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我死国存
我家里的事就别提了,再大也是小事,国亡了,家就完了。我今天就豁出去了,不是敌生我死,就是敌死我生!——蔡炳炎
罗店,横店,都是镇。现今,横店的名声可比罗店的大多了,横店被网友戏称为“打死日军最多的地方”。
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中,罗店保卫战历时三十七天,罗店六次失陷,六次收复,虽然最终失守,却也歼敌上万,而罗店也成了日军口中惊呼的“血肉磨坊”。
血红的夕阳抖擞着它的余威,把热火洒向大地,使平原被镀上了一层金色,天空中的云霞火烧火瞭似的,放佛是一个个憋足了劲头要和鬼子好好干一场的**将士。沐浴在金光里的罗店镇,正凝聚起它的光和热、血和泪、仇和恨,准备迎接最严峻的考验。
罗店镇是个原有千余户人家的小镇,四周一马平川,易攻难守。其两翼为张家宅、曹家宅。守住这两个地方,罗店才不至多面受敌,而且可以互相支援,牵制敌人兵力,如果这两个地方被敌人攻陷,敌人可以趁机包抄罗店之守军,形成对罗店两面夹击之势。
日本陆军大将松井石根最擅长的就是重点突破,从8月27日起,松井石根指挥第三师团抢占了罗店。敌人这一企图,很快被张治中发现。
张将军立即向jiangjie石报告说,如果让敌人占领了罗店,就会侧击我后背,达到他们迂回包围我军的战略目的,他建议jiangjie石派重兵坚守罗店。
jiangjie石回电说:“建议甚好,照此办理。”
张治中命令第十一师、第九十八师,迅速赶赴罗店,把敌人挤走。第十一师师长彭善率领两个团,赶到罗店,发现敌人刚到,正在埋锅烧饭。便一挥手,命令士兵跟他冲。两个团的官兵跟着他冲锋,如旋风般将700多个鬼子打得落花流水,打死打伤敌人400多人,其余的鬼子惊慌逃窜。彭善拿起电话,向张治中报告了战果。张治中兴奋地表扬说:“你们打得好,打出了中**队的威风!”同时提醒他说,“但是,敌人是一定要来争夺罗店的,你们一定要寸土不让,像钉子一样钉在罗店!”
“长官放心,我们一定寸土不让!”彭善坚定地回答。
彭善为了巩固战果,当晚便发动部队挖交通壕。这时天气十分炎热,官兵们挥着铁锹、洋镐,高呼着号子,挖刨着泥土。彭善到各营指导士兵们,要他们挖成“之”字形战壕,便于隐蔽。
第六十七师从苏州赶到宝山,张治中命令他们增援罗店。至9月5日,全国各地赶到上海的中国部队达到了22个师,部队的数量增加后,为便于指挥,jiangjie石调整了指挥关系,由陈诚担任第十,不如和小鬼子拼个鱼死网破。我家里的事就别提了,再大也是小事,国亡了,家就完了。我今天就豁出去了,不是敌生我死,就是敌死我生!”说罢,一挥手,带着两个营的兵力,向罗店冲去。
经过两小时的生死搏杀,他们终于赶走了敌人,罗店又回到了守军的手中。在结束战斗后,蔡炳炎刚刚松了一口气,突然飞来一颗炮弹,炸死了一大片官兵,蔡炳炎倒在血泊之中。蔡炳炎壮烈殉国,他是继黄梅兴后,中**队牺牲的第二个将军。
蔡炳炎是安徽合肥人,自幼勤奋好学,尊师敬长。20岁那年,他听说孙中山在广州组建北伐军,便告别家乡亲人,带着干粮步行45天,走到广州。到了北伐军中,他苦苦要求参加北伐军。北伐军的领导见他有文化,是个好苗子,便派他到黄埔军校学习。毕业后,他加入革命军行列,随军参加东征陈炯明,北伐吴佩孚的历次重大战斗。由于他作战勇敢,善于带兵,且足智多谋,屡建战功,相继擢升为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等职。淞沪战役中,他曾指挥部队在罗店以北的陆家宅、沉宅一线,消灭敌人一个中队。
张治中很熟悉蔡炳炎,当他突闻蔡炳炎在罗店阵亡的消息,不由泪水流下两颊。悲痛之时,为他作诗一首,寄托哀思。诗中写道:
满庭芳
缅怀蔡炳炎
寡言少语,
忠厚老实,
离乡从军,
纵马横刀十余年,
尽心尽职。
淞沪战役挺身出,
高举抗日救国旗。
罗店战身先士卒,
功德传后世。
这时,日军第三批增援部队从川沙口登陆,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罗店推进,罗店再一次被日军占领。陈诚同罗卓英研究决定,命令第十四师增援罗店。第十四师是一支能攻善守的老部队,从师长到士兵皆是湖南人。“八·一三”后,他们从长沙出发,乘车坐船来到苏州。师长霍揆章和参谋长郭汝瑰都认为,部队都是湖南人,从未来过这个素有“天堂”之称的苏州,部队说上前线就要拉上前线打仗了,他们想利用这个机会给弟兄们放一天假,让他们去看看苏州的名胜古迹,逛逛虎丘,游览一下寒山寺。谁知放假的通知刚下达,官兵们正兴奋地准备上街,陈诚的电话到了,命令他们在两小时内赶到罗店参战。
官兵们只好背起行囊,风风火火地赶到罗店。霍揆章、郭汝瑰研究后认为,敌人刚到罗店立足未稳,情况不明,立即向敌发起攻击,取胜的可能性大。于是决定由第四十二旅八十三团担任主攻,七十九团迂回到敌人背后,形成前后夹击态势,彻底歼灭这股敌人。他们将作战方案上报到陈诚那里,陈诚批准,并命令第六十七师和第十一师各派一个旅协同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