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牢记 ) ( 请牢记 ) 最近在复习欧洲历史!
然后发现原来居然写错了,汗到死!
先更新着,南亚部分要重新写了!
不过海上的部分还好,木帆船的相关cāo作没什么变化!
————————————————
这果然就是夜忻印象里的那场教案了,其实应该叫诬陷嘛,因为涉及教士,所以被夜忻自我认定为教案了。无弹出广告小说 起因,还是那个无聊至极的历法问题。
其实中西历法之争由来已久,吴明煊早在顺治十六年便上疏举报汤若望天算错误,结果反落了个“诈不以实”的罪名,险些被判了死刑。1661年,顺治病逝,八岁的康熙登基,辅政大臣鳌拜等反对西洋学说,大臣杨光先,言汤若望等传教士有罪三条:潜谋造反;邪说惑众;历法荒谬。于是,在康熙三年,鳌拜废除新历,逮捕了已经中风瘫痪的汤若望和南怀仁等传教士。不过文章里默认汤若望身体健康大家就凑合着过去好了。
九月二十六rì,会审汤若望,以及钦天监官员,翌年三月十六rì,廷议将钦天监监正汤若望,刻漏科杜如预,面上去想象一下而已。田里还有不少女人,也是挽着个筐在捡谷子,胡乱挽着头发,背着或者领着孩子,有的更是领着一串,大大小小的在地里排开,让夜忻想起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或许是生活的劳累,这些女人们大多失去了少女的矜持以及属于女xìng的温柔,她们嘴里骂骂咧咧,粗暴地对待着自己的小孩子。而那些小孩子却似乎根本毫不在意,只是没心没肺地满地里面嬉闹。
苗儿把夜忻带到自己家种的地里,就抓紧地捡起了谷子。夜忻也知道着急也没有用,又得不到什么消息,也只能暂时把心思放到眼前的农活里面了,横竖捡谷子也算是散心了。
夜忻跟着苗儿捡着谷子,地里可能已经被捡过一次了,所以没有什么大的穗子,不过散碎谷子倒是不少。两个人捡不多时候,各自的小篮子里便都积了一薄层。苗儿看捡得顺利,心情也好,天气又好,便不由得唱起了小调。大概是唱天气多好,孩子多开心,丰收了多快乐,可以吃到好东西一类的内容。因为是用汉语唱的,所以夜忻不能说她听明白了,只能简单地问一句,“姐姐很开心啊!”
不过苗儿却略微低落了一点,“我们这样的包衣,能够吃上饭,饿不死就很开心了。”她淡淡地说,“幸好你们在,我才能吃上几天馍馍。”她小声地说着,并没想夜忻能听明白。
“姐姐家里兄弟多吗?”夜忻假装不知道地问着。
“嗯,还有两个姐姐,两个弟弟,一个妹妹,”苗儿的话,足吓了夜忻一跳,“这么多,”夜忻想着,看柳嫂子好像还没有四十岁吧!
“这么多兄弟姐妹啊!”夜忻惊呼着,“好多哦!”
“嗯!”
“养这么多孩子,一定要吃很多东西,”夜忻只能说一些能够让苗儿听懂的话出来。
“是啊!等弟弟们能干活了,许还能好些,或者姐姐们上了工,家里还能有点贴补。”苗儿手脚不停地忙活着。
“好多啊!”夜忻还沉浸在苗儿一共姐妹六个的庞大数量中。
“这还多啊!听娘说,我上面还有两个哥哥没有长成呢。”苗儿的眼神有点暗淡。“十个里,总有五六个孩子活不过三岁的。”
苗儿的话,让夜忻十分沉闷,是啊!这个年代,婴儿的死亡率是很高的,和那些死去的婴孩相比,夜忻幸运的不是一点半点,至少她可以说几乎是无病无灾地活到了三岁半。对于一个被丢弃又饿了几天的新生儿来说,她的命实在是够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