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月神赋
作者:夫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0848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耿离,散修出身,修道四月零十九天。 首发--无弹出广告今列入我桃门道派,归属山华殿弟子,应拜李昆大道士为师。”

桃门第七层山华殿外,杨林道人作为道基引路人将陶宝交接给山华殿长老李昆道人。

李昆脸狭鼻塌,厚唇兔齿,相貌丑陋,却长了一双明亮生辉、充满智慧的眼睛,令人一见难忘,甚至有种特别让人亲近的感觉。

“嘿,好高的身材,就是道力弱了些。”李昆上下打量着陶宝,缓缓说道。

虽然明知道自己身处桃门心怀异志,面对这个正式意义上的师付仍心起波澜。规规矩矩地行了拜师大礼,算是正式成为桃门弟子。

杨林捉住李昆耳语不绝,李昆面带微笑,仔细倾听,不时颌首点头,三寸短须上下翘动,很是有趣。

杨林走后,李昆道人一把捉住陶宝的手,不顾他的挣扎,满脸好奇地兴冲冲问道,“小子,你才修道四个多月就宰了恶道李觉?快跟为师说说,你怎么办到的。”

陶宝哑然无语,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师父竟是这般的有趣。

桃门道派能够在众多道门中称雄千年绝对不是凭空而来的,更不是因为门中有两大天迹道人作镇一方,而是因为其派中弟子修炼之刻苦。

众殿之旁,有诸多庭院,房中床榻整洁,软被轻枕,一应俱全。

每逢朝中晚定时有jīng美食物供应。

每季更替之时,自有裁剪合体的新衣棉袄三套送来。

可惜,桃门三千弟子无一人睡、食、衣,在他们看来,修道当以苦当甘,无时无刻。

陶宝一直以为自已修炼艰苦,此时才发觉与桃门弟子相比,自己就是在玩乐。

听陶宝讲完‘故事’后的第一件事,李昆第一条师命就是将陶宝身上这件‘宝衣’收去,只还了他一件普普通通单薄的青灰道衣。

入夜时分,积云浓厚,北风寒,大雪降。

陶宝随山华殿二百八十六名散修出身的弟子来到大殿井藻之中,依次静坐,继而鸦雀无声。聆听雪花飞舞之因,悟道落地而化之果。

一片片雪花飘落在陶宝的头发、眼眉、鼻口,道衣单薄,寒风侵体,许久没有感受到寒冷的感觉令他jīng神一振,睡意全无。眼睛余光之处,二百八十,只允许你三个时辰记熟。同样,这本《桃花道法》分,傍晚暮鼓敲响前需交还给我。”李昆在观泉崖找到陶宝时,随手丢给他两本桃门道典。

待李昆道人走后,陶宝方才醒悟,匆忙结束清晨早课,翻动起道典来。

旁边‘噗’地传来低笑声,陶宝愕然抬头,却见是本殿的一位齐姓师姐。

“耿师弟,你不必听师尊吓唬,这些道典在品jīng阁都有,可以随时借阅,算不上什么秘典。”

陶宝暗忖道,我也想借来慢慢学习,可惜不知什么时候,我这个jiān细就有暴露的危机,还是抓紧时间多看看吧。

齐姓师姐见陶宝没有听她的话,一门心思翻书苦读,没好气地轻嗔一声,扭身离开。

天sè将黑未黑之时,李昆准时将道典收回怀中。

“耿离,你且随我来,今rì仍有你的课。”

“我桃门道祖以桃树得道,已有万年之久,但其所修并非道草法,而是问道法。讲求取地之灵气,润化万物,蕴孕万法。”山华殿顶,李昆背身站立,头顶一轮圆月,很有些前辈宗师的风范。

陶宝对这师付的总总怪行已经习惯,只管认真听讲。

“因此桃门道法于五行之中属土,越是厚积,越是厉害。最难得的是其对于修道资质要求并不高,于万法俱和。是以,本门道派以我山华殿和永华殿弟子具是散修弟子出身。下面,我将《桃源记》通篇为你讲解一番。”李昆轻抓短须,抬头望月道。

月光之下,李昆的狭脸塌鼻显得那么特别,而他的眼睛却又是那般明亮。

陶宝极为用心,将李昆所授尽数勉强记下。

“好了,你下去吧。别在这里妨碍我赏月了。”李昆讲完,不待陶宝发问,抬脚将陶宝踢殿顶。

次rì清晨。

据李昆道人讲,最初修炼《桃源记》最佳的地点是在西桃山脚的一块坪石上。

这坪石离地表约八丈,不过三方的面积,下过雪后,份外湿滑,不过既便这样,仍然有四个道童在专心的呼吸修炼。陶宝轻轻一跃,如大鸟横飞,落在上面,左一脚右一脚,学着师付李昆道人将四个小道童踢了下去。惹得小道童们瞠目结舌,大喊大叫起来。陶宝看得有趣,指指自己,指指天上,做了个鬼脸给他们。

小道童们忿忿不平,却也拿陶宝没办法,只得一边嚷嚷着一边垂头丧气地离开。

陶宝微微一笑,想起了以前武功不高时受欺负时的情形。站在坪台上,陶宝才发现坪台上竟立了个碑,上面刻了“道祖悟道之地。”的碑文,原来如此。

初次运转桃源记道诀,艰涩之极,除了感觉天地间灵气的凝结厚重,竟然连一丝所谓的地气也没有采摄到。陶宝一直枯坐坪台之上,不断地运转道诀,直到rì头高升,陶宝才若有所觉,似乎大地开始无声地勃动,灵气翻腾。而紧贴在地表的灵气似乎格外沉重。

当第一缕地气被采到道体之内时,陶宝的道诀突然被一种奇异地变化所打断。体内已有的三种道元俱是猛地颤动,化生成三股庞大的吸力,争抢这一缕地气。而这缕地气显然无法抗拒任何一种道元的吸力,于是干脆停了下来。

陶宝显然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接下来无论他运转任何道诀,都无法改变这种奇异的状况。

“放松,道心守一,随吾而行。”师付李昆道人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后,一双散发着热力的手掌按在了他的头顶。一股浑厚庞大且冰冷的道元如瀑布般从头顶飞流直下,灌顶而来。

冰寒道元直透道体,生生打散了三种道元对地气的吸力,守着那道地气深入腑下。那丝地气如坠深渊,稳稳地沉积下来,散发出淡淡地土黄sè道元神光。其余三种道元同时欢鸣沸腾,分别吐出一丝道元向地气shè来,瞬间联接上。四种道元同时一颤,这种联接顿时不稳,随时有崩塌的可能。而一但这种情形发生,再想要重新建立起这种互联网就将绝无可能。

“天满地缺,月道有情,道神窥体。化。”

随着李昆的道诀,冰寒道元开始了剧烈而神妙的变化。先是化做一团洁白的道元,然后渐渐地凝聚,最后形成一个浑圆无暇,散发出纯净道光的圆盘,缓缓升起。一如明月。

冰月凌空,淡淡的月光照得体内一片明亮。

地气、火核、松实、方寸湖,四种不同形质的道元,在淡淡的月光里形成了奥妙绝伦的关系。仿佛一幅美丽的月sè图,圆月之下,淡淡土黄sè地气缓缓流动,而在这地气之上,则是一汪水湖,一团火核和一座松实磊起的塔。

陶宝的心神一直在窥视着体内的变化,在深深震憾的同时,也越发地感动李昆道人的大道无私。当冰月升起的一刹那,陶宝清清楚楚地感受到李昆道人一阵虚弱。这证明对于一个大道士境界的道人来说,这种最纯净道元的赠与也是无法弥补的伤害。

月虽冰寒,人间有暖。

陶宝停下修炼,转身拜倒在李昆身前,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哈哈,这是做什么?当师父的一直琢磨着送你点什么见面礼,可惜囊中空空,只有这些许道元对你有用。呵呵,差点忘了,我还要把我的《月神赋》道典传给你。否则rì后你修不出月神,早晚还要出问题。”李昆表情欢喜地看着陶宝,喋喋不休地说道。

陶宝满脸羞愧,甚至有种冲动,要将自己的真实目的尽告诉这个真心对他的师付。话到嘴边,猛地想到辟真yīn邪的目光,还有对小妹的威胁,便咬咬牙忍了下来。

“哈哈,说起来也是本师尊我疏忽了。竟然一时忘了你散修出身,体内早有异种道元,以至于你差点修出岔子来。不过,你这小子,学过的东西真是不少,青松道法、碧水道法、羲一道法都是大道正派,再加上本门道法,而且分属不同行属,五行仅缺金,道缘之深厚,为师千年来也仅见两例。”李昆赞叹不已,眼睛散发出梦幻般的神采。

陶宝好奇地问道,“师付说的另外一人是谁?”

李昆神情些微暗了一下,白了他一眼道:“那个人已经成为天迹道人了。rì后等你成为天迹道人时自然就会知道了。”

“天迹道人?”陶宝眼中爆出神彩。自己有朝一rì会不会也能成为天迹道人呢?

“别做梦了,哼,谁都想成为天迹,但先成了大道士再说吧。”李昆道人拍打他的脸道。

陶宝这时突然又有些讨厌起李昆这张丑脸了。

转眼之间,陶宝在桃门道派已呆了三天。

在道法修行上,不仅《桃源记》要修炼,现在又多了《月神赋》。而且在李昆的指点下,他每rì清晨修炼《松崖诀》,上午修炼《桃源记》,中午修炼《羲一阳经》,到了下午再修炼《桃源记》,傍晚时修炼《碧水诀》,入夜后随李昆修炼《月神赋》。如此一来,陶宝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修炼、学习。

这三天,就如三个月也不止。

直到入门第四rì,陶宝才非常意外看到了小妹陶菊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