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伐蜀(一)
作者:曾鄫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334

第二百二十三章11834蜀(一)

历七年(公元1刃?年)六月十五日。巫山县里晓八开始就火炮齐鸣硝烟弥漫数万红色军装的明军将这座山城团团围住一时间只看到明军的红色旌旗漫山遍野像秋火一样向巫山蔓延过来。

随着刘浩然的军令早在明历六年就做好准备的武昌卫戍区大都督朱亮祖率领三个常备师外加配置六个守备步兵团、两个守备炮兵团共计七万余人在长江第一舰队的配合下从江陵出挥师西征伐蜀。

但走过了夷陵。问题就出现了由于长江三峡的缘故。两岸高峰夹峙港面狭窄曲折江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万山磅礴水浃漆山环水抱争萦行。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靠人力划桨的长江战船无法逆流而上因此也无法提供强大的舰炮掩护。而且三峡两边山路狭窄大军难以通。

经过十几日的行军朱亮祖终于率领大军抵达巫山城而夏国三千守军凭险抚守挡住了明军西进的去路于是战事正式爆。

明军开始两日打得相当辛苦靠着士兵们肩扛手抬运上来的十门九斤野炮无法对修在山上的产生威胁甚至由于地势狭窄。无法直接炮击巫山城。

直到最后湖北布政使动员招募了一万五千民夫用拉纤的方式将数十艘船只逆水而上。运来了四门攻城重炮和六门向炮以及大批弹药粮草这才改变了战局。十门攻城利器很快就挥了其威力不到两个时辰巫山城便笼罩在了轰鸣和硝烟之中。

巫山城虽然扼守要道但是它并不大十门火炮不间断地炮击让守军损失惨重更重要的是让城里的军民士气低落。他们心里都知道城外的明军横扫大江南北连塞北漠南都被他们打平了军势不可一世。夏国只是据守偏远一隅对抗挟气吞天下之势的明军的确像是螳臂当车他们心里早就没有了信心还坚守在巫山城只是凭借着心中残留的对夏国的忠诚。

当日下午巫山城陷但是明军主将朱荐祖心里明白自己只是走出第一步而已前面的征途将会更加艰辛。

六月二十日第十六师统制兼前敌指挥李文忠少将率部进抵大溪口准备从夏军守将莫仁寿手里夺取翟塘峡天险。

但是莫仁寿是跟随明玉珍起兵的夏国骁将镇守叠州(今奉节)多年早就做好了一切准备。他命人用铁索横断峡口阻止明军战船逆江而上并火向重庆求援。

得知门户羞州有险夏国重臣骁将戴寿、吴友仁、部兴率兵紧急增援与莫仁寿合兵一处依据天堑。严密防守。他们于铁索外北倚羊角山南倚南城寨凿两崖壁。引缆为三座飞桥上面平以木板做成水塞置炮石、木竿、铁统于其上并傍桥两岸复置火炮十数门可谓之固如金汤。

李文忠先侦察了一番当地的地形然后命下属甲六十四步兵团统领韦权率所部在长江北岸赤甲山登陆进攻羹州城甲六十五步兵团统领李啸云在南岸白盐山登陆进攻南城寨自己率领甲六十三步兵团乙九十五步兵团、乙九十六步兵团在甲三百一十一炮兵团的掩护下出大溪口向翟塘守军起进攻。

按照明军军制。从编号第一的甲一团即常遇春近卫团到甲三百团是常备步兵团从甲第三百零一团到甲四百团是常备炮兵团从甲三百零一到甲四百团是常备骑兵团从甲四百零一团到甲五百团是常备辐重团;乙一团到乙三百团是守备步兵团乙三百零一团到乙四百团是守备炮兵团从乙四百零一团到乙六百团是守备骑兵团。乙六百零一团到乙七百团是守备插重团。

从上面的部署可以看到李文忠准备以两个常备步兵团向夏军左右两翼起进攻掩护自己率主力从正面起进攻。由于的形的缘故“神扣妙算。在这里是派不上用场了只能是硬拼硬完全看实力。

韦权部刚一登陆。就被两千夏军阻与赤甲山下双方激战了两个时辰虽然明军滑膛枪齐射但是夏军凭借山险和修建坚固的木柑工事损失不是很大。由于韦权部只是做牵制性进攻他可舍不得让自己的部属去做无谓的牺牲。夏军在半山腰上进攻他们必须仰攻而且山道崎岖明军必须将兵力分散无法形成优势兵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面临的夏军弓弩箭矢将带来极大的威胁而且夏军在山上还布有几门火炮虽然威力远不及明军火炮但是在明军火炮暂时无法运上来的情况下足以为夏军提供压制性火力掩护。因此韦权部只好受阻于赤甲山下。

李啸云在南城寨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虽然这里没有赤甲山那样拥有险要的山势地形。但是它是一座完整的防御城堡工事。加上同样有几门火炮掩护缺少重火力掩护的李啸云部照样啃不动它。受阻于城寨脚。

李文忠率主力向翟塘起正面进攻由于水流湍急所乘战船无法迅向前而且又有铁索横江飞板木栅工事正当其中。明军才一靠近弓弩箭矢、火统铁炮便齐拼命地压制明军的去路。而甲三百一十一炮兵团由于地势狭窄的缘故无法在江面上摆开只好在岸边设置炮兵阵地但是距离又太远出有效射程之外无法对夏军工事进行有效打击。

苦战两个多时辰明军死伤数百人只好无功而返退回大溪口营。

两早后朱亮祖率主力赶到。

听完李文忠的战况汇报朱亮祖陷入了沉思中。他知道李文忠此人好学问通韬略。交文士严治军临阵奋勇。在南京陆军军官学堂学习时刘浩然就称赞他是“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临阵舜厉历风遇大敌益壮”而且年纪还算年轻现在才三十三岁正是淮西派重点培养的中生代将领。他既然说这翟塘难啃自然不会作假。葵州是重庆以东最大的天险和门户而翟塘则是羹

“;一引久险门国重臣名将们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要不期心一下子聚集了这么大将和兵马。

“思本既然人力无法撼动我们只好等待长江水师的重炮。”

接到朱亮祖的急报前往江陵坐镇支援的湖北布政使胡廷瑞立即出“支援前线。支持统一战争!”动员口号经过军政军官、地方官员各文工剧团的鼓动宣传十几万湖北民众纷纷响应他们不仅操舟驾船。向前线运送了大批军插粮草更是集中了上万民夫日夜拉纤硬是将长江第一舰队的两艘火炮主力舰从夷陵拉到巫山然后继续向大溪口前进。

看着江面上船只”流不息两岸纤夫号声震天随军采访的《大明邸报》记者回了一篇热情洋溢的报道:“民心所向无可阻挡伐蜀统一战争不仅是将士们用鲜血打出来的更是数万湖北百姓用肩膀拉出来的!”

七月初三。两艘重达上千吨的火炮主力舰硬是被民夫们拉到了大溪口越往上水道越窄幸好火炮主力战舰身体修长又是针对内河设计的吃水远比海船浅在将木浆收起来之后战舰小心翼翼地避开暗礁险滩。终于堪堪地被拉了上来。

当天中午。在岸边固定好的两艘火炮主力战舰当即威总计四十八门十二斤舰载炮向翟塘夏军水寨倾泻着炮弹。

听到如雷的炮声响起江面上卷起一团又一团的烟雾聚在远处的上万湖北民夫爆出巨大的欢呼声甚至掩盖了正在连连响起的炮声。他们看到自己的辛苦终于有了成果数日来吃的苦一下子觉得值了。

听到那充斥江面的炮鸣和炮弹呼啸声看到江面上的木栅被击得碎屑乱飞。夏军士兵们在被震得乱荡的飞板上随着左右摇摆时不时翻落到江面莫仁寿、戴寿、吴友仁、部兴等夏军将领心里既震撼又无奈心情异常地复杂。

明军如此强悍。已经过他们原本已经放胆假设的想桑力难怪他们能够横行天下无敌。可是夏国这边呢?要是万胜还在就好了众人不由心中暗叹道。

万胜是湖广黄陆人明玉珍爱将之一也是大夏政权的开国元勋很受器重。明玉珍以亡弟寡媳妻之称为明二。关系非同一般。入川后。万胜征嘉定克成都伐云南战兴元连年用兵信赏必罚士卒乐从。所向克敌开国之功良多。

可是明玉珍网死尸骨未寒这位夏国的军中柱石就死于非命。

当时夏太子明升即位东仅十岁其改元开熙。尊母彭氏为皇太后垂帘听政。时枢密院知院张文炳与万胜有过节于是便勾结明玉小珍义子、彭太后宠臣内府舍人“假造”彭太后懿旨召万胜入宫议事缢杀于崇文楼下另以刘祯为右承相。万胜死非其罪军中多抱不平。从此将士离心人不用命昔日征战西南的百胜之师开始涣散。

接着驻扎保宁的平章吴友仁以此为借口假清君侧为名据城起兵要挟左憨相戴寿擒杀明昭。夏国经此内乱开始一蹶不振。接着右承相、辅政刘祯于明历五年病死他留下的纲纪法度卓然有绪治政方针开始被废弃。各重臣更加特权自重骄横跋扈。拼命地为自己谋私利大量的民户百姓被这些权臣占为庄户严重地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政权基础。

在这种背景下。几位重臣与其说在为主上和夏国而战不如说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而战。他们知道一旦战败大明将巴蜀收入囊中他们此前的土地、庄户以及财富不要说烟消云散至少要大大地缩水。因此他们还想凭借难于上青夭的蜀道天险再搏一搏至少要让明军知道自己的厉害能够让自己一家老小能够全身而退保住富贵。

但是眼前的情景却严重地打击了他们的自信性在如此犀利的火炮轰击面前翟塘天险似乎已经不成问题了一旦飞板木栅和铁索被击破明军水师可以逆水而上那羹州城就直接暴露在明军水师火炮之下也就无险可守了。而叠州一失重庆则危在旦夕。

更让莫仁寿等人想不明白的这两艘如此巨大的战船是如何在端急的水流、狭窄的河道中逆行而上?难道是远处那些出欢呼的百姓给抬上来的?

经过两个时辰的炮击江面上的飞板木栅已经面目全非只有那横江铁索还依然无恙但是上面已经很难再站住更多的士兵只有数百军士孤零零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到了下午。幕亮祖传令停止炮击全军回营休息。莫仁寿等人胆战心惊地看着前方生怕明军乘机叩关进攻但是等了许久现对面鸦雀无声明军水陆两军都撤回到各自的营寨之中连刚才还在津津有味观赏炮击的上万百姓也纷纷搭载运物资上来的民船顺江而下回去了。

时间翟塘口变得寂静无边只有隐隐约约的炮声在山谷之间回响而刚才还笼罩江面的硝烟也像遇上阳光的晨雾一样在不停翻卷中变得越来越薄。

第二日明军的两艘火炮主力舰依然出来布阵。对准北岸的赤甲山开炮轰击两个时辰后赤甲山一片狼藉木柑工事大半被毁。

第三日。明军火炮战舰轰击南岸的南城寨将这座半木半石的城堡轰得跟狗啃的一般。

第四日明军火炮战舰继续轰击南城寨继续向这座坚固的城堡工事倾泻炮弹。两个时辰下来南城寨面目全非钉在其上面的三根铁索由于柱石被毁被打断了一根。

看着明军这不慌不忙地打法难道他们想把翟塘口轰得敞亮之后才肯进攻吗?难道以刚烈血性闻名天下的明军居然不愿意做殊死一战只是凭借火器犀利开路?莫仁寿等人自然不会这么去想这些打过仗还算有点韬略的将领思量了半天后突然脸色大变。齐声喊道:“北边有变!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