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童试(上)
作者:高楼望月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408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本来按常理,七岁的杜若香每设计出一种新饰样,在杜家都会受到万众睹目的待遇,不过这回她画的金鸡摆件,负责制作的老师傅连连称好,杜如海和杜长平却连问一声都没有,当然,是暂时没有。 无弹出广告文本小说站

杜如海父子的注意力全在一套文房四宝上,紫檀木的漆盘,上面放着一个白玉缕空刻山水的大笔筒,一个景泰蓝的小笔筒,一个景泰蓝的笔架,一方石砚三块上好的墨,两支狼毫的毛笔。

这盘文房四宝正月十就错认是专给小孩子考的。事实上七、八十还进场考童生的也有人在。

太和王朝也曾出过神童,十一岁考童生不算什么,十二岁就中了状元的还有一个呢。

只是上一世杜长宁是十六岁考了童生。榜上排了第十二名,后来就再没参加任何科考,那他现在的水平如果比不了他十六岁的,杜若香就觉得有点玄了。

“要不我们劝二哥过几年再考?”杜若香怕考不好打击了杜长宁。

杜长平一直在担心这个,可听了妹妹的话却替二弟摇头:“现在再说晚了,杜家男子要做的事,绝不能临阵脱逃!”

“……”这上升到杜家男子的名誉了。杜若香不吱声了。

……

太和王朝的童生试是每隔一年开一次,一次要考的纸张,所以何氏把杜长宁考试那天要穿的衣服里里外外翻了又翻,生怕不小心夹个了字条,坏了儿子的前程。

杜若香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用纳戒里的炉子炼的灵符,悄悄塞进杜长宁的衣服里,这符凡人是看不见的,上面画的符咒也不是字,算不上有字的纸张。

功名天定,杜若香可不敢利用法术干歪门邪道的事,她的灵符用处是防疾病,安心神,因为她前世听二哥说,有考生不想错过两年一次的机会,是带病进考场的,另外参加考试的人免不了紧张,影响临场发挥。

……

家里人能做的差不多都做到了,二月初二全家人本来都要送杜长宁去贡院,然后一直等到中午他出来,结果杜长宁拒绝了,他说全家人都在,他压力会更大,只要大哥去送他就行了。

考生最大,家里人不敢这时候反对他,不过杜如海也说了,到时候有个大人在外面更稳妥,谁知道会有什么突发事,例如杜长宁需要再买只笔,或者参试的入场牌子忘了怎么办?

他这一说,全家又忙再检查一遍杜长宁赶考的行头,再确认都带全了后,杜长宁也同意父亲在外面等他——他到底才十一岁,一大家子都等他盼他他会有压力,可一个大人也没有,他也会不安的。

末了,就是何氏和杜若香在家等着。

何氏也没闲着,她去了祠堂向祖宗祷告,保护杜长宁考试一切顺利,光宗耀祖。

今天杜家有这样的大事,杜若香姐妹的课也停了,杜若香回自己的书房也没动笔做画,她冲贡院的方向念经,虽然知道自己还没法力也不能干涉考生的功名,但多少也求个心安。

……

一上午似乎过得挺快又挺慢,但反正杜长宁快中午时和父兄一块回来了,精神也不错,他不主动说考的如何,家里人也不敢问,吃了午饭他就进书房复习明天要考的。

然后第二,三,四天也是如此。

直到第五天考完了,杜长宁回来才喊累,吃了午饭后难得不进书房而是去了卧室,一睡睡到了吃晚饭才起来。

这现象在考生中是正常的,有的考生考完了能睡一整天的,杜家还专门请汤郎中来给杜长宁,证明杜长宁只是稍微有点累,睡足吃饱的养几天就能完全恢复。

汤郎中还说,童生试只上午考还是好的,乡试可是连考三天,吃喝睡都在考场里面,休息不好压力又大,有的考生考完了就会病上一场,他以郎中的身份来说,可不希望杜长宁明年十二岁就参加这样的大考。

也幸亏老郎中不算外人,不然还没发榜就说杜长宁明年不考,多心的还会以为他在咒杜长宁这回没考上呢。

杜如海和何氏夫妻很重视关于老郎中说乡试很多考生累病的事,乡试都如此,那会试、殿试呢?

杜长宁明年也才十二,他一个人在考场三天,会自己生火做饭,能睡好吗?那些二、三十年纪的都照顾不好自己,何况一个孩子。

何氏想着就害怕,她本来就不赞成十一岁的小儿子去考童生,是杜长宁自己坚持,说要先试一下,心里有个底,不然不知道自己读了这么久的书到底有没有用,杜如海也说试一下没关系,要是杜长宁不喜欢科举,他的年龄也该学做生意了。

做生意应该比考科举轻松吧?何氏真不想让杜长宁明年去受那份罪,至于今年的考试,当然她还是希望小儿子榜上有名的——不然他今年的罪不就白受了?

……

只睡了一下午,杜长宁的精神就恢复了,他在吃晚饭时难得没边吃边看书,更是难得话多说起他考试的事。

看他活蹦乱跳的样子,家里人才放心,当然大家都关心他考试的事,他自己终于主动说了,大家自然注意听着。

杜长宁先从第五天,也就是今天上午的考试说,今天考的是弓箭,是抽签出场的,他排第三十名,箭头是沾了下靶子就掉了。

但这成绩考官当场点头算合格了,也是,这弓箭和音律的成绩其实与科举的总成绩无关,是不记录的,之所以还要考这个,就是取个所谓人才便是多才多艺,文武双全的意思。

杜长宁只是觉得面子上有点下不来,他之前在家练习时,箭头一般能插进靶子的,这回的力弱,他认为是考试顺序安排的不合理,最后一天人都累了,自然力气变小了。

“可不累着了,连我在旁看着都累,我看你还是大一些,手有劲了再去考乡试吧。”何氏正好找到机会开口说明她的担忧了。

“娘亲,乡试不考弓箭和音律的。”杜长平在旁也开口了,他倒是觉得考试挺好玩的,还打算明年也试试呢。

何氏则瞪了他一眼,小儿子这么小就去参加科考,绝对有这大儿子的“功劳”。

“明年的乡试我也不想去,再等四年好了。”杜长宁居然说出出人意料的话。

可他说的又是四年后才去,这证明他认为今年能考上的,确定不会打击小儿子,一家之主的杜如海就直接问了:“为什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