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三茅峰顶香氛浓
作者:美味罗宋汤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392

老君曰: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硬作翻说,便是劝人脚踏实地地占足便宜,不能无根无本地图个表面光鲜。

钱逸群原本只想起个别号,不让人成天把他姓名挂在嘴上。虽然有心人总能从鸡毛蒜皮蛛丝马迹里找出隐藏极深的本尊,但披件马甲总是多一些掩护,让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有力无处使。

之所以想到了“厚道人”这么个雅号,纯粹是与自家姓氏的同音字——“前”相对。

将这别号与老君联起来解读的,还是陆小苗。

这孩子对于经典可说是过目不忘,而且天生灵气,总能在不经意间甩出几句应景的来。上真观的道人们对于木道人离开云游并没有什么感触,只有赵监院有些失落。

钱逸群每rì仍旧去藏经阁抄写经文,直到有一天,上真观的甄道士来找他,对他道:“师兄,明rì起你不用来抄经了。吴县有个大财主,把茅蓬坞的地买了下来,说是舍给你家盖道观了。”

“抄经与那地有什么关系?”钱逸群好奇道。

“你弗晓得哉?你师父用抄经来换那边的地租,因为是道门一脉,同样吃祖师爷的饭,也就不拘多少让他住了。”甄道士是上真观的客寮,属于高级管理人员,在此挂单修行十余年,对于道观的典故信手拈来。

钱逸群哦了一声,笑道:“左右没事,我就继续抄着呗。”

甄道人笑了笑,又问道:“你们那个观为什么叫。只是叫作‘观’却有些不妥。”

钱逸群虚心问道:“请教大师,为何叫‘观’就不妥了?”

“照古礼,能观星拜斗的道院才能叫‘观’。”甄道人摇头晃脑道,“虽然现在也无所谓了,只是能取出‘更好听些。尤其在穹窿山上,已经有上真观珠玉在前,自己一栋茅舍的小庙也称观,徒惹人笑。

“甄爷,其实我们那庙原本就叫,应了三生三清三台……玄妙!玄妙啊!”甄道人嘴里不住念叨,转身往自己丹房里去了,连告辞的礼数都忘了。直走了老远,还听到他在嘴里念叨着:rì益飘逸俊秀。又受了师父潜移默化的引领,道心萌发,与魏华阳传授的剑意更加契合。一旦招式使出,果然是剑意弥漫,侵人心神,看得二人感悟良多,自觉受教颇深。

看着到了rì常时间,钱逸群与钱卫一前一后步行上山。

三茅峰是太湖七十二峰的最高峰,虽然只是略高一线,并不能俯览众山小,却足以令人心旷神怡,见太湖而发浩荡情思。

此刻峰顶上站了四个人,其中两个自然是徐佛与李贞丽。另外两人却是不知哪里来的女郎,一长一幼,服sè相近,都提着长剑。四人像是故识,又像是的有仇,言语之间已经交锋了数个回合。

钱逸群正要登顶,见羊肠小道上站了两个忆盈楼女子,其中一个正是杨爱。这在往rì却是从未见过,所有站岗放哨的弟子都远在三茅峰下,从未上过顶台。

“钱道长。”杨爱总觉得叫钱逸群“厚道人”有些不好意思,叫“道长”却总会有种淡淡的悲凉感。

“两位姐姐怎么站在这里?”钱逸群笑道,“今rì有变化么?”

“我也不知道,只是听说从南京来了两位同门。”杨爱飞快回头看了一眼,下面只能看到顶上人影,不能真切。

钱逸群运起双目,如同带了一副望远镜,目光在李贞丽和徐佛身上一扫而过,落在那一大一小两个美女身上。尤其是那位小美女,一双眼珠荡漾得就如要漫溢出来的水潭,勾人心魄。

两人同时感应到了有人偷窥,齐齐朝下一望。

“啧啧,看来是两个高手呢。”钱逸群叹道。

“不知道什么来头。”杨爱道。

另一个女子插嘴道:“那小女郎名叫顾媚娘,与我同年。”

这女子声音清脆,如黄莺轻啼,眉眼带着天真稚气,最是一双红嫩口唇,微微上翘,显得俏皮可人。杨爱这才想起来一般,介绍道:“道长,这位是李妈**女儿,李香君。”

钱逸群哦了一声,心道:原来是秦楼义气姬李香君,《桃花扇》里的女主角。原来如今才只有十二三岁的模样,上面那位南京来的顾媚娘莫非就是一品夫人顾横波?

李香君见钱逸群若有所思,毫不客气道:“是我的名字不好听么?道长在想什么呐?”

“贫道在想,既以香君为号,为何没有香气呢?”钱逸群笑着抽动了两下鼻翼,好像是在闻空气里的味道。李香君年纪还轻,是被当做紫霄种子培养的小姐,从未见识过如此放浪的人,登时有些尴尬胆怯。

“香气才来,香气才来。”钱逸群笑道,“是贫道错了,李小姐切莫生气。”

李香君红着脸,道:“我不生气的。”

杨爱不知怎地有些吃味,道:“那是,我这妹妹xìng子最好,从不来知道什么叫生气。道长还不上去么?”

钱逸群举足yù行,心中叹道:表面上xìng子好的人,内在里往往刚强。谁能想到现在一个xìng子最好的弱质女孩,将来竟成了血染香扇的贞烈女郎。

“喂!那个穿黄衣服的,你家妈妈唤你上来。”上面传来女孩脆硬的呼声,正是那个顾媚娘。

三人之中,钱逸群身穿暗青道袍,李香君身穿紫服,唯有杨爱穿着月牙黄的襦裙。

杨爱嘟囔一声:“真是没有家教。”却只能朝钱逸群施了一礼,转身朝峰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