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从此醉(上)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208

宋九看不下去,朱三自己也看不下去。宋九忍无可忍,道:“朱兄,你不习惯它,先练一练。”

取代朱三教课,先不教经义,而是教阿拉伯数字,二十六个英文字母,与民族文化无关,主要是以后使算术简便化。再说一个民族要强大,也要学会拿来主义。朱三不用学,他呆在一边正琢磨着这个粉笔字。

第二个问题就是算盘,应当它出现了,可是宋九未看到,他看到的许多店铺掌柜继续用筹在算账,算盘做起来不难,河中也有木匠,但有了算盘还不行,必须准备珠算口决。

珠算口决自己还记得多少?

计算器害死人哪,宋九只能反复默想,再想也没有想,可原理相通的,只好自己编写。

胡老大派人送来了各种度量衡。但开封县的麻烦未结束,胡老大又带人去讨各种经义书籍。

这与宋九无关,宋九先写了六十几张保密条例,寓教于乐,教学宗旨就是以后让这些学生用知识活学活用,因此宋九不教死书,学生多,也可以当成打下杂的人手,不然每月拿出,一百多页小册子并没有多少字,象易经,若没有注释,在后世简直连小册子都印刷不起来,字数太少了,但这时一本周易售价却在二百文上下。更不要说字数更多的礼记、chūn秋。

胡老大向开封县要书,还是九经全要,开封县犹豫不决,最后准备妥协,问胡老大讨要多少套九经,宋初国家财政还略有些困难,如宋九所说,不及南唐富裕。开封县准备放血了。

胡老大听闻许多子弟来宋家求教,于是一口气向开封县令讨要两百套九经。一套九经市面上价格最少达到七八贯钱,这中间包括商人赚取的利润,官府买会便宜一点,也不会低于的人多了,上行下效,会不会还是野蛮野悍的河洲?刘判官,我本来只准备收六十三名学生,可你看一看,来了多少旁听的学生?若非面积有限,旁听的人会更多。河中地区也是京城地位,京城不应当出现一个野蛮而凶悍的地区,并且河中百姓也想好,也渴望学到知识,但这个不能是我的责任,是朝廷的责任。”

“官府不是不给,那个憨货未免要得太多。”

“我只要六十三套,反正这些学生以后也要练字,让他们抄写,发放给更多的人,让河中更多的人能识一些字,有了文化知识,才能彻底改变河中贫穷的面貌。”宋九说得大义凛然,实际心中打着小算盘,现在是一个开始,同时堵一堵大姐的嘴巴,他还在思考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活计赚钱,但赚钱必须要有一批有素质的人为他所用。现在教学生,将来这些学生说不定就能帮助自己了。

刘嶅哪里想到他心中如此“龌龊”的念头,道:“若是六十三套九经,本官准了。那个算盘与口决……”

“这是我的智慧与心血。”

“小子,你又来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君子耻于言利,这才是道!”

“刘判官,别说这些假大空的道理,我还有债务未还呢,只要是正当手段得来的,利是越多越好。”

刘嶅长长地叹息,十五条条条立德树人的师规啊,是这小子订的吗?摇了大半天头,道:“这样,本官回去派送一批笔墨纸砚过来,供这些学子学习用,再想要什么钱,决不可能!”

“中,击掌为证。”

“那个口决……”

“笔墨纸砚送来,口决就出来了。”

刘嶅兴冲冲而来,扫兴而去,走到门外,差一点无语问苍天,喃喃道:“大宋第一奇葩啊。”

宋九再三的“勒索”开封府,虽数目在开封府忍受范围之内,也让他弄怕了,省怕他最后来一个狮子大开口,匆匆忙忙地送来价值五六百贯钱的笔墨纸砚,换回珠算口决。

赵匡义拿着这个口决,很想很想到苦井巷给宋九来上几拳几脚。但偏偏还能让他感到很好笑。

不但宋九的贪婪,还有朱家人的事,朱家rì夜有人在门口放声高歌,贿赂不行,成为京城人的笑谈。开封县不知道怎么处理,禀报赵匡义,赵匡义也派衙役前去劝说,然而这些粗汉子只要不犯法,根本就不怕官府,仍然不听。赵匡义同样不好处理。

放下口决,不由叹道:“你这个小九,倒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

朱家逼得只好找宋九赔礼道歉,又承诺捐出一百贯钱给这个简陋的学堂,权当开封府未赔吧。宋九不答应,他的脸面与自尊只值一百贯钱,什么样的钱能得,什么样的钱不能得,要分清楚的。

“我是读书人,别用阿堵物来羞侮我。”

朱家人雷了,你也能算是读书人啊。

宋九背着手来到河堤上,四个铁匠铺在打造四十几台滑轮组与铁链,李铁匠则带着徒弟们铸造高台。经过宋九与学生在家中反复试验,现在的高台与滑轮组比第一台滑轮组更科学与完美。

但第一台滑轮组一直在工作着,新事物,很好奇,来看的人很多,几乎成了汴堤上的一道风景线,这时一辆香车停下,从车中走下两个少女,一个少女抬头看着网兜将许多装满麦子的麻袋吊起,不由轻声叹道:“这些粗人儿倒有些智慧。”

声音清脆无比,正好宋九在后面听到,只觉得这个糯糯的声音象一阵甜润的轻风从他心头刮过,他一颗心儿怦怦乱跳,心想,这世上竟然有这等好听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