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牢记 ) ( 请牢记 ) 第一卷 乡村教师 080 无风不起浪
这天早学刚放,李艳就听到一阵激烈的争吵声从嘉良的宿舍传了过来。 首发--无弹出广告李艳以为是哪个学生家长来找茬的,也就没在意。最近,学生家长经常性的到学校闹事,找老师的麻烦已经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家里宠着惯着,标准的家庭小皇帝,到了学校,老师只要有一点做的不到的,回家就添油加醋地夸张老师是如何如何的虐待他们的,而他们的家长爱子心切,也不加考虑,立刻就会纠集一大帮子亲戚朋友到学校兴风作浪。现行的教育法也明文做了规定,不允许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但对于什么是体罚,什么是变相体罚好象却没有明确的界限,只要出了问题,那就是老师的责任,老师也必须做出合理的解释。
新闻媒体、社会各界是一致声讨,中国人都喜欢跟风,这是几千年就遗留下来的优良传统。
上年,初三年级二班的语文老师就因为打了学生一个嘴巴子,当天下午在校园里,被学生的哥哥和几个小混混追的满院子跑,更为可悲的是,作为我们的同行在遭受混混攻击的时候,好多老师竟然站在旁边幸灾乐祸的观看着,没有一个上前去说句公道话。事后,该老师虽然多方呼吁,结果却造成了一个更大的悲剧。学生做了法医鉴定,耳膜穿孔,该老师不仅没寻求到资助,相反,还要向学生去赔礼道歉,负责所有的医疗费用。
听到争吵声,李艳以为是嘉良遇到了麻烦,感到万分欣慰。是应该让嘉良出出丑了,她在心里想。在近,他老抢风头,倒数第一名的班级竟然能被调教的正数第一,而且全县统考也是第三名,这在上岭中学的历史是绝无仅有的最好成绩。偏偏他又和教育局长都能挂上钩,她表面上一个劲的恭维嘉良,其实内心却恨死了嘉良。他真想跟过去看看热闹,但又怕嘉良看见自己。
这时,正好高培珠从后面走了过来,她赶紧把高培珠家了过来,小声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
“听说是嘉良追的那个叫什么高静心的,她娘和她哥哥来找嘉良的。他们好象不同意女儿和嘉良好,正在那儿威胁嘉良呢。”高培珠应道。
李艳既感觉失望,同时,也又多了一丝安慰。高静心的娘找嘉良,不同意女儿和嘉良好,也就是说,嘉良的事高家是不会帮忙的,那人事局的高局长也就不会插手,高局长不插手,教育局丁局长也一定不会再多管闲事。那自己的副主任就多了一份保险。想着,李艳感觉心情一下子舒畅了很多,不知道什么时候,她也凑到了前面。
高树林老婆昂起胸膛,站在嘉赁舍前,那高傲的眼神没把任何一个人放在眼里。诸葛前却在一旁陪着笑脸,和她说着什么。闹的最凶的是高静敢,不停的警告着嘉良,让嘉良离静心远点。
嘉良一句话也没说,他感觉跟这样的混混没有什么可说的。
高家不同意女儿和嘉良好的消息和一开始丁大爷说静心和追嘉良好的消息一样,象一阵疾驶的、强烈的西伯利亚寒流铺天盖地般传遍了校园,特别那几个想做副主任的,见到谁都有意无意的要说起这个令他们振奋的话题。
下午,又一条关于嘉良的消息传了出来。丁局长并不认识嘉良,他搂着嘉良是在向嘉良问厕所在哪的。这个消息在张辉那得到了证实。嘉良和张辉的关系最好,当天下午嘉良就和张辉说了实话。张辉也没有意识到什么,因为和王立都是住同一个宿舍,晚上睡觉的时候无意中就把白天和嘉良谈话的内容给透漏了出去。王立又是个快嘴,第二天就象广播一样把这件牵扯到嘉良命运前途的信息广播了出去,校园里立刻又出现了若干个广播,几乎都是广播丁局长问嘉良厕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