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湘勇营驻扎在湘乡以北二十余里处的韶山,韶山历史源远流长,相传舜南巡时,奏韶乐于此,凤为之下,韶山因虞舜南巡得名。而荣禄却知道这里是后世太祖的诞生之地。
韶山地势属于湘中低山丘陵区,山峦起伏,溪水潺潺,冲土段相连,易守难攻,又位于湘乡、宁乡、湘潭交界处,因此极为重要。太平军占长沙、湘潭、衡阳、湘阴一线,从去岁开始便不断出队攻打湘江以西之地,而清军则沿着常德、益阳、宁乡、韶山、湘乡等地布防围堵。
去岁至今,双方一直在这一线拉锯作战,互有胜败,但清军一直处于下风,直到赖汉英组织湘地太平军攻打赣省大败于江忠源部之后,湘西的清军才算把局面扳回一些来。如今太平军沿湘江布防,清军则以宁乡、韶山、湘乡几处为依托,双方算是暂时稳定了战线。
一路上荣禄三人策马过了几处湘军营垒,各处湘勇都是衣裳弊履,面黄肌瘦的,但荣禄看得出,他们的精气神明显的和其他的绿营清军不一样,因为他们是湘乡本地招募的湘勇,他们知道守卫的是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土地,和他们一起战斗的是他们的父兄子弟、亲朋好友。
韶峰顾名思义乃是韶山的最高峰,高一百长蛇阵来,乍一看是无从下口,实则一处破便可接连破之。衡阳位于长毛这长蛇阵之尾,原本守将为老发逆曾天养,但他在赣省被江巡抚阵斩,如今守将却是发逆梁立泰、何震川二人。此二人勇不及曾天养,智不及赖汉英,手下万余兵勇中,被裹挟的湘中子弟占了大半,广粤老长毛不多,素闻两部常有不和,可以图之。衡阳一旦克复,便可连通广粤两省,衡阳素来为南北商贾往来要冲,克复此处湘勇也有就粮、筹饷之地,湘地、广粤商贾往来也可抽取厘金,便可解燃眉之急。”
曾国藩闻言有些动容,衡阳邻近他的老家双峰,曾国藩也担忧此处长毛哪一天会打过去,也时常想收复衡阳。而且荣禄说得不错,只要衡阳克复,便可连通郴州,恢复湘地与广粤之间的商贾往来,而不用绕道永州等地。
罗泽南一直听着,忽然问道:“荣总镇,虽然长毛是有破绽,但衡阳总有长毛万余,而且湘潭、长沙之地的长毛也会来援,我湘勇不过五千,还要驻守韶山之地,兵数只怕不堪敷用。”
荣禄微微一笑道:“本官可调三千镇筸兵一同征进,如今三千兵已至昭陵,韶山的湘勇可都带去,韶山防务可交湘乡绿营兵镇守,两部八千兵勇也足以和衡阳长毛一拼。只消我等用兵急速,晚间行军,韶山各处营垒多布旗帜为疑兵,长沙长毛也不敢轻动。”最后荣禄意味深长的接着说道:“本官得到消息,近日长毛将会对他地用兵,湘地长毛当取守势,只要咱们时机拿捏得准,衡阳之役可有九分把握。”
荣禄所说的镇筸兵乃是湘西新招募的一批苗兵,早先一批镇筸兵隶属邓绍良部下,在湘潭一役中大部被歼灭,但镇筸兵素来悍勇,而且多是山地苗人,矫健跳跃如飞,悍勇绝伦,湘勇加上三千镇筸兵,八千人打衡阳的万余太平军也还是有成算的。再加上若是荣禄所说的太平军要对他地用兵,湘地长毛不得天京支援,取守势也是可能的。
曾国藩若有所思的看着荣禄问道:“荣将军这消息是哪来的?若知长毛用兵方略,何不报与朝廷?”
荣禄笑了笑道:“已然向朝廷示警,只是本官人微言轻,朝廷不大相信长毛会在冬日用兵罢了。不知曾帅可信本官之言?若是不信,本官自回本镇招募苗勇练兵去。”
帐内湘军诸将都看着曾国藩,曾国藩仍是眯着三角眼,口中只说:“奈何军中钱粮不济,如何用兵?”
荣禄微微一笑说道:“本官可调五万两银子充作湘勇粮饷,等打下衡阳后,衡阳一半钱粮要归镇筸。”
曾国藩不再迟疑,抚掌笑道:“便如荣镇台所言!”(未完待续。。)
ps: 前面两章出了点错误,荣禄此时官位为总兵,称呼应该是总镇或镇台,而不是军门,特此改正一下,因为vip章节修改不便,前面的就不改了,从这章起改过来,敬请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