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勇对战兵的补充整编很上心,每日基本上都泡在位于原水城的军营之中。14000战兵是降将们报上来的数字,实际是披甲兵4000,另外就是全部持铳的东江兵。这些人一半来自于孙元化重金打造的火器新军,另一半人则是响应孔有德叛乱的东江兵,内中又以毛承禄的部下较多。
登州水师的情况也比总兵官钱大刚报上来的要差了些,他上报的大小战船148艘,实际只有125条能用,内中还有一半是用来海运的船只,并非战船,朝鲜送给大明的三艘大型战船也在其中。水师官兵倒是有6000人,但只1500多人可称合格的水师战兵,其余的大多是强拉的登莱沿海渔民。水性操船都还可以,但却是缺少海上战斗的经验和技巧,这恐怕也是当初钱大刚愿意投降而非负隅顽抗的原因之一。
屯田和军户、老弱的安置大勇完全交给了宋光兰、王徽等人,严格说起,这几件事情的重要性其实一点也不亚于锦州军扩充整编,但大勇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精力,只能放手。
如何屯田,大明有二百多年的经验可循,只要照章办事,也不须多费什么心思,事情便能做得大差不差。虽说两百多年的卫所军户制早就烂得一塌糊涂,但大勇相信这是因为年代太久远,各种历史原因造成的结果。单屯田这个办法对于已经十室九空的登州而言,还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对这三万显然和锦州军八百多老婆的要求差距太大,于是小吏们的目光又放在了那些从周围府县迁来的人家,在他们的不断游说和丰厚的彩礼面前,这些从屠刀下捡回命的人家如何会不同意。
虽说把女儿嫁给当兵的不安全,还给人看不起,但比起跟着自己过苦日子,也算是个不错的出路了,而且那见官不拜不就是秀才相公吗?自己一大字不识的如今也能和秀才一样,这可是祖上烧了高香了。
十天期限一到,八百多新娘子终于是凑齐,大勇一声令下,也不必挨家挨户办了,那太费时间,他可没多少时间耽搁在登州了。索性就集体办个婚礼就行了。
婚礼的主持人是宋光兰,王徽等降官们也迫于大勇的强令参与其中,婚礼没定在别的地方举行,原先大勇是准备放在水城的,但水城住满了士兵,有些不方便。最后大勇桌子一拍,登州巡抚衙门不是还空着嘛,也没损坏,地方挺大,空着做什么?拿来办婚宴最是合适不过。
这个地点的选择可把宋光兰他们吓倒了,那可是登莱巡抚衙门啊!虽说两任巡抚都为国尽忠了,朝廷也没委任新的巡抚来,可这衙门毕竟是大明的封疆大吏办公所在,怎么就能拿出来办什么婚宴呢,这还要不要官府的脸面了,要是叫朝廷知道了如何得了!
大勇还是一派无所谓,根本没有一点官家脸面的顾及,在他的强势下,宋光兰等人还能怎么办,老老实实去安排就是。虽说对这集体婚礼实在是没有经验,但他们也是参加过大户人家婚宴的,几十上百桌的也不少见,这集体婚礼想来也是多摆些桌子,新人们分几批向施大勇参拜一下就是,其他拜堂拜父母的就留着你们自个回家象征性磕个就是。
八百多对新人结婚,连上锦州军的将领,再加上主持的登州官员,女方的亲朋,至少得五百张桌子。巡抚衙门再大,它也不可能摆得下这么多桌子,最终还是大勇给拿了主意,衙门里摆军官的,衙门外摆士兵们的,反正衙门前的大前阔得很。
办婚礼当天,负责采购的军官们可是着实忙昏了头,在莱州的蒋万里为了完成所需的牛羊肉和喜事用的物品,不仅买光了莱州市面,还派人到周围的府县去采购,搞得那些地方的人都是好奇不已:到底是哪个大户家办这大喜事呢。
在接受最后一批新人向自己行礼后,大勇带着曹变蛟、李大山他们躲在衙门后堂好好喝了通酒。当夜,大勇醉得不省人事。好在外面有从莱州赶回的蒋万里、宋庆、郭城、王天德他们在维持,倒也没出什么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