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窥丹密
作者:虫十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495

纠结啊纠结,张伯阳坐在失重舱里,望着手中的一把仙石,这帮老头怎么就这么爆发呢,一旁的玄龟流着口水可怜巴巴的看着张伯阳手上的仙石,诅咒你掉下来一块。

其实对于天元子他们来说,仙石也并不是多的没谱,只是相比于在失重舱里修炼元婴的诱惑。两者谁重自然会有分晓,所以这仙石是掏得好不心疼。

张伯阳郁闷了一会儿,将仙石收回了戒指中,整整四块,也就是说择宗大会后要有四天时间不能用到失重舱,妈的,下次把价格提高点。

所有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张伯阳当然不会傻到在择宗大会的那一天再去尝试着炼制龙虎丹,虽然在宗门内表现出一幅胸有成竹的样子,但只有自己知道这龙虎丹是不是能够成功炼制成功,根据玄龟的记忆,除了万丹炉和火莲心外对于如何炼制龙虎丹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不过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炼丹的乐趣,如果只是给你一组方程式让你去做实验,张伯阳当年也不会选择深奥难懂的化学了。

在失重舱里能够随意的使出三味真火,这让张伯阳有了很大的信心。至少那炼制万丹炉的条件已经可以实现,更何况身边还有不少的灵石,根本不需要担心真气到时候会出现不济的情况。可是火莲心的该怎么用,倒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从怀里掏出那块干枯的鸡冠状红色物体,一点也感觉不到如何的神奇,不过在三味真火的炙烧下,这个小东西是一点变化也没有。火莲心是辟火的宝物,应该是属于那种燃点特别高的物质,这样的话倒是和炼制丹药成了一个非常矛盾的现象。

筑基丹之所以需要三味真火才能炼制,就是因为三味真火那可以焚烧一切凡物的高温特性,如果加入火莲心岂不是让那丹鼎的温度无法提高,这样的话别说是龙虎丹就是一般的筑基丹估计也炼制不成,现在至少可以肯定的就是这火莲心不是直接添加到炼丹炉里或者三味真火上的。

可如果不是这样,那火莲心又该用在什么地方了?

张伯阳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还有哪一道步骤是可以放入火莲心的。

在一个问题从正面无法推算时,一般会采取反推法,张伯阳开始回想着以前炼制筑基丹时的情景,一个现象突然闪进了脑海中,几乎是在祭出三味真火的同时,天上的异象就已经出现。

是不是说一切的炼丹原因都和那异象有着某种联系,对于天空上出现的龙虎齐啸的场景,张伯阳是终生难忘,这个场景对每一位初次炼制筑基丹的人来说,都会产生一种莫大的震撼,这种震撼来源于那一龙一虎的巨大天威,张伯阳清楚的记得,在那些白色光点从空中飞入炉鼎时,龙虎仿佛活了一般,目光中透露出一种渴望,张伯阳恍惚中似乎有一种感觉,这一龙一虎是多么的想要和这筑基丹融合。

这个想法就连张伯阳自己也是大吃一惊,突然张伯阳激动的跳了起来,一定是这样的,因为在这些异象的周围,所有人都忽视了那周围的黑云,张伯阳可以肯定的是,正是那些黑云阻碍了白色光点甚至是龙虎的融丹过程,因为在丹成的那一刻,正是由于黑云的波动而让白色光点借机逃了出来。

白色光点包括那一龙一虎都是来自仙界的天养灵气,在九鼎的铭文中已经清楚的解释过筑基丹就是靠着吸收了天养灵气才会有那如此神奇功效。既然都是灵气,那也应该和这一界里的天地灵气有着本源上的一致。

张伯阳为自己的推断而兴奋,只要找到禁止灵气流动的东西是什么,是不是就可以推断出那黑云是由什么构成的了?有了新的方向,原本抑郁的心情一扫而空,张伯阳从失重舱里走了出来,看来还是要去翻看一下玉简了。

有了御神术的帮助,张伯阳现在查阅玉简的速度达到了一个恐怖的程度,虽然有的时候为了找到一条自己需要的信息可能看上上万条内容,但在这种情况下,张伯阳本身对于修真一道的认知也在渐渐的加深,这样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对他日后的修行绝对有着莫大的好处。

现在的玉简房已经不是当初可以相媲美的了,已经很大的空间里摆满了整整齐齐的玉简,从功法到野闻,几乎所有关于修真的东西都能在这里找到最完整的记载。张伯阳穿梭在书架中,所有的玉简已经被他分类摆好,包括那些各位师祖送来的玉简也是和原本的玉简统一的编上了号码,这种小小的革新有时只是简单的灵机一动,却对生活有着巨大的改善。张伯阳没有发现的是,他这个外来的异数已经在悄悄的改变着这个世界了。

抬头一看,一份名为《天道有情》的玉简静静的躺在书架的顶端,张伯阳要找到的就是这份玉简,曾经在为了查找一颗上古草药时,无意中看到这份玉简,还记得其中有一段专门描写了灵气的种种,但是由于时间匆忙并没有多加注意,幸好做了一个编号,现在找起来也是方便了许多。

张伯阳捧着玉简,静静的坐在一个蒲团上,心神入定,开始查阅起来。

天地灵气产自何处,至今无人通晓其中玄妙。开头的一句话就引起了张伯阳的兴趣,如果说无法知晓灵气本源就算是得道成仙不过一懵懂小儿罢了。

为何天下修真功法万千,却都在重复着同一的道路,根本上说来就是一种观想之法,将自己和天地融为一体,从天道中感悟那一丝存在于飘渺之中的虚无之气,观想那天地日月精华之气,从天顶的百会穴进入体内,然后顺身体的主要穴道流通,最后进入小腹丹田中化为全身的力量。

在这一粗浅的道论中,不难发现,灵气既存在而又不存在。

说存在,是因人观想而在。

又说不存在,若无观想,灵气根本无从追其影踪。

所以贫道认为,这灵气根本就因人而生,得道者心中若存天地,就无观想那灵气也是垂手可得。

张伯阳心中大感震惊,仔细回味这一段话时,突然发现这写书之人所说之语大有道理。在元婴炼成紫府之后,紫府内的紫气根本就不同于寻常的灵气,那是不是意味着到了大乘期丹田内就已经有了一方属于本身的天地。

思索片刻,又是连忙拜读下去。

无数的新颖观点在玉简中不断的冲击着张伯阳固有的想法,时而眉头紧锁时而舒颜大笑,一个又一个的想法在不断的升起推翻,张伯阳如痴如醉的沉浸在玉简中,浑然不知时间已经过去半天。

终于在日月交替之时,张伯阳抬起了头。

虽然玉简中并没有说到可以禁止灵气的黑云是什么,可张伯阳从中得到的东西已经远远超过了知晓黑云的价值,在心中真正的对修真一道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更加肯定了丹鼎法中所包含的含义。

丹鼎法中第一层的炼丹归鼎,粗看之下似乎是散功追求身体最大的真气蕴含量,以达到结丹的成功率提高,可现在细想起来,在体内七十二条经脉处结成筑基初期液体,和那《天道有情》中以身体为一方世界,化七十二星辰的道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看来那丹鼎法自己还是小看了它,将《天道有情》收进戒指中,张伯阳深呼一口气走向下了一个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