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偶救柯沫兰
作者:尘缘如风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806

戎瑞一行人化装成商旅顺利地过了永定河,直奔飞狐口,这是西行路上要过的第一个关口。

飞狐口也叫北口峪,当地人称为四十里黑风洞,位于张家口附近,这里也是太行山脉的最东端,恰好是太行山脉和燕山、恒山山脉的交接点。飞狐峪最宽处只有七、八十米到一百米,最窄处,只有二米到三米,仅可错过一辆牛车骡驮,可见险恶之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几千年来,飞狐口一直是华北大平原与山西高原、蒙古太原的要隘,关内通往关外的重要孔道,出了这条大山峪,北面可以东去辽东,西去甘绥,北上太原,越过沙漠大碛,直达蒙古和贝加尔湖,南面可以东下江浙,南去中州湘楚,西赴陕川。飞狐口的真正山口,就是现在的北口。出北口,便是壶流河盆地,山势转平,无险可据。所以,历朝历代,一般都在北口设置管理关卡。之所以叫做飞狐口,据《辽史》的“地理志”记载说:“相传有狐于岭,食?”戎瑞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

“呜呜……我们一共十七个人,四个老师,学生有十三个,呜呜……你……你问这个做什么?!”刚才还在哽咽不已的女学生,忽然有警惕了起来。

“呵呵,这个你先别管,我问你,那个陈老师是不是叫陈家腾呀?”戎瑞哭笑不得,这个倔强女学生的警惕性还真不是一般的高。

“你怎么知道的,你们到底是谁?”

原来,这个女学生和一起的那些老师学生是秘密前往陕北根据地的进步师生,都是由北平市地下工委组织的,他们是其中的一支。这些人在这次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中表现突出,因此遭到了国民党军警特务的缉拿或者有其他危险。北平市地下工委采纳了戎瑞的建议,请示陕北的批准之后,通过各种途径将他们组织起来转赴陕北。这位女学生着一队人刚巧是洪海参与组织过的,再说都是北平国立第二高等中学的师生,所以洪海的印象特别深,她刚一提到学校的名字,洪海就想起来了,赶紧告诉了戎瑞。

这位女学生名叫柯沫兰,是北平国立第二高等中学的十二年级学生,还是学校的学生会干部,怪不得那么有性格。柯沫兰的父亲是北平国立第二高等中学的校长,因为女儿参加示威游行的事情被连累,上个月刚刚丢了校长职位。

事情搞清楚了,柯沫兰也就好说话多了,但戎瑞为了安全起见并没有告诉她此行的任务,只是说自己也是和她一样去陕北的。柯沫兰也不傻,隐隐感到戎瑞是他们这一行人的头,再加上他们这一行人居然还带武器,肯定不一般,自己原来的那一队人就没有一支枪的。不过,既然戎瑞不说,她也不问。

邱庄的恶霸财主包启田其实是个土匪,人数倒是不多,有那么十一二个人,这座大院原本也不是他的,杀了原来的主人之后鹊占鹄巢。牢房里的女子都是被土匪们绑架来的,大多都被土匪们糟蹋了。柯沫兰的运气好,刚被抓来的时候,大部分的土匪都跟着包启田的大儿子去了太原,包启田这个土匪恶霸不知什么原因暂时还没顾得上她。也许是幸运被搭救的缘故,柯沫兰一边述说自己的经历,一边又心酸地大哭起来,她这一哭,其他的女子顿时也跟着号啕大哭起来。

“快别哭,你们想惊动了外面,惹来土匪不成!”戎瑞也没料到这种情况,大喝了一声。

“对不起,我们不是有意的!”柯沫兰姑娘楚楚可怜地道歉到。

柯沫兰和众女子被戎瑞着一声大喝吓得赶紧止住了哭声,是啊,要是惹来其他的土匪,刚出虎穴就又落狼窝了。

快到天亮的时候,所有的事情才整理完毕,两辆大车上都装上了楠木棺材,而所有装钱款的箱子也装了进去,为了保持稳定,还拿了好几条棉被把空隙给填上了。在包启田着土匪的家里,小分队的队员们搜出了大量的金银钱财,大约价值有近二十万左右,一时半会儿也没仔细清点。从后院的马房,缴获了五匹马和全套的马具,以及一辆两套骡马的大车。库房里还发现了一些伤药,虽然不多,总也聊胜于无,其中有两盒居然是稀少的阿司匹林。更让戎瑞高兴的,就是缴获了五杆步枪,还有几支盒子炮,以及近5000发子弹和三箱手榴弹,虽说都是太原造的,但已经让戎瑞笑得合不拢嘴了。

缴获的钱财一部分给了那些女子,每人五个大洋,好让她们这些人返回家里,其余的也都打包以后装进了棺材里面。天亮以后因为要过飞狐口,自然不能明目张胆地呆着武器的。姜云龙想了一个办法,在其中的一个棺材中安一个隔板,前半部装武器,后半部装钱款。真要是有事,直接砸开已经前部挡板就可以取武器还击了。

“洪海,包启田和他的小儿子罪大恶极,秘密处决,就埋在他家的后院里好了。包启田的妻妾就算了,给他们留下一些钱和日用的东西。你留一个同志在这里,等我们出发两个小时之后再让那些可怜的女子回家吧,包家的用品能带的就让她们尽量带上一些。找到的地契全部烧掉,粮仓全部打开,除了我们带走的以外,让留下的同志通知村里的老百姓分了,半个月后要过年了,也算是给老百姓做件好事。这些事情办完以后,让他尽快赶上来,我们会在飞狐口外三十里地的地方等他。”

“是。”洪海应声答道。

“所有人,除了换班警戒的同志以外,抓紧时间休息,现在离天亮还有一段时间。”戎瑞看了看手表吩咐到。“另外,让包家的厨子做早饭,再派个人跟着检视一下,咱们大伙儿吃顿热饭好赶路。”

安排完了事情,戎瑞稍稍松了一口气,走出屋子都门外透透气。

“哎!那个戎……”戎瑞刚走到院子里,就碰见了柯沫兰。

“我叫戎瑞,既不叫哎,也不叫那个戎,呵呵!”看着柯沫兰着急的样子,戎瑞笑了。

“哦,对不起,我不知道你叫什么的。我开头听见他们叫你戎部长,你到底是什么人呀?”柯沫兰脸红了一下。

“呃……我是学生会的部长。”戎瑞胡扯地说。“我是清华大学历史系的,现在这学恐怕是上不成了,真是没办法。”

“原来你是大学生呀!”柯沫兰也不知道是不是相信了戎瑞的胡扯。“不知道到了陕北能不能上学呀,还真谢谢你救了我,要不然,我都想到死了。”

“我想能的,在那里我们肯定能上一所非常特殊的学校,这对我们的人生来说是绝无仅有的际遇。”戎瑞望着天边渐渐露出的鱼肚白,脸上出奇地露出了神往的神色。

“特殊的学校?”

看着戎瑞的神情,柯沫兰忽然觉得非常相信戎瑞说的,她相信陕北真的会有有那么一所特殊的学校在等待着自己,但是那将是怎样特殊的学校呢。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