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兀鲁回河(三)
作者:曾鄫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448

正在大家疑惑之时。几面旗帜隐隐约约出现在丘陵高处的顶部军营周围的空气一下子像是被抽走了一般大家都成了寂静夜里的田鼠个个都屏住了呼吸唯恐一次粗重的呼吸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渐渐地丘陵高处的旗帜越来越多虽然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是大致可以看到都是以浴火凤凰为基调的各色军旗。明军将士都知道只是陆军各团的军旗数一数足有十几面也就是说后面的军队绝对过三万人。

紧跟在旗帜后面的是一队队的击鼓手他们十余人为一队一边迈步一边整齐地敲打着挂在腰前的鼓。整齐而有节奏的鼓声随着风被远远地吹了过来。

“咚-咚-咚咚咚!”每一击鼓声都彷佛敲打在人的心里。

随着击鼓队后面的队形出现格哈木台等人的瞳孔一下子睁大到最大。

数以万计的明军列着整齐的队伍出现在丘陵高处他们以团为一个大单位列成一队队以营为单位的纵队。他们身穿红色的军服头戴铁盔扛着滑膛枪双腿随着鼓声迈出的步伐整齐而肃穆。

数十个纵队。数个大队形最后组成了密密麻麻宽达近十里的巨大阵形很快就布满了整个北部丘陵远远看去这些鲜红的军队就像是草原最恐怖的存在-秋高气爽的草原大火。草原上的人都知道这种荒野大火一旦烧起将是非常的恐怖它连绵不绝声势浩大一旦陷入它的包围你将丝毫找不到生还的机会。而这数万明军组成的队形正如那荒野大火缓缓地却势不可挡地蔓延过来。

数万明军看上去走得很慢但是不一会就无声无息的淹没了整个丘陵开始向漠北骑兵后翼的河畔平地蔓延过来这红色荒野大火不但够宽不仅囊括了漠北骑兵的整个北翼还分出一道弧线延伸到漠北骑兵的西翼随着它越前行越能看出一道曲线正向漠北骑兵围了过来。而且这荒野大火也有足够的纵深它的前锋已经抵达河畔平地丘陵高处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出红色纵深蜿蜒已经过五里。

格哈木台略一思量计算就看出这突然出现的明军已经有五万之众。因为一个人左右一米的距离一万人就足以排成二十里而明军是成纵队排列。每一纵队有两三米的间隔而每一大队又有十余米的距离算下来数十个纵队就可以布满十余里宽度了。而前后间隔也差不多每一纵队前后之间还有更宽达二十多米的间隔所以看上去数万人漫山遍野布满了整个战场。看来明军非常擅于布阵就是行军也保持着一种势态在保持队形密度的同时占据了最大的空间给人以一种连绵不绝、漫无边际的势态让你感觉到陷入到一片汪洋大海之中。

可是这些明军是怎么出现的?东边是兀鲁回河格哈木台绝对相信这数万明军没有藏在西岸因为这块地方已经被马马该等人此前来回搜索了数十遍连居住的田鼠有几只都搞得一清二楚这么多人藏在西岸除非他们有隐匿于地下的妖术。只有东岸的大兴安岭南段山区可以隐藏这么多军队而不被现。

马马该等人开始的时候也遣人搜索过那一地区没有现任何异常。但是自从和宣诏上使、明军将领军官打得火热关系非常融洽之后马马该等人便放弃了对河东岸的监控只是派侦骑在西岸密切关注河面动静防止明军悄无声息地在河面上搭建浮桥。

格哈木台接过指挥权后也注意到这一点。遣出侦骑继续关注河面的动静一有异常立即回报。可是从昨晚到现在没有侦骑来回报。没有侦骑回报难道?格哈木台一时后背冒出了冷汗都怪自己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了聚拢人心歼灭这六千明军上要是让侦骑定时回报就好了那就很容易现异常。或许是自己对拥有三万多骑兵过于自信这里是漠北自己熟悉情况万一有什么不对拔腿就跑大队明军又能奈何自己?

想到这里格哈木台突然现一个问题明军难道就想凭借这数万步兵全歼自己的骑兵吗?是不是过于狂妄了?但是他转念想到一个问题不由心中大悔后背的冷汗就像泉水一样往下淌。

地形这里的地形!

兀鲁回河先是向东流淌然后转了一个弯向北而去。明军挑选的会场地点就在这兀鲁回河拐弯处也就是说现在这个地方不仅南边有兀鲁回河阻挡东边也有兀鲁回河一道天险就封死了两个方向的去处。现在大队明军从北边压了过来那么三万余漠北骑兵就只剩下西边三四里的缺口了而且这个缺口可能会越来越想。

这是典型的围三缺一的战术别人用这一战术格哈木台还不会多想但是对面的是明军。做诱饵的是四大名将之常遇春那么现在统领这数万大军至少是此前北方战线非常活跃的冯国胜、邓友德、丁德兴其中一个。这些人也是大明名将会弱智到特意放出一个缺口让自己逃生?

要是明军在西边路上埋下一支伏兵当自己率领这支士气已经大衰。又由各部族组成的骑兵仓皇而逃进入到伏击圈数万明军一涌而上那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条。格哈木台已经猜到西边的明军应该是一支精锐骑兵因为那里全是旷野之地骑兵打骑兵而且是以逸待劳那么自己就真的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大明进过数年的征战不仅在东北招募了大量骑兵漠南也纳入其治下也组建了不少骑兵加上原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区也不乏善骑射的勇士组建三五万精锐骑兵是很容易的事情。要知道大明每年一次的暴雪行动总是会动员过十五万的骑兵。

怎么办?格哈木台有些迟疑了。各部将领也都将目光投注到他的身上期待他的施号令。这三万余漠北骑兵不愧是草原上现存最精锐的部队北边大队明军刚出现他们就立即调整队形收缩兵力组成了一个可攻可守的阵形。

正在格哈木台迟疑时丘陵高处冯国胜正用望远镜观察着他和他的部属的一举一动。

冯国胜当然知道六月初四是行动的日子在接到常遇春对马马该等人情况的通报之后六月初一。他率部进驻到大兴安岭山区离兀鲁回河不到五十里并派遣了一支一千余人的精骑绕到兀鲁回河下游悄悄潜入到兀鲁回河西岸随行的还有军情司的情报人员。

六月初四所有的人都看到了那冲天而起的烟火信号冯国胜和西岸的骑兵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军情司很快与内应联系上了。内应不要多管用就好职位不要高关键就行。军情司展的这位可靠内应正是乞儿吉斯部的一位小贵族。与朵忽迷儿有些仇恨但是时间久了朵忽迷儿自己也忘记了而这位小贵族也极力掩饰自己的怒火只求苟活慢慢地安稳下来。却不知军情司从哪里挖到这个内幕几句话就撩起小贵族的报仇之心彻底投入到大明的怀抱。

这位小贵族刚好负责一段河面的监控他设计将其他各队侦骑都引了过来掉进一千明军精骑的包围圈。虽然这些侦骑不弱可这一千明军骑兵也是千挑万选出来的而且不仅以多打少还以暗打明所以在入夜时迅结束了这场战斗。有小贵族内应提供的详细情报一千明军可以说是数着人头将一百多侦骑全部干掉一个不少。

西岸的危险解除早已待命的工兵部队立即开始搭桥。南京陆军军事学堂除了步兵科、骑兵科、炮兵科、情报科还有辎重科和工兵科。所以明军工兵部队的能力不是漠北骑兵所能想象的。他们将此前几日在山中准备的器材全部投入进去仅仅化了两个时辰便在不到二十米宽的兀鲁回河面上搭建了六座浮桥。

冯国胜小心翼翼地带着五万大军渡过兀鲁回河踏上西岸的土地但是他的心一直是悬着。虽然此前的行动一直非常顺利但是战事变化无常谁也不敢保证会出现什么变故。他命一千精骑分出一百余人穿上漠北服装装成漠北侦骑继续在河西岸活动其余全部散到各地潜行默走消灭任何一个危险的可能性。

冯国胜率领的五万军队是明军第一支“快反应部队”也就是说这五万将士全部骑兵行动火炮辎重全部有马车运行。由于控制了漠北和东北地区加上历年从漠北抢得大批的良马使得刘浩然一直计划的这支部队在去年便成军了。

这支快反应部队利用丘陵的掩护迅潜行到漠北骑兵的北翼利用河道地理形成了包围势态然后全体下马组成步兵阵形准备待命。冯国胜看准了时机。于是这五万大军就这样在漠北骑兵战斗最惨烈的时候出现。

“冯将军邓将军那边我们还是联系不上西边的缺口是不是要堵上?”副将赵大勇不放心的问道按照计划邓友德、侯明、吕光豪率领三万骑兵从西边汇集他们应该从五百里之外缓缓压上然后小心地徘徊在二百里漠北侦骑的活动范围之外一看到常遇春出的烟火信号就应该迅挺进一边遣出前哨歼灭漠北侦骑一边向预定地点汇合。可是到现在依然没有他们的消息。一天一夜跑两百里虽然有些难度但是一人两马装备的三万精锐骑兵应该可以做到预计是半路上出现的问题。

冯国胜心里微微叹了一口气这次行动庞大无比数年前就开始策划。参军总署推演了无数次把所有可能生的变故都考虑进去了而军情司也是常挥不仅将涉及到的路线、地点等地理环境全部仔细勘探两遍还将一切隐患全部消除并精心安排调用了关键性内应。不仅如此参战部队借口移防在山西、河北、顺天府、辽宁等地秘密演练了数次。但是行动越是庞大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行动能顺利进行到这一步除了前面做的努力还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在里面。现在西边出现联系不上的问题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行动进到这一步就必须用计谋来弥补缺陷了。

“大勇不碍事的。我研究过这个格哈木台是个很精明的将领。可就是因为他精明所以会多疑。我们故意围三缺一他反而会对西边顾虑重重。”冯国胜放下望远镜对赵大勇解释道“虽然我们有五万军队而且全是火器装备。但是漠北骑兵也有三万之众我们把西边缺口堵上反而会兵力分散。”

赵大勇一下子领悟过来为了行动隐秘各路兵马不能过于庞大所以必须两路分合。现在西路明军迟迟没有出现这五万明军要想全歼三万漠北骑兵就的确显得有些单薄了不如集中兵力在北边放出一个缺口以疑兵迫使敌军做出抉择。

“我料定格哈木台会集中兵力向北突围。毕竟在大家固有的思维中草原作战骑兵对步兵要占据绝对优势。现在草原上只剩下这三万多精骑是漠北中西部最后的希望格哈木台绝对不敢掉以轻心。看不到的危险才是最大的危险!”

“冯将军要是敌军在我们这讨不到便宜调头向西去怎么办?”赵大勇提出了自己另外一个疑惑。

“邓将军的三万骑兵按理说应该赶到了这里就算生了什么变故也应该在此不远处。就算他们来不及堵上缺口我相信邓将军会随机应变做出恰当的安排。”冯国胜不在意地说道。每一路明军都有军情司熟悉这里路线的情报人员带路就算一时迷路在这里来回侦查熟悉了数遍的情报人员也会很快做出反应将部队带回到正路上来。

赵大勇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知道邓友德也是一位有智有勇的大将面对这种情况他会做出最合适的对策。

“将军各团已经待命。”副官上前禀报道这意味着五万明军随时可以作战了。

“全军展开准备迎战并且缓缓前压压缩敌军的活动空间!”

“是!”

不一会早就架设好的二十门野炮全部开炮炮弹呼啸着落在了漠北骑兵中开花弹爆炸飞溅出的弹片横扫着周围的一切一下子就打倒了上百人。而大队明军也队形一变前面组成三排队列的一线部队后面各营迅从纵队展开成菱形队形这扩大的队形无形中将刚才还留有的空隙无形中挤得密不透风。三排一线的前队继续前进各菱形队也跟着缓缓前进而且各队的空间也在缓缓扩大并显得参错有差。

看到这情形格哈木台知道自己该做出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