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就是那么的玄妙,古代的东西拿到今天就是国宝,价值连城;今天东西拿到古代,是神迹,是要被顶礼膜拜的,这一来一回之间,跨越千年的时空,无论是什么东西,都被赋予了千年的时间价值,所以,四则运算也就水涨船高,自然就值钱了……
苏宁这才反应过来,差点忘了,嗯,唐朝的数学水平可能也就是后世小学到初中的水平吧!尤其是基础运算,根本没有四则运算法则和公式,还停留在一个一个往上加往上垒的方式,还没有跳出结绳计数的原始基础领域,多少年了,除了几个惊采绝之士,比如秦九韶,比如祖冲之,大部分人还不敢跳出那至关重要的一步。
固步自封!敝帚自珍!
这个缺点一定要改掉!要不然那么多优秀的技艺就会失传的!保存技艺最好的方式是什么?传出去!当然,不是传给别族人,只能传给大唐子民,像什么小日本的遣唐使之类的,嗯,全部放到弘文馆去,让孔颖达这一类的老儒去给他们讲授四书,包括写字,包括读书,这些东西以后大唐每一个人都要会!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大唐没有不识字的人!每个人都识字!”苏宁说出了自己伟大的目标,扫除文盲的伟大目标!
“每个人都识字?”四个小土豪异口同声大声喊道……
苏宁看了看他们四个:“怎么了?”虽说这个事情做起来非常难,但是也不是没有国家做到过,普及教育很难,也不是做不到,这样的事情,不是难不难的问题,而是成不成神的问题,人们对于文化的顶礼膜拜,注定了这样的人会成为神……
苏宁不在乎这个,拿出纸笔开始讲解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顺便把阿拉伯数字也给说了一下,和汉字的转换也就那么简单,一到零而已,汉字早就有了,一个转换,并不难,接着就是简单地四则运算,这个不是一时半会儿讲得清的,小学时候怎么学的苏宁也差不多忘了,所以仅仅只是说了个大概,然后就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了……
把四个小土豪喂饱,一人打了一个大包赶走之后,苏宁开始着手计划未来的事情,对了,李二陛下封给的两千亩封地还没去打理呢,这些封地是需要打理,然后寻找几块比较好的田地,找几个可靠的老实人,趁着春耕季节的来到,把杂交水稻、土豆、玉米一系列高产量的农作物开始试种,看看穿越时空是否给这些农作物带来影响。
这一包杂交水稻种子对于大唐是多么的重要,苏宁是明白的,这个时候大唐种的粮食基本上都是麦子,还有产量很低的一些其他杂七杂八的作物,至于水稻这种植物因为品种的原始性还仅仅只能在江南水乡和靠近热带的那一片现在还被视为蛮荒之地的地方种植,双季稻早在汉代就有记载种植了,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引进和大规模种植,差不多是因为水稻种子还比较原始,不能适应北方较为寒冷和缺水的环境。
后来一千多年的种植历程也都证明了水稻是较为脆弱的粮食种类,生产环境限制比较大,这才促使袁隆平先生主持的杂交水稻计划,经过很长时间的辛苦工作,杂交水稻这门超级粮食才得以产生,不仅比现在的常规水稻要强悍,亩产也会高很多。
根据苏宁查阅的资料,由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先后在一九九九年、二零零喊出来不久贻笑大方了吗?于是苏宁顿时突发奇想,赐给他们四人一人一个震古烁今的名字——张龙、赵虎、王朝、马汉!
到时候需要自己锄强扶弱的时候,自己一出场,大喊一声:“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多有气势!只不过苏宁比起包拯那块黑炭,差的不是一点点……
ps:求收藏推荐还有三江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