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旅游(一)
作者:秋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074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哐当当、哐当当’方默南他们中午坐上了南下的老式火车上,一个字‘慢’,还好事先有准备,他们坐的是硬卧。开 心 文 学 刚开始时,他们还兴致勃勃地透过窗户看外面的景色,有低矮的城市、乡村,田野。后来看多了渐渐失去了兴致,幸亏方默南有准备,临走的前两天让老妈拿绿帆布做了一个双肩包。里面象征性的装了书、水果,反正鼓鼓囊囊的,正好拿出一些书水果。默北有得吃就行,剩下的四个大人想打牌,可惜姥姥不会,只好拿着杂志看,虽然字体是繁体,他们看得多了,早就能看懂了,只有姥姥,但不影响她看图画。

方默南啃着苹果,‘咔哧、咔哧’,“你怎么这么爱吃苹果。”小姨看着她道。

“苹果又名智慧果,吃多了也不上火,你说我吃不吃。”‘咔哧、咔哧’又是两口,有脆又甜。

“你还需要智慧啊!你都快成精了,小人精。”一边举着随意地翻看着日报的标题。长篇大论的歌功颂德。“给我一个。”小姨伸过手来。

方默南从帆布兜里那出一个递给她,“咦,小姨你看看,是不是你的高考作文上了报纸了。”篇幅很小,但内容跟她当时说的很相似,再找找,找到了小姨的名字,还真是她写的,没想到居然上了报纸了。

“我看看。”林老爷子拿过报纸,边看边点头。“呀!还真是咱家小燕的文章。嗯!嗯!写的不错,很深刻。”

“什么写的不错。”刚从外面打热水回来的齐秋实,好奇的问道。

“哦!是小姨的作文上了报纸了。”方默南对他说道。

“啊!那可真是太好了,让我看看。”齐秋实从老爷子手里接过报纸,认真的看了一遍,很心惊,觉得和小燕的距离更远了,却也让他暗自下了决定,就是不能像她一样考上大学,也要自修,努力缩小差距。

林老爷子别有深意地看了他们一眼,没说什么,等结束这趟旅行,相信他们自己都会发生深刻地变化。这些事到回程时再谈也不迟,放开心情好好得玩儿上一玩儿。

晃悠悠了二十多个小时,第二天上午终于到了沪海,华夏的第一大城市。下了火车后,站在平地上,还觉得晃晃悠悠的,站不稳当。出了沪海老北站,他们买了一份当地的交通地图。然后方默南他们先找了个饭馆吃饭,火车上的餐盒实在太难吃了,方默南基本上拿水果当饭吃,其他人两个人合着吃了一些,垫点肚子。

小饭馆,门脸很小,进去后宽敞,暖橘黄色,促进食欲。号品牌。

方默南夸张的足足买了二十多条,把姥姥惊得,“你这丫头,花这么多钱干啥?这啥时用到头啊!”

“姥姥你不懂,这可是好东西。”方默南说道,“总有用完的一天。”

此外方默南还买了许多老字号的产品如:张小泉剪刀、小花园布鞋、红心电熨斗、凤凰毛毯、大白兔奶糖、梅林罐头。

扫荡完,姥姥看她停下不买了,终于松了口气,“你干脆把百货商店搬回去得了。”

“真的。”方默南笑道,还信以为真。

“你……胡闹。”姥姥斥道。

“呵呵……逗你玩儿。”方默南道,姥姥被她一句逗你玩儿,给弄得哭笑不得。

“姥姥你放心我有分寸的。”方默南难得严肃地说道。

“哎!算了,我管不住你。”姥姥摆摆手,“你知道分寸就好。”

方默南和姥姥去外滩上找林老爷子和小北。

方默南站在外滩上,看着黄浦江对面的陆家嘴彼时没有东方明珠,没有环球金融中心,没有金茂大厦,也没有香格里拉,黄浦江轮渡码头上来,真是感慨万千。

夜晚的南京路比白天沉默了许多,夜经济还没开始,只有路灯影影绰绰的,少了霓虹灯的闪烁,还真是让人不习惯。

*************************

接下来一个星期,方默南他们走马观花的看看沪海的名胜古迹,如:龙华寺、静安寺、玉佛寺、城隍庙、豫园,这些庙宇都是姥姥爱看、爱去的。

作为一个吃货,方默南不可能放弃这一路走来,寻找的餐饮老字号。老字号,一个恒久、尊贵而荣耀的名字,唯有它才能品出城市特有老味道。

云南路上最有名的当属北京烤鸭和小金陵盐水鸭。还有“鲜得来”排骨年“小绍兴”的白斩“南翔”的小笼天津狗不理包山东水“老四川”火锅当然最让人“牵肠挂肚”的要数“新疆烤羊肉”老远就能闻到羊肉的香几毛钱钱买上一方默南让他们离开云南路的时候都有些恋恋不舍。

现在旅游还没有开发,看的都是原汁原味,还兴致盎然的去了有名的文庙旧书摊,淘到了不少好东西。

最后一天,他们在当时最高级的国际饭店吃了一桌酒席,价值三十元,茅台酒8块钱。这桌酒席的规格很高,当中的是什锦火锅,旁边的是茄汁鲳鱼,有鸭蛋围边的是霸王鸭,蟹粉豆腐、熏鱼、红烧蹄髈。饮料桔子水,喝了之后舌头上会留有黄黄的一层。

*****************************

方默南他们一行人一路南下,时间充裕,走走停停,顺着铁路向西,到了西湖,美在西湖,宋代开始称西湖。

湖中有三岛: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云山秀水是西湖的底色;山水与人文交融是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格调。西湖之妙,在于湖裹山中,山屏湖外,湖和山相得益彰。西湖的美,在于晴中见潋滟,雨中显空蒙,无论雨雪晴阴都能成景。湖区以苏堤和白堤的优美风光见称。苏堤和白堤横贯于西湖,把西湖分隔为西里湖,小南湖,岳湖,外湖和里湖号,买些‘老东西’。如:杭州的丝绸、刺绣、绸伞、少不了正宗的龙井茶,王星记扇子历史悠久,制作技艺精湛,扇面装饰优美,湘绣的插屏、手帕、围巾、双面绣的屏风等等手工艺品。

姥姥为此总在嘴里嘀咕,方默南为小败家子,有钱也不是这样花的。

方默南总是笑着说便宜、便宜真便宜,物超所值。这时候的物价确实低,在她看来便宜透了,而且件件都是真品,手工绣制的,不掺假,可不是日后机器绣的。

方默南所到之处,这些餐饮老字号,他们是一个也没放过,吃了个遍,大大的满足了口腹之欲。

这时候可不像后世旅游,上车睡觉,下车看庙,黑压压的人群犹如蝗虫过境,恐怖啊!人们好似得了饥渴症似的。一点点的小优惠、小便宜。好像就成了超市里的限时抢购,拼命的抢,好像过完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儿似的。去的人越多,就越说明他们没钱,才会在乎这些小优惠,居家过日子,就是勤俭持家,能省则省的心态是为了将来有保障。

是啊!一场大病,闹的家破人亡,一套房子,搜刮了几代人的积蓄,小夫妻还得背上债务。所以别人给的一点儿小便宜都使劲儿的占,人们好像都缺乏安全感,赶早不赶晚。

直到七月底,他们一行人才南下羊城,时间充裕让他们充分的玩乐。说是玩乐也只是饱览优美的景色,这时节还没那么多的娱乐设施,也够大家回味良久了。累了就干脆停下歇歇。下了火车站其他人的是风尘仆仆,精神不济,方默南他们一行人倒是精神抖擞,兴致高昂,这时候的人门都在为温饱奋斗,哪里像他们这样的有闲情逸致出来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