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望闻问切
作者:端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706

我国中医博大精深,尘世中的中医诊病原理如下(摘录内容):

望闻问切即中医四诊。

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内部五脏六腑的病变,可以从五官、四肢、体表各个方面反映出来,通过望、闻、问、切这四种诊断方法,中医就可以采集到诊断和辩证的信息了。

一、望五官知五脏:

根据中医的“全息理论”,脸上的“五官”(口、眼、耳、鼻、舌)表现与人体的“五脏”(脾、肝、肾、肺、心)健康状况息息相关。

1、“口”是食物进入的门户,故与脾胃相关。从嘴唇的外观,即可看出一些脾胃问题。比如,嘴唇发乌,可能是脾胃虚寒;嘴唇颜色过红,可能是脾胃有火;如果嘴唇苍白,可能存在体内气血不足、营养不良、贫血、脾胃功能低下等问题;如果口角溃烂,可能是脾胃过热所致。

2、“鼻子”是呼吸的通道和器官,故与肺相关。如果鼻子看起来很红,可能是肺热所致,也可能是内火旺盛所致。鼻子出血或异常干燥,则可能是由于体内阴气不足,阳气过盛所致。

3、“眼睛”是最重要的感觉器官,所谓“肝开窍于目”,眼睛与肝脏密切关联,得了肝病就会表现在眼睛上,出现双目发黄、两个眼角发青。眼睛看不清东西,可能与肝血不足有关;如果出现眼睛发红发胀的情况,可能与体内肝火旺盛有关;如果眼睛发干,可能是阴血不足所致。

4、“耳朵”是听觉器官,《黄帝内经》里有“肾开窍于耳”的说法,因而得肾病的人会出现耳聋、耳鸣症状,反之,如果听力敏锐,说明肾器官较好。

5、“舌头”味觉器官,与心脏关联。如果舌尖颜色很深,可能是心脏有火;如果出现淤血、淤斑,可能是血循环不好;舌头长疮,可能是心火过旺,与饮食和心情都有关。有些心脏疾病还会导致舌头不灵活、舌蜷缩等问题。

二、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

前者是凭借医者的听觉器官,从病人的语言、呼吸以及咳嗽等声音中进行辨别;后者是凭借医者的嗅觉器官,来分辨从病人的体肤、口鼻气息及大小便等各种排泄物中所散发的气味。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诊察,了解病情的寒热虚实及病邪所在部位,并结合其他三诊所取得的资料,加以综合分析,即可得出较为全面、正确的诊断。

三、问诊指询问症状;通过问诊了解既径病史与家族病史、起病原因、发病经过及治疗过程,主要痛苦所在,自觉症状,饮食喜恶等情况,结合望、切、闻三诊,综合分析,作出判断。

《素问·三部九候论》:“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

《素问·疏五过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

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谒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眼药叁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四、切诊是指用手触按病人身体,藉此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

切脉又称诊脉,是医者用手指.xzsj8.按其腕后挠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正常脉象是寸、关、尺三部都有脉在搏动,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从容和缓,柔和有力,流利均匀,节律一致,一息搏动四至五次,谓之平脉。

一切脉象都是心力强弱,脉络弛张,气血津液虚滞的综合反映;心脏、脉络气血津液发生病变,又与五脏发生病理改变有关,所以切脉能察五脏盛衰。

病状及脉象原理:

1。浮脉风寒束表一卫气为御邪侵,充于肌表一脉随气浮于外一轻按即得一谓之浮脉。

2。沉脉病在脏腑一脉位深藏,举之不足,按之有余一、谓之沉脉。有力为实,无力为虚。

3。迟脉阴盛阳衰一心功减退,搏动迟缓—一息三至,去来极慢一谓之迟脉。阴盛为寒,阳衰为虚。

4。数脉表卫闭郁,气郁化热,或由气人血,气血两播一心动亢进—一息六至,多于常脉一谓之数脉。亦有心气虚衰一搏动无力一每次输出血量不足,心动加速以求代偿一成为虚数。

5。细脉气血两虚,阴虚偏甚一气虚则输出量少一加之血虚脉失血充,则脉细如线一谓之细脉。

6。微脉阳气衰微,气血俱虚一脉细而软一按之欲绝,若有若无一谓之微脉。

7。弱脉气血两虚一气虚无以鼓动血行,血虚无以充盈于脉一极软沉细,按之乃得,轻取难寻一谓之弱脉。

8。实脉三焦实热或腑气不通一心动亢进一搏指有力一谓之实脉。

9。洪脉气郁化热,气分热盛一心功能亢进一按之洪大有力寸谓之洪脉。若大而虚,按之无力是壮火食气,心气已虚。

10。弦脉肝肾阴虚一水津亏损,脉失津濡一脉络紧张一脉象端直而长,如按琴弦一谓之弦脉。少阴阳虚,气化失常一水停三焦,充于脉内及其夹层一脉络为之紧张,触之如按琴弦一谓之弦脉。肝胆气郁一脉为气束,不能舒张一如按琴弦一亦可成为弦脉。

11。紧脉风寒束表一脉络收引一脉形如索,轻按即得一谓之浮紧;寒中三阴一脉络收引一其形如索,重按始得一谓之沉紧。

12。滑脉痰食妊娠,停阻经隧一所阻部位脉络紧张一血流受阻一聚集如珠,流于脉内一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一谓之滑脉。

13。涩脉气滞、血瘀、痰凝一脉络传导受阻,微挛一血流不畅一按脉犹如轻刀刮竹一谓之涩脉。

14。濡脉水湿阻滞一脉因受湿而弛一按之无力,如帛在水中,轻手相得,按之无有一谓之濡脉。气血阴阳亏损,生化无源一脉无血充一亦呈濡脉。

15。芤脉突然大量失血一脉失血充一形如葱管,按之中空一谓之芤脉。

16。结脉心系阴阳亏损一脉络痉挛一传导阻滞一脉律不匀,时有止歇一谓之结脉。迟止定期,谓之代脉。

综上所述,是为中医诊病原理简述。

有病自己可以瞧瞧哦!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