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牢记 ) ( 请牢记 ) 宏远爹坐的这张酒桌上,因为都是野雀林村举止轻重的人物,又有外人(宏远爹)在场,就比较文明。 无弹出广告文本小说站所说的也都是国计民生的大事。饺子端上来以后,人们尝了尝,赞叹一番,话题很快由“神饺子”转移到“阳光养老院”上来。
“听说你那里的养老院办的很好。把村里没儿没女的老人都接管起来了。连穿的都是养老院里供应。”族长羡慕地说。
“也是有偿接管。”宏远爹说:“老人们带着宅子和地进来,养老院里负责衣食住行,养老送终。也可以说是集体养老。”
“这就很不错了。”一个四十多岁文质彬彬的人说:“人老了最怕孤独。串门又怕给人送膈应。你这样让他们付出一点儿代价,名正言顺地把他们聚在一起,去了他们好多心病,住着还踏实。”
“就是!”紧挨文质彬彬人而坐的一个四十来岁浓眉大眼的人接话茬说:“你不要他们的东西,就是施舍了。老人们也有自尊心,非亲非故的,时间长了,就不好意思了。”
“听说你们还收外村的?”族长问。
“嗯。既然办起来了,就不怕人多。这也和‘开店的不怕大肚子汉’一个道理吧。”宏远爹笑了笑,说。
“那,外村老人入进来的地,你们怎么办呢?”另一个人问。
“今年也是刚开始。我们计划把外村老人入进来的地调换到一起,村里有卖闲散地的再买些,达到三十亩以上了,就雇个人在那里给管理。”
“你们买闲散地干什么?”
“种啊。”宏远爹幽默地笑笑:“俗话说:地是黄金版,人勤地不懒。今年我在村里买的二十还可以,句子一长,还得分开说。
“我想向你学草编。”
“你来。”窦金平说着,拉着梁晓乐的小手,绕过柜台,来到前面,指着一个小吃饭桌让梁晓乐看。
小吃饭桌上铺着一层长马莲草,旁边放着一把短的。长马莲草的一端压着一根木棍,已经编织了三寸来长。
“哇塞,你已经编了这么多了?你没吃饭呀?”梁晓乐连珠炮似的问道。
“我想——给你——编一个——装玩具——带回去。”窦金平一顿一顿地说。
原来,窦金平和梁晓乐一样,由于人小,没有被安排座位。
无所事事的他,忽然想起见梁晓乐十分喜欢草编玩具,也正因为梁晓乐执意要到野雀林里去砍马莲草,才让自己因祸得福,会说话了,由一个残疾人变成了正常人。从心里对这个不听话的“小妹妹”产生了感激之情。
明天人家就要回去了,自己也没什么好东西送给她。又想起她说过要学草编玩具,何不把自己编的每样送给她一个,让她回去做样子?!
可是,草编玩具最怕压了,一压就变形。最好放在一个提兜里提着。自己的那个草编提兜已经很旧了,便想赶紧再编个新的,用来装送梁晓乐的草编玩具。
西厢房的里外间都安放了酒桌,窦金平没处去。便央求表哥给他打开南屋门市(因为请客,门市提前关了门),然后自己上了门闩。
窦金喜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揭露了他的小秘密。
梁晓乐闻听原来是在给自己编,心里一热,忙跑到厨房端来一大碗饺子,对窦金平说:“平哥哥,这是我娘下出来的神饺子,你快着吃,我来学着编。”
“嗯。是这样编,好学着呢。”窦金平一边说,一边给梁晓乐做示范。
梁晓乐装作听懂了的样子,说:“我试试。你快着吃,要不一会儿凉透了。”
梁晓乐坐在小吃饭桌前面的小板凳上,在窦金平编织的基础上,“学”着窦金平的样子,把原先在下面的长马莲草,拾到手里,把原来在上面的压到下面去,再用另一只手在两批儿中间放上一根短马莲草,用手往里靠靠紧,然后压平……
梁晓乐反复做着这几个动作,不一会了,就编织出一寸多。虽然没有窦金平的紧实,倒也像模像样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