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梦妖花
作者:夫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5088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哈哈哈……”一阵狂笑之后,陈沐心满意足地向洞内走去。 首发--无弹出广告

陶宝等了半晌,也顾不上侯文书,将他留下,自已小心地跟了上去。

不知什么原由,经此一事,幻境竟然不再出现,似乎完全消失了。

不过因为身体受伤,陶宝也是不敢确定自己是不是在幻境之中。

这山腹秘洞内,越走越宽,不时分出一两条岔路。幸好因为没有人迹来过,所以陶宝只要跟着地上陈沐的脚印走。

大概深入山腹有半里深,在一个拐弯处,陶宝猛地感觉到危机,立刻停下了脚步,然后悄悄地探出头去。

原来到了此间豁然开朗,竟是一个诺大的空间,地上有溪水潺潺,上面山石崖壁钟rǔ倒垂,藤蔓攀爬纠结,最引人注目的赫然就是长在空间正中的一株相貌奇特的‘树’。

说是树,是因为它实在长的像树,更准确地描述应该说是像个矮墩墩、癣树皮的树桩,不过最为奇特的就是树桩上抽出来一条细柳枝,枝头挂着一颗丑陋的拳头大小的果子,青油油的皮,隐隐地透露出神秘的碧sè。

在这棵‘果树’的旁边,还立了一块碑,隐隐约约上面刻了两排字。

陶宝正愁离的远了些,看不清楚。站在那‘果树’旁的陈沐已经颤着声音念了出来。

“世间境界皆是幻,不如一梦作妖花。”

“是、是是‘梦妖花’,这、这也…是道草?珍?寿?难道是玉宝?……哈哈哈……”陈沐如痴如狂地大笑起来,笑声高吭,震耳yù聋,几致于顶壁上石rǔ崩碎,藤蔓断裂。

“喝。”笑声突然戛然而止。

陈沐面sè如铁,极为凝重地缓缓走近这株‘梦妖花’,伸手够到了那细柳枝头上的丑果子,接下来只要轻轻一握,这株看不出深浅来历的‘道草’就将归属于他了。

陈沐却突然停了下来,脸上现出迟疑、痛苦的表情,短短时间便扭曲到了极点,大汗淋淋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为什么?为什么!……竟然未熟,竟然未熟,竟然未熟……”陈沐突然变得失魂落魄,嘴里反来复去地念叨着。

“舅父这是怎么了?”

突然,侯文书不知何时,一脸迷朦地出现在陶宝身后,奇怪地问他道。

陶宝脑袋嗡地一下,骇然地望向里面正陷入痛苦挣扎中的陈沐。

“谁?是谁?出来!”果然,陈沐双目充满厉sè向这边看过来。

陶宝头皮发麻,他虽不惧死,却也心知肚明,此时的他远不是陈沐的对手。何况,唯一的隐身符已经失效了。他一边心念疾转,苦思脱困之法,一边与迷糊中的侯文书走了出去。

“舅父,是我们俩,……啊?这是什么‘树’啊!”侯文书晃晃脑袋,一脸惊诧地道。

陈沐冷冷地看了眼陶宝,却对陶宝‘死而复活’并没有什么表情。

“它叫做‘梦妖花’,也就是你一直寻找的道草。”陈沐面对侯文书,露出丝暖容。

“啊!它、它就是‘道草’!”侯文书惊震莫名地大叫起来,几步就来到‘梦妖花’根前,绕着圈子来回地看。

“嘿嘿,嘿嘿,”侯文书爽笑起来,“舅父,我便说我有道缘吧,这个‘梦妖花’可算是我发现的吧。”

说罢,转身又冲陶宝叫道,“兄弟,这可是我的,你可不能和我抢。”

陶宝点点头,心里却暗道,这道草归谁,恐怕还是要听你那舅父的。

“文书,……你且等等,舅父有话和你说。”陈沐叫住侯文书,说道。

侯文书只顾高兴,这时见到舅父脸上不见笑容,他本是聪明人,自然心中突地打了个结。

“怎么了?舅父?”

陈沐看看他,又瞅瞅‘梦妖花’,再望了眼陶宝,不由得叹口气。

“咱们来的不是时候,这株‘梦妖花’尚未入道成熟,便是采了,也毫无用处。”

“啊?”

“什么?”

陶宝与侯文书都是大吃一惊。

“道草、道草,它尚未入道,便算不得‘道草’,充其量不过用来制作些术符吧。”陈沐解释道。

陶宝还好,侯文书却目瞪口呆,怎么也想不到竟是这般结果。

“那、那刚才的‘道光’是?”半晌,侯文书不甘心地问道。

陈沐长吁道,“那正是它在悟道而已,这株‘梦妖花’恐怕绝非凡品,你看那碑文就知道,应该早就有人发现它了。甚至它就是被人栽种在这里的。”

侯文书这才注意到那块碑文。

“世间境界皆是幻,不如一梦作妖花。”

侯文书一阵沉默,忽地却又大笑起来。“梦妖花啊梦妖花,果然名不虚传。呵呵,看来我和你是有缘无份了。”

陈沐、陶宝二人看到侯文书竟如此洒脱,反倒是相顾愕然。

陶宝十分钦佩,换作自己,得而复失,绝不会这般轻松。而陈沐因心中早有据此道草为已有的心思,闻言更有些愧疚。

两人正各藏心思,不料,侯文书却又‘呜呜’地哭了起来。鼻涕一把泪一把地,恋恋不舍,令人哭笑不得。

“好了,别哭了,作什么样子,虽然它与你无缘,但你受了它的‘道光’,却也改变了你的命数,只怕你rì后真的可以入我道门了。”陈沐道。

“啊!舅父大人,你说真的,别是诓我吧。”侯文书闻言大喜道。

“或许吧。”陈沐不耐烦地道。

“或许?那就是有机会啦。哈哈,我也能入道了。侯道人,‘猴道人’,不好、不好。”侯文书又得意又苦恼。

这时候,陶宝见陈沐没有再冲他出手的意思,才放下心,走到那碑文前,仔细地观瞧。只见石碑古朴大气,雕刻的是古篆,字字道意纵横,别有一番味道。绕到碑文之后,却发现后面还刻有一行小字。只是这字迹古怪,字体从未见过,完全不认识。

陶宝虽然自幼学文识字,但也仅限于识讲闻读,学问自然是较差的。

“侯兄,你来看看,这是什么文字?”

“什么?哪里?我来看看。”侯文书好奇地走了过来。

“啊?这是什么文字?我也从未见过。”侯文书见到那行小字后,也是两眼一摸黑。

陈沐也走了过来,看了那文字,皱了皱眉,迟疑地道,“这似乎是上古文字。我也不认识。”

“上古文字?那不是要万年之前。”侯文书咋舌道。

“应该是吧。我也不敢确定。”陈沐道。

“还真奇怪,这古篆应该是千年前大周时所创的文字字体,雕刻在前面,而这上古文字却刻在后面。莫非有什么秘密。”侯文书自语道。

“或许这一面才是正面。”陶宝说道。

“哈哈,还是兄弟你聪明啊。”侯文书笑道。

“这位小兄弟猜的真准,确实,那‘阳文’的一面才是正面。”忽然,空间传来一把声音,余音轻震,却把三人俱吓了一跳。

三人俱回身瞭望。只见在这洞内空间的另一侧,缓缓走出来一个面貌英俊的少年人。

“你是谁?”陈沐立时jǐng觉地捏了道法。

这少年人眉清目秀,鼻阔额方,俊气非凡,尤其一身淡雅的青sè道衣更衬托出他与众不同的高绝气质。

一双清澈的眼睛仿佛藏着天大的秘密,又似拥有能轻易地看透人心的力量。

仅仅向前走了几步,陈沐与陶宝便感觉到一股无与伦比的威压,甚至连体内的道元都有溃散的迹象。

不同于陈沐、陶宝二人,侯文书却丝毫压力都没有。好奇地看着这少年,笑道,“看你的岁数也不过十碑文还是我师父雕刻的,一晃儿也有九百八十六年了。”

“咝!”三人都觉得的齿间一阵凉风。

“呵呵,那时我才一百五十三岁,真是风华正貌啊。”少年人有些感慨地说道,全然不顾三个小孩子呆滞的眼神。

侯文书双眼翻白,无语地望着他,暗道,这小家伙不是吹牛皮,就是真正的老妖怪,哪有人能活一千多岁的。估计多半还是在吹牛皮。

少年人将侯文书的表情看在眼里,更觉得他与自己大有缘法。不过,要是自己不露上一手jīng妙道法,就要被人当作吹牛皮的骗子了。

只见少年人伸出右手,手掌向天展开,‘轰’地一下,一大股青sè道元如暴雨般从掌心喷发出来,在他们面前形成一个巨大的青屏,只见碧sè道光一闪,一幅清淅的影像便呈现出来。三人一看,俱是失sè惊讶。原来竟是三人在崖边小亭发现‘梦妖花’道光的一幕,接下来,就是三人这一路身陷幻境,几番周折来到这里的情形。当看到刚才陈沐向陶宝痛下杀手的一幕时,侯文书‘啊’地一声惊呼,诧异地看向舅父陈沐。

青sè道光‘蓬’地化作雨丝消失在少年人的手掌心内。

侯文书见到如此奇妙道法,对少年人所说再无怀疑。只盼着自己有朝一天能学得这一手道法,实在太妙,妙不可言啊。

陈沐愈加恭敬,而陶宝虽然心里震惊,却暗暗与林长居的‘雪中问菊’道法相较,恐怕也不过是伯仲之间,难分高下。无可怀疑,这少年人定是大道士无疑,会不会更高一层,陶宝也是无从了解了。

“原来我等三人竟是前辈引至这里来的。”陈沐忽然说道。

少年人大讶,想不到陈沐竟然这么敏感,这么快就想到了这点。他还以为会是陶宝或者侯文书先想这一层呢,看来,这陈沐智慧也不可小视。

陶宝被陈沐提点,心里转了几个弯,慢慢恍然而悟。如果之前那‘道光’时常发生,这个‘梦妖花’岂不是早就被人发现了。这个‘少年’大道士又究竟为什么要引他们至此呢?

“嗯,也可以这么说,也不可以这样说。这‘梦妖花’乃是道草之中的玉宝,通灵已久,若非与你三人有缘,便是我也不可能用强引你们来此。”

“前辈能不能说的再明白些?”陶宝谨慎地问道。

“呵呵,前世之旧事,今rì之际遇。也好,你们且随我来,到了地方自然有你们各自的造化。”少年人笑道。

少年人在前面引路,三个‘小孩儿’且疑且惧地跟在后面,对于前面会有什么故事发生,任谁也不能预知。

陈沐坠在了后面,又恋恋不舍地回首再看了一眼‘梦妖花’。

这次,四人很快就穿过了山洞,来到了山腹另一侧的出口。

眼前豁然开朗,一大片的绿草地漫延开去,远处则被三座雄奇的山峰所阻,加上身后的山峰,竟然是四面困居的绿野小谷。

“这就是我住的地方了。我叫它‘守愿谷’,取守望可期、诸愿可偿之意。三百多年来,你们还是第一次来到这里的外人。”少年人一边介绍,一边前面带路,向谷内深处行去。

陶宝心中惊疑地望着眼前的野谷,不知为何,总是感觉怪怪的。悄悄地向陈沐看过去,却发现陈沐同样的一脸惊疑的表情。只有侯文书xìng格爽朗,全不在乎,满是好奇的心理。

走了不过两里,陈沐终于忍不住问道,“前辈,您这‘守愿谷’莫不是幻境所化?”

“哦,为什么这么说?”少年人没有停步,只是唇角淡淡地扯出一条上弯的孤线。

陈沐没来由地心头一惊,忙说道,“皆因晚辈所习道法颇为独特,兼且……”陈沐望了眼陶宝,迟疑之下便没有说出理由来。

“哈哈,我知,我知。”少年人轻笑道。

“你们三人,应属你最有心机了。”少年人对陈沐说道。

陈沐被他说得脸上一红,哑口无言,高大的身体显出些小来。

侯文书则第一次认识舅父大人一样,另眼相看。

陶宝虽说初出茅庐,但被人如此提点,心底也多少回过些味来。暗暗心惊,这修道之人莫不都是如此重心机的吗?心底则一闪而过苏道安的影子,不由得生出寒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