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章 将军夫人
作者:浮波其上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872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这两天有亲打赏,句末说要记得加更,书迷们还喜欢看:。无弹出广告小说 我不知道这个是不是规定,但最近忙着期末考试,手上存稿不太多,如果必须是要加更,当然,不必须也可以加更啦,考完试以后来好伐?ps:谢谢支持浮波的亲们,临近六一,大家节日快乐~***

然而书香的死并没有那么简单地结束。

连续几天柔雪阁的情形都不太好。顾瑶瑶平日里多依仗书香这个丫鬟,此次事件让她大丢了脸面,失了心腹丫鬟不说,还背了个“管教不力”的名声,对于书香肚子里孩子的爹更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盘问外院的小厮也一无所获,还要面临着书香的老子娘一声接一声的“七小姐做主”的嚎哭声。

顾瑶瑶焦头烂额,实在是没法子了,只能去顾佩佩的婉雨阁求助。人还没走到婉雨阁大门就被一个老妈子给拦了下来,说是奉了将军夫人的吩咐,在的院子里住下。

巧娘洗净了手,和玉恒一左一右跟在孟罗衣身边儿。去见这府里后院最大的老板,巧娘的紧张可想而知。反观孟罗衣就显得淡定许多,两位嬷嬷不动声色地看在眼里。

尚胜堂是老将军的正房所在,淳于氏是其正妻,也住在此处。比起几位小姐阁楼风格不同的装饰,尚胜堂显得单调乏味,甚至有些阴森森的,带有古朴的寒气。家主正屋给人摄人的庄严感觉无可厚非,但孟罗衣却总觉得这地方有些过于寒凉了。夏日还好,降暑气,但要是冬天……

一位嬷嬷不经意地道:“孟姑娘来我们府里也有一年了吧?过得还适应吗?”

“挺好的,叨扰贵府这些时日,罗衣心里挺过意不去的,书迷们还喜欢看:。”孟罗衣微微侧身道:“若不是贵府接济收留,罗衣只怕早就没了性命了。这份大恩罗衣没齿难忘。”当然,大恩后边儿还有源源不断的小恶,这我也记得。孟罗衣在心里补充道。

嬷嬷轻笑了声,点了点头,手指向一处侧开的院门,“孟姑娘请。”

初次见到淳于氏,孟罗衣就觉得这一定不是个简单的人物。梳得一丝不苟的发髻稳妥地盘在她的头上,一身暗青色高肩蝉翼轻纱裙极其合身地贴着她的身体,尽管已经是花甲之龄的年纪,头发也斑白了,但那双眼睛却仍旧是精明地让人心惊。旁边儿的丫鬟扶着一根鹤头拐杖,极快地看了孟罗衣一眼,又低了眉下去。

孟罗衣上前见礼道:“小女罗衣,见过将军夫人。”

淳于氏没有开口叫她起身,而是先仔仔细细地看了她的体态,然后道:“抬起头来让我看看。”

孟罗衣依言照做,只抬了头,未曾抬眼。淳于氏点了点头,轻道:“罗衣是吧?”

“是。”

“今年多大了?”

“回将军夫人的话,今年快十五了。”

将军夫人是外人给淳于氏的尊称,毕竟在外边儿是没有将军府这样对妻妾名号的忌讳的。而在将军府中,大家为表亲近都会叫她一句“老太太”,如大太太崔氏。因为将军府的惯例是,正房称“太太”,偏房称“夫人”,所以这个称谓可不能弄错。孟罗衣不攀亲戚,只唤她“将军夫人”的名号,让淳于氏心里略微赞赏。

淳于氏道:“十五岁一过可就及笄了,这也是女孩儿人生中的大事。”

孟罗衣点头道:“罗衣省的。”

淳于氏招呼孟罗衣喝茶,见她端了茶只小口地抿了抿,便又轻轻地将杯盏搁了下去,全程中没有发出多少声音,不由叹道:“孟家没落了,可孟家的底蕴仍在,看你这样便知道,你这孩子家教很不错,其他书友正常看:。”

“即使父亲母亲不在了,罗衣也不能有损孟家家风。”孟罗衣轻声回道:“父亲母亲的教诲,罗衣从不敢忘。”

“是个好孩子。”

淳于氏点头赞了声,周围的两个嬷嬷应和了几句,一个大丫鬟打扮的女子撩开薄纱帘子进来笑道:“老太太,大太太来给您请安了。”

话音一落,孟罗衣就见到崔氏提了裙摆进了屋,先给淳于氏福了礼道:“老太太今日起得真早,媳妇儿来迟了,您还得多担待些。”

孟罗衣待她说完话也不急不躁地起身给她福礼,崔氏似是知道她在这儿一样,伸手扶起她道:“你也来得正早,可伺候老太太用了早膳了?”

“罗衣来得不凑巧,这桌上搁了茶,不食早膳便吃茶伤胃,想来将军夫人已经用过了。”孟罗衣含笑回道:“将军夫人该是极懂得养生的,脸色红润,精神矍铄,怪不得能儿孙满堂呢。”

淳于氏被这马屁拍得极舒服,拉了崔氏的手笑道:“这丫头嘴甜,规矩也教得好,难怪你看得上。”

崔氏顺着她坐下回道:“这些年来一个人待着,也有孤独的时候,没能给长润留下一儿半女,媳妇儿心中始终有愧……”

淳于氏脸上的笑渐渐淡了,面容上也多了一层丧子之痛,轻拍着崔氏的手道:“都过去了,过去了……”

“罗衣这孩子乖巧懂事,听话讲规矩,难得的是人还极为孝顺知礼。孟家养了这么一个女儿该是有多难得,只可惜……”崔氏深深叹了一声,“要把这孩子认过来做我的女儿,还算是我捡了个现成的便宜,她爹娘在天上恐怕还不会太乐意,其他书友正常看:。”

淳于氏扫了孟罗衣一眼,她低着头,从面上看不出情绪。

于是淳于氏道:“这事儿还得再商量商量,老爷那儿我可以说道说道,可你二弟不太赞同,这事儿也得问问他的意见,毕竟认作女儿不是件小事。”

崔氏急忙应是,唤了孟罗衣立在了她身后,与淳于氏说笑起来。

孟罗衣在她们二人说话的时候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却总能找到一个契合点插上那么一句两句的,在话题要说完的时候还能起个新的话头让谈话延续下去不至于冷场,将气氛调动地很融洽。

午膳淳于氏留了她和崔氏一起用,孟罗衣自觉地站着给她们布菜,往往是淳于氏和崔氏眼睛瞄到了哪样菜,孟罗衣就能适时地将那道菜布上,一顿午膳下来,淳于氏吃得倒是比往常要多些。

作为一个外人,孟罗衣知道自己不便久留的。在梧桐居可以因为崔氏的挽留而午睡,但在尚胜堂却是不应该的。因此用过午膳,孟罗衣见淳于氏有了睡意,就自动地起身告辞,道:“叨扰将军夫人良久,罗衣这便回去了,听说您中午用得比往常多,还是歇会儿再午睡吧,免得积了食。”

说着冲淳于氏和崔氏福了福,含笑道:“罗衣告辞了。”

淳于氏点头,另让自己身边的一个大丫鬟送她出尚胜堂。

屋里只有淳于氏和崔氏的时候,淳于氏沉吟道:“长得的确不俗,也有眼力界儿,就怕是个人心不足的。”

崔氏默不作声,良久才道:“老太太,媳妇儿不看她其他,就看她孝顺,以后我死了,也能有个人给我送终。”

淳于氏长叹一声,默然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