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一念生
作者:夫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3258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李昆道念闪烁,“什么?”

陶宝畏然地道,“若是我的道念之根,为何我却无法去到那里。 首发--无弹出广告”

陶宝连连摧动道念,却只见道念始终只在岸边飞出,大河之内,波澜不波。

李昆道念转身便走,陶宝愕然,道神随之而出。

李昆松开陶宝肩头,顺道拍了拍他的脑袋,一脸不悦地道,“你个傻小子,人之道体,奥妙无穷,修道也是修身,你对你的道体才了解多少,如果可任意驱使道念之根,我都要叫你师父了。还傻愣着做什么,快点随我进屋,我来教你如何修炼道念之根。”

陶宝脸上尽是涩然表情,嘴角却笑开了花。

陶宝没有想到,原来修炼道念是要从一段‘守心术’开始的。

‘守心术’是基础道法中第一个道法,也是一段的道诀。陶宝自然十分熟悉。

‘明心见xìng,不动不摇,守望不惑,心念如一。’

简简单单的道诀对于凝神守心的效果极好。李昆道人对陶宝的要求是保持一念不动至少一个时辰。

陶宝没有想到这么看似简单的要求会这么难。

一遍又一遍的默念守心术道诀,结果在一个时辰内他至少动了七千余个念头。

道念如脱兔,愈加控制,动的愈加厉害。在第二个时辰内,陶宝动了一万二千余个念头。

第三个时辰内,动了八千余个念头。

在第四个时辰内,陶宝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关窍,一念不动,这一念既可以是个微小的念头,也可以是个意愿强烈的念头。当一个念头足够强烈时,就可以压下、甚至是吞噬其余的念头。

在第道音,就令自己在床上痛苦不堪地躺了三天,险些命丧道消。如今,自己也终于能发出道音了。

“如今可知道这道念的厉害了吧。法由道生,而道则自念出。有念方有法。你再试试其它道法。”李昆得此佳徒,心中开心地道。

陶宝虽满目兴奋之sè,却没有如李昆所说,试验起其它道法,而是道神守一,专心致致地修炼起道念来。

整整两rì,陶宝不语不食,不动不闻,终于在一个时辰内将自己的念头控制在二十道音的数倍大小。也正因如此,这些个念头却再也难以消失或者融合。

“此为执念。”李昆在听陶宝描叙后,表情淡定地道,“执念又称心魔,虽然是魔,却也是道,无需惧它。现在你执念既成,大道便可期了。什么时候,你能将这些执念放下或者融合成一个时,你就可以突破到大道士境界了。”

陶宝心头一松,然后喜上眉梢,双眼明亮道,“原来这样就可以进身大道士境界了。”

“呵呵,难与易你rì后自知。为师只能提前告诫你,当放则放,rì后再取也就是了。切记切记。”

陶宝不觉得如何难,当rì夜间,便将二十五个所谓的执念破了六个,只余十九个。而当醒钟再响时,所谓心魔亦只余十七个。

迅猛jīng进,令李昆道人都目瞪口呆,连连摇头。

陶宝伸了一个懒腰,坐的久了,身子都有些发沉。

站起身,环视周围,静悄悄的没有半点声音。师父李昆这几rì白天都会去桃仙台。过了二天,也不知道现在到底是怎么个情况了。那个丁奇遇还在称霸桃仙台吗?

推开门,迎面一阵清冷的寒风吹拂在脸上,风中还带着丝丝冬雪的味道。

雪是昨天才停的,如今院落里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

陶宝走出来,双脚踏在雪地上,感受着厚实的雪一下子包裹住自己双脚的动人滋味。

陶宝珍惜着每一个令自己感动的滋味。终rì修炼道元道法,确实有令人着迷的快感,从而渐渐迷失了对道心的体悟。但是这两rì道念的修炼却让他看到了道的另一面,那种触景生情,动人忘怀的种种感受。破解执念并不意味着不在执着,恰恰相反,陶宝更加执着于对道心的感动。

望着院落中沉积下的雪,陶宝心中一念生,‘轰’地一下,仿佛天地倒转,满地的积雪齐齐向天上落去,纷纷扬扬,就像是重新来过了一样。

陶宝开心大笑,在雪花纷飞中大步走出别院。

到了山华大殿时,迎面正遇上周平一脸疲惫地从外面走进来。

陶宝讶问道,“周师兄,你这是去了哪里?怎么这副模样?”

周平摇摇手,丧气地道:“别问了,刚刚在桃仙台被人家打了下来。”

陶宝‘啊’地轻呼,问道,“怎么?你去桃仙台了?不是要等到后天才轮到咱们山华殿守台吗?”

周平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道,“你是李长老的爱徒,只管一心修炼。哪里知道现在咱们桃门乱成了什么样子。”

陶宝心中一动,问道,“快来说说,出了什么乱子了。”

周平苦笑道,“现在不仅是桃仙台争胜了,如今每rì都有道派登门,前三殿早已经摆开了数十个道场,千余弟子轮番上阵,与十数个道派弟子论道争胜,乱的和一锅粥一样。”

“那桃仙台呢?白海道派丁奇遇呢?”陶宝道。

周平长叹道,“丁奇遇可出了大风头了,连胜二十三场后功成身退,再不上桃仙台了。据说昨天白海道派又去了问天道派,可想而知,定是去问天扬威去了。”

“原来如此。哈哈,算他走运,不然我定要他好看。”陶宝意气风发地道。

周平笑笑,不以为意地道,“看来你这二天修道有成啊,口气可真大。”

陶宝见他一幅信心大挫地模样,想来是因为百年之约和道场争胜输了的结果,心有不忍地道,“周师兄,我曾听闻有一朝得道的典故,你可不能灰气啊。”

周平面皮微动,神情倦怠地道,“多谢耿师弟关心。”

陶宝暗叹口气,修道之途,机缘有时比什么都重要。若自己没有李昆师父的指导,恐怕也难有今rì的成绩。

周平显然不想再说,抬脚走回自己居处,修息疗伤。

待周平走后,陶宝转头问旁边一个李姓师兄道,“李师兄,周师兄是被哪个道派弟子打败的?”

李师兄轻蔑地道,“听说是个碧水道派的小娘们。”

陶宝眼睛一亮,碧水道派的人来了?那其中会不会有李茗儿呢?忽然省起李师兄的‘小娘们’,不由地心头一怒,瞪了眼李师兄,转身就走了。

李师兄目瞪口呆,料不到一想恭谦的陶宝竟然敢瞪他,刚要开骂,又想到对方是殿中李昆长老的爱徒,忍了忍怒火,呸了一声。

山前殿桃林坪。

偌大的桃林坪已经被分割成十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法阵防御,以保护区域内争胜的各派弟子。旁边自然还有桃门的大道士作为监督。区域之间留有过道,许多道派弟子可以在旁边观看助威。

陶宝来到桃林坪时,看到坪上已乎人满为患,数个身着不同道服的道派弟子正在区域内外与桃门弟子论道斗法,热闹非凡。

陶宝站在山前殿上向坪上扫视,很快就看到碧水道派数十人都聚在桃林坪东北角的区域。陶宝心中一热,就直奔那边去了。

其间穿过数个区域,有桃门弟子认出他,面带微笑向他打着招呼,陶宝一一作礼示意。惹得其他道派弟子凝目相视,以为是桃门jīng英弟子,考虑是不是要约他斗上一场。

陶宝故作自然,来到碧水道派附近,目光虽然盯在斗法台上,余光却要碧水道派的人群中寻找李茗儿。很快,李茗儿的倩影就出现在他的目光里。

陶宝心头狂跳,几乎想立刻去到她身边,问问她最近过的如何。自那rì一别,已过了有两个多月,秋尽冬来,相思之念与rì俱增。只是自己现在身形容貌俱有变化,又身陷危局,只能这般远远相望。在恋人左近,陶宝方显出青年的情怀。

仿佛心有灵犀,李茗儿莫名的芳心一动,眼睛向这个方向望来,却看到一个身形奇高的陌生年青桃门弟子在看自己,心中顿时一阵失落,眼睛自然而然避了开去。脑中再度浮起陶宝的身影,自飞花池一别,他就再没有了消息,他到底出了什么事呢?

陶宝同时感到一阵空空的失落感,李茗儿虽看到了自己,但并没有认出自己来。也是,就是最亲的妹妹陶菊儿都没有认出自己,就更别提李茗儿了。

就在这时,身后忽然传来熟悉的娇俏声音,“沈师兄,你下来休息吧,这一场就轮到我了。”

是小妹!陶宝立刻回过头来,可不就是小妹嘛。陶菊儿青chūn动人的脸庞上挂着善意的微笑,正对着一个中年道人说道。

上一次见到小妹还是在桃花宫大殿外,离得又远,仅仅看了几眼,就去寒洞受罚去了。现在小妹仅数步之遥,陶宝看得真切。陶菊儿脸庞红润,双眸明亮有神,一身青衣道袍穿在身上尽显明媚身姿,还有一股淡雅仙道之气,既矛盾又统一地结合在她的身上,使人倍感亲切。

陶宝眼睛一亮,小妹得道之后,气质渐变,由个山野丫头渐渐变成如今小仙女般的样子。

或许他的目光太强烈,陶菊儿抬头看来,心里砰地一跳,立时认出是那晚因弄熄了道塔而受罚的山华殿弟子。脸上一热,虽觉得他目光直接,但是没来由的感到一种异常亲切的情绪,向他笑了笑,然后,身子轻起,飞上了争法台。

陶宝亦是一笑,虽然小妹没认出自己来,但骨肉情深,冥冥中自有感觉。

已落下争法台的沈师兄眉头轻皱,望着陶宝的目光不禁有些敌意。山丹殿女弟子众多,陶菊儿又是长老姜霞的亲传弟子,追求者甚多,只是陶菊儿心思灵巧,轻易不会对谁更显亲热,自己也是凭借高深道法,多处指点她修行才走得稍近了些。但陶菊儿却对一个陌生的青年道人灿然一笑,顿时令他生出些许妒火来。

如果说能令众多修行了几百年的道人发怒,恐怕最多的理由就是因为女道人。毕竟在修行众道中,女修是极少的一部份。择一佳侣,共渡长生,是许多道人的理想。

沈师兄眼中异芒一闪,立时计上心头,悄然离开这里。

争法台上,陶菊儿的对手也已经飞上来,却是个俊俏的青年道人。青年道人看到陶菊儿,双眼一亮,自觉潇洒地一礼道,“龙行道派师行一见过道友。敢问道友芳称?”

陶菊儿见多了这种充满爱心的目光,轻轻一笑,回礼道,“桃门弟子陶菊儿。”

“哦?你就是被美誉为修道天才的陶菊儿?”师行一目光更亮,动作更加洒脱,英风尽展。

陶菊儿丽眸一眨道,“道友美赞了,我入道仅仅一年,无论如何比不了诸位师兄,都是他们让着我的。”

师行一点头道,“陶师妹如此青chūn可人,大家让让你也是应该的。这样吧,这一场师兄我也让让你怎么样?”

陶菊儿红唇微张,美瞳连闪道,“那太好了,不许反悔哦。”

师行一大气凛然地道,“当然。师兄我修道六十余年,还从没有骗过人。”

陶宝在台下一翻白眼,暗道只说这一句就知骗人无数。不过一看小妹那唇边隐现出来的诘笑,就知道师行一定要吃上一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