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生不同衾死同穴
作者:凰于兮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4538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太后瞥了一眼跪在太医旁边那圆脸小丫头,沉声问:"就是你发现皇上疯了的?"

那小宫女深知宫中忌讳,吓得脸都白了,只小心翼翼地说:&quot;太后,皇上他并没疯<a href="http://./books/4/4349/">重生大周女皇</a>。 嫒詪鲭雠晓只是太想念灵妃娘娘了。&quot;

&quot;哀家不想再听到灵妃这个名号。这宫内没有灵妃这个人,只有远嫁的定国长公主。&quot;太后震怒,那小宫女吓得都要哭了。

&quot;哀家听说皇上就是抱着你喊灵妃的?&quot;

&quot;太后饶命,奴婢有罪。&quot;

&quot;哀家恕你无罪,不但如此,哀家还要嘉奖你。现在起,你便是千暖殿的主人,既然你 跟那个死丫头生得相像,你就好好哄哄皇上。&quot;太后一脸威仪,&quot;若是你医好了皇上的疯病,灵妃这个位置便是你的。&quot;

那小宫女当场就傻了,好运来得太快,她有些接受不了。

&quot;还不快谢太后恩典。&quot;不知是谁提点了一下,她才如梦初醒地叩头谢恩:&quot;香儿谢太后娘娘恩典。&quot;

于是再回到千暖殿,这个叫做香儿的小宫女便已经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了。喜形于色的她,在千暖殿华丽的正殿里转圈圈,转完之后就对南磕头,一边磕头一边祷祝:&quot;谢谢灵妃娘娘,香儿一定不负众望,好好照顾皇上。香儿就暂时为娘娘照看千暖殿了。&quot;

&quot;你叫什么名字?&quot;烈并不是一直都糊涂的,他清醒的时候也知道身边这小宫女并不是颜儿,只是跟她有几分相似而已,但就是这几分相似已经让他安慰许多。13551377

&quot;奴婢是香儿。&quot;想到太后的承诺,再看眼前这个虽然消瘦清癯但却依然俊美脱俗的男子,香儿那颗懵懂的少女之心便怦怦地跳起来,随之那张细嫩的小脸也跟着红了。

&quot;她当初跟你一样年纪,只是没你这般怕羞。&quot;烈爽朗地笑起来,现在,似乎只要讲讲颜儿以前的事,他的心情就会好很多。

&quot;朕在梨林里遇到她,她穿着一身红衣,傻乎乎地拉着我。&quot;

&quot;你知道吗?她竟然不知道男女有别,竟然偷看我洗澡。&quot;

他兴奋地跟香儿讲述着颜儿的过去,每一个细节都不肯放过,似乎只要这样,他跟颜儿之间就拉近了几分。

&quot;皇上,你既然这么喜欢灵妃娘娘,那为什么不好好待她?&quot;香儿问了一个最简单的问题。

却让烈痛苦不堪。他只是不喜欢被强制安排,不喜欢受制于人,不喜欢一切都比别人差,于是他在无力改变现状的前提下,便迁怒了她。她的懵懂与单纯,成为他发泄怨恨的借口,一次次分明他也那般痛苦,可就是不肯轻易收手,最终就成了这样。

&quot;朕错了。&quot;轩辕烈苦笑,&quot;希望上苍能给我补偿的机会。&quot;

香儿马上乖巧地将药碗递过去,&quot;皇上,那你就更应该把药吃了,吃了药身体才能好起来,才有机会取得灵妃娘娘的原谅。&quot;

烈看着香儿,觉得那张圆圆的白静的小脸,处处都是颜儿的影子,他长长地叹息了一声,才勉强笑道:&quot;你说的对,&quot;说完,他真的将药喝光了。香儿暗暗舒了口气,胆子也大了起来,&quot;皇上,你每天都要坚持喝药,等这雪融了,灵妃娘娘就该回来了。&quot;

烈满意地点点头,闭上了眼睛。香儿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悄悄地进了佛堂,虔诚地拜了拜菩萨:&quot;观音菩萨,皇上他是个好人,你一定要保佑他,保佑雪融之后,灵妃娘娘能回来<a href="http://./books/4/4348/">邪王专宠倾城囚妃</a>。&quot;

却说太后回到了辰坤宫才将那太医又叫了过去,问个究竟。

&quot;你刚才欲言又止是什么意思?&quot;她问。

那太医道:&quot;娘娘,您一定听过置之死地而后生。臣以为如果能让皇上相信长公主已死,他或许就能死了那条心。&quot;

太后看了一眼太医,闷不吭声地喝茶。好久她才痛恨地说:&quot;你以为哀家不想杀了那个贱人?她活活害死了哀家的亲皇孙,烈的儿子。只可惜当初,哀家为了这国家安稳,不得不把答应烈将她赦免,将她嫁给羌狼小儿。可现在,她竟然敢私自逃走,哀家只要抓到她,一定将她凌迟处死,可现在天下之下,哀家竟然找不到她,你说怎么能让烈相信她已经死了?&quot;

&quot;太后,微臣认为可以这样。&quot;那太医便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太后。

太后沉吟片刻,才说:&quot;听起来倒是不错。哀家以为可以一试。&quot;

&quot;臣,这就去办。&quot;

于是七天之后,经过一番精密的安排,宫里来了一群地方官。他们扶着长公主灵柩,身着丧服,于是长公主水土不服病故于羌狼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城。烈是最后才知道这个消息的,不过宫中流传的版本却跟民间的不一样,宫内人说长公主死于乱军。

香儿拎着长裙,一路穿过重重宫殿,冲进千暖殿,&quot;皇上,皇上,他们说长公主回来了。&quot;不知情的香儿,长公主也就是灵妃真的回来了。烈难以置信地看着她,蹙眉问:&quot;你说什么?&quot;

&quot;他们说的长公主回来了。&quot;香儿气喘吁吁。

烈奋不顾身地本下床,连鞋子都顾不上穿,风驰电掣般往千暖殿外奔去。明黄色的睡袍在风中鼓起如同明亮的风帆。香儿吓坏了,扯起床上同样颜色的大氅,跌跌撞撞地追了出去。

&quot;颜儿!颜儿!&quot;烈进了梓勿宫。潜意识里,他觉得这里是他们的家,如果颜儿回来,一定先回梓勿宫。梓勿宫的旧宫人们,一看皇上来了,都惊得鸡飞狗跳,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留守梓勿宫的李德全早已知晓全部情况,他一边惊慌失措地安抚众人,一边把轩辕烈拦了下来。

&quot;皇上!&quot;他扯着他的袍裾跪下,&quot;皇上!您先冷静一下。&quot;

&quot;颜儿回来了,她在哪里?&quot;

轩辕烈抓着李德全用力摇晃,看着他眸光散乱的样子,李德全知道他又陷入了疯狂状态。

&quot;你说!&quot;轩辕烈见李德全不吭声,随即又拉住了一个小太监,&quot;颜儿在哪?&quot;

那小太监早已吓得纷飞魄散,支支吾吾地说:&quot;在,在千佛殿。&quot;

&quot;在奉灵殿!&quot;小太监话未落音,便被李德全打到,他们看着皇上批发赤足,狂奔出了梓勿宫,不用说一定是去奉灵殿了。小太监自知闯下弥天大祸,吓得当场就晕死过去。李德全带着一众宫女太监紧紧追到了奉灵殿。

&quot;皇上请节哀!&quot;仪官扶着灵柩,扑通一声跪在了轩辕烈的面前,&quot;灵妃娘娘薨了。&quot;

被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冲击,积聚很久的思念与悲伤排山倒海般涌出,烈来不及辨别这消息真假,悲怆地叫了一声颜儿,便口吐鲜血昏了过去。

早已准备好的御医马上冲出来急救,于是烈没昏多久便又醒了过来。醒过来之后,他人也变得清醒了。

&quot;你们是想让朕死心?&quot;他冷笑,&quot;颜儿根本没死。当初在月迷津,还有人见过她。&quot;

&quot;皇上,臣等不敢欺君。&quot;扶灵的官员们各个战战兢兢。

轩辕烈低吼一声:&quot;李德全!&quot;

李德全马上膝行过来,&quot;皇上,奴才在。&quot;

&quot;你说!&quot;

李德全红了眼睛,他自知在师父与主子之间一定要保全一个,如今师父已经下落不明,不能再让主子毁了,于是便按照太后交代的说:&quot;颜儿师父她&quot;他哽咽着哭起来。&quot;皇上,怒奴才也没想到,&quot;

听到连李德全都这么说,轩辕烈的心竟有些慌了。虽说当初在月迷津有人看见颜儿被带走,但究竟是被谁带走

,为什么被带走,没人知道啊。万一是轩辕燚那伙叛军找到了颜儿,她肯定是没有活路的。

&quot;开棺!&quot;烈一脚踹开李德全,扶着棺材大吼,&quot;朕不信。若你们敢欺君,朕一定将你们都杀了。&quot;

仪官战战兢兢地掀开棺盖,只见里面躺着一个身量未足身着红衣的短发小女孩,她一脸伤痕,面色惨白,不是颜儿还能有谁。烈的病弱之身再也无法承受这种打击,扶着棺材竟又大口大口吐血。

&quot;颜儿?!&quot;他小心翼翼地摸着棺中人冰冷的身体,瞬间泪如雨下。颜儿死了,他的那个无忧无虑天真乐观的小侧妃死了。是他亲手杀了她,也永远葬送了自己。

李德全看着主子披头散发口吐鲜血的样子,不禁心如刀绞。如果主子不能像那些太医说的很快恢复正常,他一定杀了他们。

&quot;皇上,您要保重身体啊。天下万民还等着你为他们做主呢。&quot;

几个仪官不住地磕头,他们很担心轩辕烈会做出什么可怕的举动,比如自杀或者杀人。但是他却表现的很平静,平静的可怕。香儿拿着面黄色的大氅,胆颤心惊地站在奉灵殿外,已经哭得梨花带雨,这种场面让她既感动又震撼。皇上真是太可怜了。

&quot;你们都下去吧。&quot;沉默了好久,烈才能说话。只是声音虚弱的连他自己都有些听不见了。李德全哪里敢放他一个人在这,于是便偷偷让香儿留下,自己带着其余人走了。

&quot;你也走吧,朕想一个人静静。&quot;烈看到了香儿。

香儿哽咽道:&quot;皇上,灵妃娘娘一定不想看到你这个样子。您不能想不开&quot;urkb。

烈悲伤地不能自已,他的声音干涩嘶哑,低沉而缓慢:&quot;你放心,朕暂时还不能死,朕还不知道颜儿是怎么死的。&quot;

香儿将那明黄的大氅放在了他身边,一步一回头地向殿外走去,顺带着关上了房门。随着光线被一点点遮住,浓重的阴影便一点点遮住了悲伤无助的烈。

&quot;颜儿,是我错了。&quot;他低沉沙哑的呢喃,在空荡荡的大殿内回荡,显得格外孤灼与清冷,&quot;我很快就来陪你。&quot;

他偎依在棺侧,轻轻地闭上了眼睛。

辰坤宫

太后慵懒地躺在凤榻上,单手支颐,&quot;皇上那边怎么样了?&quot;她问。

跪在地上的御医欣喜地回答:&quot;依臣看,皇上应该已经无恙。臣的这招置之死地而后生,总算起了作用。&quot;

太后来了精神,同欣喜问道:&quot;此话当真?&quot;

&quot;刚才宫女来报,说皇上已经安静下来,并且说不会寻短见,要为死去的公主报仇呢。&quot;

太后叹了口气,默默地端起了茶盅。

&quot;太后娘娘,咱们还得演好最后一出戏,方能打消皇上心中疑虑。&quot;

&quot;什么事?&quot;

&quot;且听臣慢慢道来。&quot;

一晃又七天过去了,这七天轩辕烈不眠不休日夜呆在奉灵殿,可把太后给极坏了,她甚至一度怀疑那个太医的法子是否有效。不想七天之后,轩辕烈却忽然来到了辰坤宫。此时烈已被颜儿的死讯折磨得形销骨立,满脸乱糟糟的胡须,双颊深陷,眼睛红肿,脸色惨白毫无血色。太后心疼不已,刚想站起来迎过去,却又记起那太医的交代,切莫心软颓丧,让皇上心生疑窦。于是她狠心板起脸来,冷冷地问:&quot;今儿皇上怎么有时间过来啊。&quot;

轩辕烈安静跪下,嘶哑地说:&quot;儿子给母后请安。也有一事想求母后。&quot;

太后警觉地坐起身来,&quot;皇上站起来说话<a href="http://./books/4/4347/">异界之罪皇全文</a>。&quot;她从容道。烈便在随侍的搀扶下,勉强坐下,&quot;儿子想将颜儿葬在东陵,以便百年之后能与儿子合葬一穴。&quot;

&quot;混账!&quot;太后的怒火蹭地就冒

出来了,&quot;皇上,你不能这样做。&quot;

&quot;儿子只是来告诉母后而已。&quot;烈抬起毫无神采的眸子,冷冷地看着太后。&quot;儿子知道这不合礼仪,所以儿子打算择日就追封颜儿为皇后,以后 这后宫便再无后位。&quot;

太后瞬间气得脸色发白,她浑身颤抖了半天,断断续续地说:&quot;皇上,你长大了是不是,再不把哀家放在眼里了。既然如此,你还来告诉我干什么?&quot;

&quot;那儿子告退。&quot;烈强撑着站起来,给太后行了大礼,竟就那样走了。他一走,太后竟气得嚎啕大哭起来。

&quot;真是岂有此理!&quot;她一边痛斥一边啜泣,&quot;这个女人,真是哀家一辈子的冤孽。&quot;事到如今,她对烈的举动已经是回天乏力了。为了断绝他的念想,为之那小。

她凭空编出颜儿的死讯,如今烈执意将她葬入祖坟,她到底该不该阻拦呢?如果执意阻拦无异于要跟自己儿子开战,可如果不阻拦,就要眼睁睁看着烈把一个贴着人皮面具的宫女葬入皇陵了,这算不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思考到最后,她也只想到找众臣来商量,希望能让那些大臣出面来阻拦轩辕烈的疯狂行为。但没想到烈却是铁了心,他已颜儿从奉灵殿搬到千暖殿,并让内侍搭建起豪华的灵棚,并让皇宫上下按照皇后薨丧礼仪,披麻戴孝。偌大的皇宫顷刻陷入浓重的悲伤。而烈也下旨,通报全国,皇后薨,举国发丧,国孝三年。于是在这大雪覆盖的冰冷过度又多了一层莫名的悲伤氛围,谁也不知道那个新死的皇后到底是谁。

&quot;以前,朕总是听你们的,所以才一次次伤害到颜儿。现在,朕再也不会听你们的了。她一定要入皇陵,将来与朕同寝一穴,你们不用劝朕了。&quot;面对群臣及太后的反对,烈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quot;你们总是这样,以前喜欢逼朕,现在连一个死人都不放过。&quot;他嘲笑他们,也无比厌恶痛恨他们。

&quot;皇上,&quot;

&quot;你们不用说了,礼部马上去准备追封仪式。之后,朕便要去泰山祭天,祈祷这大雪早点消融,这不是你们一直想要朕做的吗?&quot;烈不屑一顾地冷笑。他胡须已经被修剪整齐,这一圈黑黑的胡须在俊秀的面孔上显得尤为突兀,也让他瞬间苍老了近十岁,年仅24岁的轩辕烈,此时看上去已经无比沧桑衰老。

众臣一听皇上准备去祭天,纷纷提起了精神。对于颜儿入藏皇陵一事,反对的声音也不是那么强了。

&quot;皇上,灵妃娘娘毕竟身份特殊。臣觉得这追封大典,还要低调一点好。不然对您和死去的灵妃娘娘都不利。&quot;有人提议。

轩辕烈听着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颜儿之前有公主的封号。

&quot;这些都交给礼部去办。朕累了,你们都下去吧。&quot;屏退了众臣,轩辕烈一个人回到了梓勿宫。经过这重大转折与变革,亲眼见师父被主子远嫁,而主子又在莫大的悔恨中痛苦不已的李德全也好像苍老了十岁,年纪轻轻的他,甚至都有了几根白发。此时,他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轩辕烈,进了当初颜儿的小房间,各种摆设一如当初,烈便依靠 在颜儿躺过的锦榻上,时而微笑,时而泪光盈盈。他看着空荡荡的房间,恍惚间便觉得那身着红裳的小人笑嘻嘻地偎依在他身边,扯着他的胳膊撒娇撒泼 。她笑声如清脆的铃铛,说话却又那么薷软娇憨。李德全看到这样的主子,不禁又默默开始擦泪。他多想告诉他真相,但却什么都不敢说。与其让他活在虚无缥缈的希望中,倒不如彻底让他绝望。

&quot;主子,您不能这样伤心。您总是这样伤心,师父她也不安啊。&quot;李德全小声说。

烈如梦初醒地怔了一下,略带尴尬地沾了沾眼下的泪,勉强笑道:&quot;朕不是伤心,朕只是后悔。&quot;

李德全什么话都没说,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

&quot;李德全,有时候朕真希望这一切都是梦。但说到底朕都是自作孽不可活。&quot;烈就算嘴硬,也无法掩饰他难以言表的悲伤与悔恨。

&quot;不过,从现在起,朕要打起精神,为颜儿做最后一件事。帮她报仇。&quot;他眼眸里迸发出浓烈的恨意,那咬牙切齿的样子总算让李德全

看到了轩辕烈以前的一点影子。

三日之后。颜儿的追封大典和葬礼一起举行。

太后称病不起,烈便按照组制,先追封,再下葬。追封是在太庙举行,文武百官,宫娥采女,及一众仪官,纷纷肃穆而立,封后典礼一如生者,最后由仪官将皇后金印拿给皇上,再由皇上赐给皇后,但烈触景生情,想到原本站在这里接受金印的本该是个活泼可爱的颜儿,但因为他,她却变成了一具毫无生气的尸体。

&quot;苍天作证!&quot;烈强忍泪水,声音颤抖,&quot;朕,封夏氏颜儿为后,同奉皇天,共侍后土,生不能床但死要同穴。&quot;,颜儿被正式封为皇后,赐谥号孝义灵。烈便带着金印来到了千暖殿的灵堂,亲手将皇后金印放在了棺材中,宫女们长哭不停,一时间皇宫内外悲戚之声不绝于耳,天地苍茫,阴郁至极。为了给薨逝的皇后祈福,烈大赦天下,被关了近十年的瀚海移民,竟也在大赦行列之中。却说这惊天动地的追封大典很快便传到了观雪山颜儿耳中。

&quot;师父,听说那皇帝老儿死了老婆,如今发国丧呢,让咱们以后都不能吃药喝酒,要天天陪着他哭。&quot;毛大将他从山下听来的消息告诉了颜儿。

颜儿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quot;是吗?&quot;轩辕烈的皇后死了?这么快他就立后了?那颗像外面冰雪般坚硬冰冷的心,好像瞬间被什么东西击中,钻心地疼了一下,之后便又恢复如初。他娶妻也罢,丧妻也好,跟她好像早已没什么关系了吧。

&quot;师父,这雪什么时候才能融?眼瞅着都快五月了,再不融雪,老百姓可要遭殃了。&quot;没想到毛大还是忧国忧民的人。

但颜儿却对这种忧国忧民有种阴影般的反感,当初在冯家镇,轩辕烈也是这般忧国忧民,要她救天下万民,前不久的拓跋辰渊依然也是。她在乎的那些男人,从来都是胸怀天下,从未将她放在眼中过。既然如此,她偏偏要跟他们相反,天下万民死活跟她有什么关系呢?想到这里,她便没好气地说:&quot;我不让这雪融化,它便要冻伤一辈子。万民的死活,与我有关系吗?&quot;

毛大看着这张绝美的小脸忽然现出恶鬼般的凶残,让他颇感意外。他天真地问:&quot;师父,您老真有这般神通吗?&quot;

颜儿不屑地扭过头去,不再理她。她也纳罕,师父说这雪是感应她的心情而生,如果她的心情一直都这么冰冷,这些雪就真的不会融了。想到这里,她竟生出一种报复性的快感。也好,大家都死了,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quot;师父!不好了,&quot;毛二气喘吁吁地冲进来,颜儿看了他一眼,低斥道:&quot;大惊小怪,怎么了?&quot;

&quot;后山有一头白老虎,好不吓人。&quot;

颜儿蹙眉,自语道:&quot;白老虎?&quot;她这一辈子只养过一只老虎,就是小花,可惜都怪她鬼迷心窍一次次相信轩辕烈,最后害得小花变成了一张虎皮。即便是现在想起来,她还是恨得牙痒痒,就算是杀了莲生那个贱女人和她的野种,她也难解心头之恨。想到这里,她竟失控地砸烂了桌子椅子,风驰电掣般跑到了后山。那只白虎已经成年,眉眼跟小花几乎一模一样。

&quot;小花?&quot;她试着喊道。没想到那老虎竟慢慢靠近了过来。

&quot;小花,是你吗?&quot;颜儿心头酸涩,但遍历世事的她,心好像已经变得非常坚硬,连眼泪都很少见了。她无法确定眼前这老虎是不是小花,但见它性格温和,一副顺从的样子,便理所当然地收养了它,如果当初小花没死,现在应该也有这么大了。

于是从此后,人们便能经常看着那个身着白裘的美丽女子,坐在一只威风凛凛的白虎上,四处游荡。她人很美,美到让人不敢直视;有时候很善良,她医术高明,遇到生病的人,会义无反顾的出手相救,但有时候性格又很怪异,见死不救的事她也经常做。更为奇怪的是,她只要一笑,周围的雪便会莫名奇妙的融化掉。因为颜儿这种种怪异的举动,她的名声也越来越响。在轩辕烈准备去泰山祭天之前,已经有人将民间这个古怪女子的事迹汇报了给他。

&quot;皇上,臣听闻那是个绝色女子。老百姓们都说千年难见这样一个美人。行医救人,所到之处积雪自融,臣觉得此女可能是我大槿王朝的救星啊。&quot;司天监的官员将从民间听来的这些秘闻都汇报给了轩辕烈

。但他却一点兴趣都没有,甚至觉得这谁那帮被积雪困久了的百姓,臆想出来的东西。什么美女,什么积雪自融,都是传言罢了。

&quot;民间流言不足为信。朕马上就去祭天,希望朕以天子之诚意能感动上苍。&quot;烈悲怆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