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左昌(第二更求收藏)
作者:黄河大鲤鱼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440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新鲜出炉的第二更送到,求收藏求红票!

@@@@@@@@@@@@@@@@@@@@@@@@@@@@@@@@@@@@@@@@@@@

这样前师就成为目前护教军中唯一满编的一个师,而且全师上下除了扎西姆外其他人在职位上几乎都没有变化,因此并未引起大家的不满。开 心 文 学

西姆由右师右旅的旅长升为前师副师长,生了半级,但是小武对西姆的喜爱是众所周知的,而且在全歼护羌校尉部前军一千骑兵的战斗中西姆的确立下了大功,因此这个任命倒也算是正常。其他的几个旅长在之前都是旅长,并没有变化。

在整编完成后,小武带领西姆和前旅的骑兵出发前往自己之前驻扎的山谷,打算把里面的辎重和营地搬迁到临羌县城外,这个山谷未来只是作为一个中转站,为了给临羌县城保持足够的压力,攻城的军队必须驻扎在临羌县城之外,而为了防止吴江进行sāo扰,最好的扎营时间自然是晚上。

@@@@@@@@@@@@@@@@@@@@@@@@@@@@@

凉州,汉阳郡,陇县,凉州刺史府。

凉州刺史左昌此时十分纠结。在接到护羌校尉泠征和金城太守陈懿联名的求援信后,左昌立即召见了凉州军校尉董越,咨询他的意见。

董越自从担任凉州军校尉之后从来没有自己拿过什么主意,都是在董卓和左昌达成共识之后直接向他下达命令,董越每次只需要执行命令就可以了。可是这一次,左昌非要听听董越是怎么想的。

在左昌心里,收复西域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收复西域,自己才能对得起将自己扶到这个位置上的朝中诸公,对得起是几年来的忍辱负重,对得起自己亲手训练起来的这三万州兵。对于镇压叛乱这件事,他其实非常担心在镇压叛乱的过程中会出现太大的伤亡,影响rì后收复西域的作战。在朝廷的旨意下达之前,自己完全可以无视泠征的请求,不发一兵一卒,静观其变。

可是作为一个传统的士人和大汉王朝的子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残酷镇压叛乱的思想已经深深的印入了他的脑海,看着身边发生这样的叛乱而不做什么的话也是一种煎熬。

所以他想先听听董越的意见。

董越一直没有发表过意见并不代表他对每件时间就没有自己的看法,事实上,董越一直希望加强自己在凉州州兵中的影响,毕竟他才是这支军队名义上的统帅,而自己的族兄董卓在名义上只是一个幕府参赞。但是这只军队毕竟是董卓依靠自己的声望建立起来的,董越也就一直做自己的闷嘴葫芦。

这一次,对于泠征的求援信,董越是十分重视的。对于收复西域这件事情,董越和董卓的看法是一致的,仅凭凉州一州之力是不可能收复西域的。因为收复西域不仅仅是军事问题,更重要的是后勤保障。如果真要收复西域,董越和董卓的推算结果都是只需要李傕要来投军!

按理说有人投军是件好事,可是对左昌来说,这个李傕投军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北地郡李氏是秦将李信、汉初名将李广的后代。李家世代为将,满门忠烈,族中无数子弟为国守边,战死沙场者不计其数,是大汉王朝数一数二的军人世家。而且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李家通过不断的联姻已经编织起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成为全国都数得上的豪门大族。不仅如此,李家近些年还积累起了惊人的财富,整个北地郡几乎有一半的土地都在李家名下。

可是就是这个曾经人丁兴旺的家族,在最近却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在李傕之前,李家已经三代单传,李傕出生之后立即被全家人视为掌上明珠,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奢华生活。如果仅仅是这样,李家惊人的财富足以供李傕挥霍,李家人反而不会这么担心了。

可是自从李傕六岁时读过自己先祖李广的事迹之后,李傕立下了效法先祖从军报国的理想,从此这个已经习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的富家子弟开始了艰苦的习武生涯。李傕的家人本来以为李傕只是年少兴起,也没有太过在意,给李傕请的师傅都是当世名家,其中很多人还曾将是军中宿将。就这样,李傕的武艺迅速提高,在他十五岁那年整个凉州已经找不到能教他的师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