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牢记 ) ( 请牢记 ) 众人对刘欣的话都将信将疑,在他们眼中,蛮族人都是蛮不讲理,毫无信义可言。 首发--无弹出广告
这几天,刘欣便住在武陵城中,除了让人不断探听蛮族的动向外,他没有做任何动作。灵儿仍然每天晚上都为他按摩,手上的小动作甚至比在江陵的那天晚上还要大胆。可是刘欣再也没有找到那晚的感觉,他毕竟担着心思,不知道封源到底会不会来,自己的话有没有说得太满。他并不是怕动武,只是这样一来,又不知道要搭上多少条年轻的生命。
刘欣内心焦虑,表面上却要镇定自若,就这样过了和一些汉人习俗。对这方面,刘欣是求之不得,文化的输入、交流更容易带来民族认同感。
对于这次事件的导火索,实际上就牵扯到汉蛮通婚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刘欣是持赞成态度的,他毕竟来自后世,对婚姻的看法与这个时代的人有很大的差别。荆州的蛮族人口只有十多万人,只有汉人的六十分之一,如果真正能实现汉蛮通婚的话,刘欣相信,要不了几代,蛮人就会被汉人同化,这样的结果他如何会反对呢?但要实现汉蛮通婚却障碍重重。汉人的生活条件要比蛮人好上许多,汉女自然不愿意嫁入山林。蛮女虽然多情,但汉族男子大多讲究正统,也很少有人愿意娶蛮女为妻。不过,在这个问题上,刘欣还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只要男女双方你情我愿,官府绝不干涉,还会提供适当的便利。
蛮人在山林中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这也养成了他们骁勇好斗的性格。一处山林能够承载的人口毕竟有限,随着蛮族人口的增加,他们的生存会变得越发困难。这时候,如果适逢大汉发生内乱或者遭遇外患,蛮族人趁机侵夺汉人的土地财物的事情必然会大量发生。所以,不等封源要求,刘欣还主动提出,可以允许蛮族山民到汉人居住的地方帮工,甚至可以参加工程队和军队。
这几项承诺都令封源非常满意,走出书房的时候,他的心里已经乐开了花,这次真是不虚此行。
刘欣、封源一走出书房,早已守候在门外的蒯良、典韦、张飞和封烈兄妹一齐迎了上前。只见封源的女儿突然朝着刘欣拜倒在地,说道:“民女封盈盈有一事求大人作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