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应对方案
作者:兵俑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546

台湾自从三国之时东吴孙权派了一万人登上此地称其为夷洲这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便开始了。 无弹出广告文本小说站全文字无广告小说尽在()至隋唐时期此台湾被称为琉球。再到宋元时期汉人开始开拓澎湖开始向台湾展并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至公元十二世纪宋长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且派兵戌守。一直到明朝朝廷开始在澎湖设立巡查死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这就是台湾直到张凡现在为止的历史。

如今被称为小琉球的台湾依然属于福建布政司管辖而鸡笼最为其最北端的港口这个新兴的城镇并没有多少时间的历史。

“大人的意思是消息是在鸡笼被人走漏出去的?”温如春问道额上的眉头深深皱起。

张凡并没有出声回答他而是郑重地点了点头。温如春和何宽看了低下头去思考起来。的确张凡所的非常有道理。这三艘海船是今年年初下海出航的前去的目的地虽然不多可是也无法把握毕竟对于几个船主来他们是商人追求的是更大的利益哪里能给出好的价钱才是他们所关心的。所以若是倭寇们一开始就盯上了他们并且一直等到他们回航之时再去袭击时在是不过去。茫茫大海之中凭着倭寇们的那几艘小船别是追不上三艘巨大的海船就是遇到风浪安然无恙都是不太可能的更别提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准确地找到这三艘海船了。

张凡之所以会怀疑鸡笼正是因为那里是离大陆的外海港口也是归航船只几乎都要停靠的地方。那里显然就是倭寇们打探消息最好的地方。

而且之所以不在船只刚出航的时候去袭击道理也十分简单。不管这伙倭寇的目的是什么也不管他们是受了什么人的指示倭寇毕竟是倭寇他们所求的主要还是钱财而那些商人们运去做买卖的货物对于他们来并没有什么价值甚至有可能因为变卖它们而暴露了自己。而毫无疑问的归航的船只上一定装有巨大的钱财能在完成绑架几个人的基础上捞些钱财这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温如春和何宽二人顺着张凡的这条线索一想随即也就完全明白过来了认同张凡的同时二人也是佩服张凡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做出这么一番合情合理的推理。

只不过张凡并不感到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他即使猜测的再准确哪怕事情就是按照他所的那样一丝不差地进行对于现在的情况也是于事无补。张凡真正所想知道的是那群绑架了几个船主的倭寇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不应该在这些倭寇背后指使他们的人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莫非是东边那个岛国上的某个大名或者什么集团的领出的主意?”张凡想到了这种可能毕竟那边如今正处在战国时期多方诸侯混战的情况下出现这种事情也不是不可能。不过张凡也只是想了想并不觉得事情会是这样。道理很简单对于那些人来这几个商人完全是无关痛痒对他们没什么作用。或许这三个人每一个所拥有的财富身价都要比那些被称为大名的诸侯都要深厚可是单单绑走他们也没什么作用甚至于倭寇袭击之时连船上现成的钱财都没有一抢而空只是带走了他们能带得动的最值钱的东西。照这种情况来看显然不是岛国上的某人指示的。

“那么剩下的……”张凡想到这事情也稍微明了了一些和这件事有关系的就只剩下张凡所站着的这片土地上的人了。不过想到这里张凡又开始深深地担心起来毕竟内斗的再凶那也不过是自己家的事情可是如今这里的人已经上升到勾结倭寇的程度这就实在太过火了。

当然即使如此事情还是可以分开两面。或许对方只是与这三个船主有仇这才勾结倭寇去绑架他们这样一来即使有什么意外也查不到他们头上。可是张凡并不看好这个可能。若当真是如此那些倭寇又何必将这三人绑走劫船之时就应该直截了当地杀了他们一了百了还能造成一副意外的场景。把他们绑走不仅会拖累他们万一有了什么意外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而若是其他人这么做的那么这整件事的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样的阴谋张凡可就难以猜测了不过即使猜不出也能感觉到一股惊天阴谋的味道。

“大人那三个被绑之人的家人如今也是到了只是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一直痛苦个不停。”温如春在一旁道。

“温大人劳烦你派人安抚一下待到他们平静下来让人问问他们被绑之人可有什么仇家。”张凡看了看在远处几个抱头痛哭的人对温如春道。

“大人是怀疑那伙倭寇是他们的仇家派去的?”何宽在一旁问道。

“唉若当真是这样事情就没什么大不了的。”叹了口气张凡道。的确事到如今他根本不会把那几个人的性命放在心上。张凡是抱着能救就救救不了也不会太去追究这件事的心思。

温如春和何宽二人也不是不知道只是对于这种情况二人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不管这件事是因为什么如今当务之急是保证后面归来的船只能够安全回来。”张凡道“大批的归海船只已经进港剩下还未回来的船只也没有多少然而就是如此才会让他们形成孤零零的情况很容易在落单之时被倭寇袭击。”

“这……大人觉得此事应道如何是好?”这件事就要何宽出力了他也不是没有想过可是一直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如今张凡提出来了何宽以为他有了什么计策赶紧问道。

“还请何大人派出福建的战船在海船归来之时会行走的航道上巡逻万一遇到了倭寇袭击海船之事也好援助一二。”张凡道“还有分出一半的战船派往鸡笼也好让两边都有个接应。”

“大人这……”何宽听到了张凡的话脸色顿时难看起来“不是下官不愿也并非下官调不动战船而是朝廷有严令不得战船随意出航啊!”

的确何宽并非故意刁难。自从朱元璋下令闭关之后大明的海上疆域更是片木不得如海而直到隆庆开关才允许。可是大明从来都是有战船的但是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朝廷严令除了平日里训练之外战船严禁出海。东部沿海各省的巡抚或者总兵虽然有权利调动战船但若是私自下令战船出海而且未向朝廷禀报将来是要被治欺君之罪的。何宽虽然正直的很但是还没有到这种不顾自己脑袋的地步。

“何大人还请放心张某并非让何大人故意违抗朝廷严令。”张凡立刻道“一来如今事态的展已经于往日里有所不同了倭寇在海上作案我大明空有军队却无法包围商贾和船上那些身为百姓的船员实在是不过去。二来张凡又此物在手上。”张凡着示意一旁的王猛将尚方宝剑拿了过来。

温如春和何宽并非不识货的人自然认得此剑。不过二人并不认为这是张凡故意拿着它来压自己。毕竟见此剑犹如见皇帝亲临张凡现在的话就代表着大明朝最高权力统治者二人丝毫没有拒绝的理由和可能。而且就何宽来他也不是没有想过派战船去巡逻如今张凡给了他一个绝好的理由。更何况现在要是万一出了什么事情朝廷绝对不会找他二人而是去问张凡了。但是……

“大人为民之心只得赞扬。”何宽恭维了一句道“可是这样一来若是被大人的对头知道定然会参上大人一本仗着陛下信任私自调动战船违反朝廷族制。”何宽也是在替张凡着想。

“多谢何大人关心。”张凡谢了一句道“何大人所言我早有计较。待今日回到住处只是我便会立即向皇上上奏奏明此地情况并且请皇上同意派战船前去护卫。”

“这样恐怕不妥吧。”温如春听了张凡的话有些疑问“上奏折要通过司礼监批红当今司礼监掌印太监猛冲听与内阁辅高拱关系部一般而高拱也与大人有些过节若是……”

“唉温大人这就是多虑了。”何宽在一旁阻止温如春继续下去“你莫非忘了大人的身份不成。”

听何宽这么一温如春立时恍然大悟。张凡现在是什么身份锦衣卫都指挥使锦衣卫是皇帝亲卫指挥使上奏从来都是直接放在皇帝的龙书案上的哪里轮得到司礼监那帮阉人观看。想到这温如春不由得有些羡慕起张凡的这种“特权”起来。他们这些做官的每年都要有数不清的折子要上奏可是万一有什么言辞不当或者要弹劾某人的折子被司礼监事先看到了倒打一耙御前恶人先告状那可就是把自己搭进去了。正因为如此很过本是正直清明的官员也都渐渐的不问“闲事”起来。

想到这里温如春不由得又看了看张凡。这个年轻的锦衣卫指挥使不同以往丝毫没有以前那些人的嚣张跋扈。温如春和张凡站在一起丝毫没有压力甚至就如刚才那样自己都险些忘记了张凡的身份。“也许陛下让他掌管锦衣卫正是因为他的这种个性吧。平日里能够不温不火关键时刻要当机立断。”温如春心中这么想着。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