不敢嫁哩。”水仙闻后,又做了一个鬼脸,欢步朝堂中跑去,边跑边呼道:“不得了,娘亲快来啊,爹爹要嫁人哩!”

张百福闻言哈哈大笑,挽起李大人长袖,笑道:“令媛如此天真可爱,真是羡煞旁人。”李自清闻赞,含笑说了几句谦虚之言,引着百福朝堂中走去。

正堂之中,张逸正靠着梨木椅,一边吃着年糕,一边享受着肩膀上,那灵巧的力道。而张道一则双目盯着堂外,见百福二人入堂,起身忙礼。

众人礼毕之后,各归其座,张百福望着享受中的兔儿,笑问道:“弟啊,经云:来而不往非礼也。你得水仙道友多日服侍,可有还‘礼’了?”其弟还未说话,先闻李自清提袖说道:“百福真人如此说,倒真是见外了。晚辈孝敬长辈,本是顺理纲常之事,又何须回礼?”

张逸对着李自清拱手一礼后,又对百福笑道:“哥哥放心便是,愚弟早将礼物送上。”随后,转头对水仙问道:“是不是?”李水仙手不停息,嬉笑道:“是哩,徒儿甚是喜欢。”

张百福见他二人暗通神色,会心一笑,也不多想,转头对主人道:“李贤弟,我等在贵府搅扰多日,实在不便在此多留,故此先与贤弟告别。”李自清连忙道:“且不说三位真人为我永州斩妖除魔、身负重伤,便是仙临此地,也是我等几世修炼的缘法。自清厚颜请三位真人再多留几日,好让自清代诸百姓微表谢心。”待他话完,张逸嬉笑接道:“李贤弟,既有缘法,何愁日后不相见?我哥哥说搅扰是假,思念我家嫂嫂是真,我哥哥几日未回,想必嫂嫂如今已急如锅蚁,你在不放,嫂嫂怕是要寻来哩。”

正是——一语道破百福心,羞得君子面带红。张百福闻后提袖含茶,巧掩红面,张道一连忙解围,拱手接道:“不错。道一也不便多留,寻凶之前,家师就以前言,命我七日内回观。如今已过十余日,若是在晚些,怕是不用回哩。”话已至此,李刺史怎能强留?连忙唤来管家去准备一桌别宴,为张百福三人送行。管家闻后不敢怠慢,不到半柱香,堂中已是酒香阵阵,美食诱人。

一个时辰后,堂外,主客对面告礼。礼毕之后,张百福拉着张逸手臂正欲离去,忽闻他转头四顾道:“李贤弟啊,水仙哩?”

李自清见他眼中暗示连连,猛然含泪,拱手道:“三位真人恕罪,想必小女知百福真人要走,回房伤心去哩!”语毕,转头对身旁夫人道:“夫人啊。为夫让你好好训教,你看看她!如今连基本礼数都不知了,还不去将她唤来,与诸长告礼?”其夫人闻后,暗忍笑意,慌忙掩面而去。

还未走上两步,只闻东院内欢呼一声:“来了、来了,老师等我啊……”便随声而出。见李水仙肩背行囊,玄带素腰,手持宝剑,鬓发飘飘,此番行头,颇有几分侠士之风。然而,等她跑到张百福身旁之时,侠士之风全无,朝地一跪,死死的抱着百福小腿,哽咽道:“老师不要我哩?”

张百福闻言一怔,张逸李自清对目,一旁张道一则盯着水仙含笑不语。李水仙见‘恩师’发愣,抱的更紧,哭的更急。便是一旁满腹‘怨恨’的下人,也闻之心酸,百福闻她‘雷雨大作’,回神扶道:“道友这是作甚,快起、快起。”水仙闻后,哽咽起身,一头埋入百福怀中,大哭道:“老……老师慈……悲,求……求老师带水仙一同回山……嗯哼,好不好?水仙还未……见过师娘哩。还有‘金童’三师叔,水仙愿永世侍奉老师左右哩。”

此话说得断断续续,听得众人含泪暗喜,张逸闻她说到‘金童三师叔’时,简直是舒畅到骨子里,上前劝道:“哥啊!你看看,水仙这般孝心、诚心,正巧咱仁心堂,患者多,医者少,不如让她随我等回去。一来,成全她一番真心,二来,为堂中添些帮手,如何啊哥哥?”

俗语云:再浑的河水久自清。

张百福闻到‘金童’二字,心中已经清亮,又见二弟亲自劝说,含笑道:“既然弟弟已将礼物送出,愚兄若是再收回,倒显得小家子气。”语毕,轻拍水仙粉臂,又转头对其父问道:“贤弟可愿意让水仙,随我回仁心堂?”

李府上下闻言皆欢,统统聚目与李自清。见他面色激动,唱喏礼道:“小女能在真人左右侍奉,乃是我李家三世造化,如何不肯?不过小女顽皮,日后若有得罪之处,还需真人多多包涵。”闻父亲大人同意,李水仙欢快从百福怀中跳出,大喜拜道:“老师慈悲,老师福寿无量,老师法力通天……”

张百福见她可爱,含笑将她扶起,点头道:“好了好了,水仙莫拜了。再拜啊,我可就折福折寿哩。”待她欢喜起身后,又对李自清道:“既然贤弟无意见,那水仙百福可就带走了。日后若是想念,可修书一封,到时百福唤家弟,将水仙送回府上。”

李水仙闻后连忙道:“不想、不想,我爹爹恨不能将我送人哩。”众人闻她急言,纷纷面带欢笑。李自清望着自家女儿,暗喜道:“好女儿,果然孝顺一次。待你走后,爹爹我便将刘大人送来的‘蓝百合’种上。”思到此处,拱手礼道:“真人思量周全,自清怎敢劳真人亲送?若是思念小女,自会登门拜访,正好礼见尊夫人一番。”

张逸见此礼已成,嬉笑道:“此事一定,我等就不便打扰。”话后看向自己兄长。张百福含笑点头,大袖一挥,挽起水仙便腾空而去,随之张逸、道一也驾风跟去。九霄之上,不断的传来,李水仙那灵鸟一般的欢呼。

她在云上欢呼,其父在院中抚掌。只见李大人目光一收,抚掌大笑道:“哈哈,万顺啊,速去买些鞭炮,多买一些,老爷我要听一炷香!”语毕,转头对其夫人道:“今日总算将‘祸根’送走。夫人再去备来酒菜,稍后与为夫同饮。”

其夫人闻后含笑点头,唤来几个丫鬟,一同入了灶房,管家也欢快唤来下人,同去买爆竹。李府此时,人人面色带笑,个个心中欢呼,正是那——

府中上下同欢心,终于送走惹祸精。

再无宝剑寒锋过,神魂舒畅甚安心。

俗云:三百里外一片天,刮风下雨无常事。

此言说的甚是,却说张百福兄弟带着水仙,一路观山赏景,来到番禺小城时。小城正下着寒冷的冬雨,只见街道之上,冷冷清清、空空荡荡。偶尔路过几人,与百福匆匆忙忙见礼后,便个寻去处。不是躲在家中,吃着滚烫的腊肉炖菜,便是在和兴楼,煮上一壶水酒细细品味。冰冷空气中,淡淡的酒香与浓郁的肉香完美融合,巧妙的为这湿冷的小城,添上一笔浓墨。

看到此时,张百福雅兴顿生,抚须唱道:“冬雨稀稀一日闲,煮茶温酒去寒年。清香……”‘咕咕咕……’百福正吟到兴处,忽被身旁‘雷声’打断。寻声下观,见水仙面色通红的捂着肚子,两腮收缩着干咽口水,观到此时,含笑接道:“清香伴随佳肴味,闻的雷公震鼓雷。”

水仙闻后,羞得低头弄指,张逸见她模样,嬉笑道:“水仙莫羞。殊不知我那雷公也叫哩,走走走,我等快快回去,让嫂嫂炖来一大锅五福炖茶。呵呵,你一定没吃过,此法还是我家哥哥想哩。”李水仙暗吞口中,问道:“原来是老师想哩。那定是人间难寻得美味,不知是哪‘五福’哩?”

张逸得意笑道:“嘿嘿,此五福,便是鸡、鸭、猪、牛、羊、其‘炼制之法’,便将此五类腊肉切块,先用猛火取其污垢。再用文火、添净水、伴清茶文煮一柱香。到时,你将锅盖一掀,浓郁肉香包裹着清淡的茶香,腾腾而出。那滋味啊,便是大罗仙闻后,也要流口水哩。你想想啊,香烂的腊肉,翠黄的汤汁,还有那……”

兔儿一说到五福炖茶这道菜,便络绎不绝、口儿不干的细细说来。讲得是绘声绘色,听得李水仙盯着师叔俊颜,呆呆出神,就如同看到那五福炖茶一般。莫说她哩,便是百福,也听得玉液暗涌,不由得脚步加快,朝自家仁心堂走去。

三人刚来到堂外,就见小宝儿欢呼着从台阶上跳下,纵身好似猴儿一般,钻入百福怀中。这时,堂中众人闻唤,纷纷抖起精神,放下手中事物前行迎接。诸般礼毕之后,众人拥簇百福三人问东问西。张百福含笑望着堂中,一张张笑脸,暗道一声‘回家真好’。道完先卖起关子,又吩咐王氏、翠儿,前去准备那道五福炖茶,水仙闻之欢呼,拉着月儿师姐欢快同去。

一炷香后,果如张逸前言,正是那——满堂飘香浓香淡,一锅金黄见五福。你看堂中,张百福三兄坐主位,江家二兄次之。随后小宝儿、思邈、永昌、李仁,以及王氏诸女,无序的围坐在,特质桃木大桌前。此桌方圆七尺,正中特开一磨盘大小的空洞,专门用来放那,五尺明黄大铜锅。锅下有一五足灶鼎支撑,鼎中丙丁二火柔和,为锅中美食巧添阴阳二气。

众人归做之后,张百福含笑四顾,抚须道:“回首再望,不想树荫满堂,此生足矣。”

张逸嬉笑道:“哥啊,说甚往事。君子昔日如何说哩?正是——莫拿往事叹今朝,且将云烟随风过。”

张金蝉扶案接道:“是哩。哥哥倒不如说说,如何与那左道争斗,又如何将其擒伏。”

江道寻暗击自家兄弟大腿之后,拱手笑道:“金蝉兄长说的甚是。我等这几日都在讨论此事,百福兄长就莫要卖关子哩。”

小宝儿更是兴奋的跳道:“爷爷法力无边,爷爷神通无量,爷爷八天神门斩群魔,太阳真火御大罗。”

张百福闻到此处,含笑问道:“乖宝儿听何人说哩?”小宝儿嘻嘻指着张逸,笑道:“火兔儿说哩。”

这声‘火兔儿’,听的满堂欢喜,金蝉更是喜得连夸赞‘乖宝’。赞完,笑眯眯的看着自家二兄,张逸见他目中得意,暗笑道:“好贤弟。几日不见,手段渐长哩!不过,你先莫得意,你有宝玉,我有‘铁金枝’,且看日后如何,呵呵!”

左右兄弟‘刀光剑影’,作为兄长,百福又怎会不知?连忙将几日所发生之事一一说出,一直从巧遇水仙,说到腥风散天雷方停。听得众人意犹未尽,嚷着让‘先生’再讲。他等感兴趣,小宝儿则是专心的,盯着锅中‘五福肉’,不住的流口水。若不是金蝉拉着,恐怕他早已跳进去哩!

张百福见自家乖外孙,那可爱模样,一声令下,此后的万寿五福宴便从欢笑中开始。

正是那——

堂外冰寒堂内暖,张王李江一众全。

欢声笑语言旧事,一锅温情烩五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