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烤全牛的操作
作者:比恩      更新:2019-11-25 06:59      字数:2169

乡里人家的大院几乎比一个大村子还要大。临街的前院是烧烤,后面有一座山,山上有山泉流淌下来。因为是是搞野炊的,所以山脚围了围墙,防止走火。山泉通过竹管引到院子里,链接着许多条人工小溪,形成了一个活性的循环水系统。沙场并不是一整个的,而是一片一片的,确切说的应该是碎石子和沙子连同黏土混合铺成的一些空地,并不是纯粹的沙子。

沙场有大有小,自然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这篝火宴会自然在最大的一片沙场举行,方圆能有五十余米。这会儿已经围了不少的人,粗略的一数能有上百口子。沙场周围的草地上摆着几张大长桌,桌子上摆着各种食物,不锈钢的大盆子一溜排开,旁边还有几个小推车盛放着盘子和餐具。还有一个带架子的大酒桶立在餐桌的前面,那酒桶能有一米的直径一米的粗,每张桌子前都有这么一架酒桶,一共是三个。

在酒架的下面是一个大冰柜,里面冻着一个个的不锈钢“冰块”,杯子也是不锈钢的,码在盛餐具的小推车里,就是那种下细上粗的啤酒杯,只不过没有握把,想来是为了节省空间,看容量能有半斤的量,上面还有着容量刻度。

在安迪的印象里,篝火晚会无非是一群人围着一堆火唱歌跳舞而已。但是听了杨经理的介绍感觉这晚会是相当的精彩,而且还是专门给他召开的。

安迪到场后,杨经理便去了后台主持活动。

这大院里也不是没有建筑,有一组大型带穹顶的库房,同时兼顾了烧烤场、冷库、食材库。甚至这个大库房本身就是一个小市场。一条三米来宽的街道,两边是各种门面。当然这些门面并不是真正店铺,而是一个个的材料仓库和冷库。街道上还搭了一个特别高大的穹顶棚,虽然是透光的却也能够遮风挡雨。

这溜建筑临着整条街道,大门将其一分为二。烧烤的摊子虽然没有放在门面里,却也在整体的大棚子里。采用的是无烟烤架,用的纯天然炭火。

大破灭导致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但同样的一些特殊资源也伴随而生,比如木炭。

大破灭之前木炭都是需要烧制的,不但污染环境还需要砍伐树木。但同样的,环境被破坏之后自然而言的也会诞生一些资源。这两项本身本就是相生相克的,只有合理的应用,互补互给才能和谐的发展下去。

这就是在大破灭之前被人们称之为自然生态的生存法则。即便文明如人类也必须要遵守这些法则。

大破灭虽然是因为战争的缘故,但同样也有一些人为的因素,就是因为人类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无度的索取却不知回报,最终导致了文明毁灭。

而如今文明复苏,人类对自然便有了敬畏之心,懂得了自然循环的天道真理。

一阵烟花升到空中,璀璨生辉,映得星光都有些暗淡。

虽然大破灭的阴霾还没有完全的消散,但天空已经不再那么沉重了,已经逐渐恢复到了以往的状态。但在以往,环境却已经是被污染的了。只有在更加久远的古代,才有那令人陶醉的星空。

灯光也是一种污染,因此大院内的灯光极少,用烟花代替喜庆的灯彩,烟花消尽,星光似乎是要争辉,隐约中也璀璨了几分。

或许仅仅是心理的作用吧。但不管如何,文明复兴后的人类已经非常的重视环境保护的工作了,这是大破灭换来的教训。

一架大型的烤架被三五个工作人员从仓库里推了出来。烤架看起来似是用三角铁拼凑焊成的,由两个独立式矮三角体架子车支撑着。

矮三角指的是顶角大于九十度小于一百八十度的等腰三角。

确切的说这两个架子车是梯形的,因为它们并没有顶角,但是如果这个平面延伸上去形成尖角的话肯定会大于九十度的,看这架子车的左右斜拉来的框架,若是有角的话应该会在一百二十度左右。

架子车的底桥框架的规格目测是长两米、宽半米、高约半米。而那个削去顶角的小平面则立了一根长方体的支架,高约两尺左右,柱子的长度和架子车的宽度正好相等,宽度上就只有十几公斤分了。

这立柱架子也是用三角铁焊成的,四根角铁长杆上被一个个的小三角构件连接组成了一根长方立柱,看起来是十分的稳固。这个处理好的全牛就架在两个架子车之间,固定全牛的是一个大铁篦子,两端有轴承固定在架子车的立柱顶上。

这烤架似乎还是电控式的,其中一个立柱上安装有电机和皮带轮。

烧烤的场地并不在篝火沙场上,有专门的烧烤场,一个用砖块砌成的长方形大地炉。这会儿地炉上的火正旺着,烤架推过去直接就可以烧烤。

这时工作人员又取了两根大方管一左一右的将两个架子车链接在一起,看起来是在进行固定。然后这才设置了转动程序,固定全牛的大铁篦子便慢慢的旋转起来。

这全牛非常壮硕,从肚子中间劈开,四肢外趴,脑袋链接着脊背上的一点皮子,被单独固定着。

牛肉上很快就滋滋冒了油。大厨也开始进行操作。

由于转动是电动的,因此大厨的操作其实仅仅是撒作料。在他的身边有一架专门用来盛放作料的小推车,但那上面的作料并不多,仅有三两样,但量却特别的足。

其中一种白色晶莹的粉粒状作料,看起来应该是盐,装在一个大罐子里,那种一尺见方的玻璃罐,第一道作料撒的就是盐。只见大厨伸手抓了一把盐就这么往外一挥,雪白的晶体如细小的雪花一般簌簌而落,非常均匀的落在牛的身上,看起来颇有功夫。

撒完盐烤了约莫有半个小时,大厨开始刷酱。由于地炉比较大,制约着烤架也是有点宽大,再加上火燎熏人,大厨刷酱的刷子是带着加长杆的。这可是个细活,要一遍一遍的刷,翻来覆去的,一共要刷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