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占领尧庙机场始拉开了临汾战役的序幕。======这次战役整整提前了3天。
提前3天让很多干部战士想不通。
平时3天时间算不了什么然而在战役准备阶段提前3天意味着什么呢?用简单地话来说就叫“仓促上阵”。要知道一个整装旅从三级战略进入一级战备所需时间也要3天啊!何况是5万大军提前起战役攻击呢?!有的干部战士觉得“卧牛城”跑不掉起进攻就是瓮中捉鳖何必提前3天呢?!还有的干部战士觉得第3o旅跑掉了临汾更好打!
徐向前与干部战士的看法不这样。徐向前觉得战争是一个全局。局部的作战行动必然服从全局需要。攻克临汾是从战略全局上考虑的就是配合陕北战场彻底打破胡宗南的重点进攻。如果不提前起进攻占领机场放跑了第3o旅晋南战场减轻了压力临汾可以比较容易地攻克却达不到牵制胡宗南、配合西北野战军保卫陕北、保卫党中央的战略任务。这一点上到军区长下到纵队领导意见都十分统一但在旅团一级指挥员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看法”。尽管解放军用两条腿赶在飞机起飞前占领了机场叫敌人没法逃走但作战思想不统一那是更可怕的敌人。
徐向前决定深入一线边指挥打仗边做思想工作。他对作战参谋说:“走到前沿部队走走!”初春晋南大地严寒如冬。连日来的飞雪把山脉银装的严严实实。徐向前顶着风雪来到临汾前线。部队官兵思想在徐向前深入浅出地讲道理中渐渐地懂得了大局与局部的关系开始理解战役起为什么提前3天的伟大意义。指战员们攻打临汾的劲头更足了。
尧庙机场被8纵占领后让正在太原城内的阎锡山和守在临汾城内的梁培璜慌了手脚。阎锡山赶紧增派第61军军长娄福生乘直升飞机到临汾加强城内守备。任命娄福生、第66师师长徐其昌、第3o旅旅长尹瀛洲为保卫临汾指挥部副总指挥临汾行署专员王正平为总指挥部办公厅主任。这样的任命自然是阎锡山的用人“手碗”目的是让胡宗南的部队和地方部队形成合力把阎锡山的“地盘”守好守牢。
身为总指挥的梁培璜深知确保空中“绿色”通道的重要性。他责成王正平在城内修建临时飞机场。王正平以军令为名大拆民房修建飞机场导致无数群众流离失所怨声载道。
临汾城内忙得一团糟临汾城外则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战术研究。徐向前对各级指挥员说:“临汾是一个坚固的城池工事复杂阎军死守城壕及护城据点与我们决战我们不能轻敌。这一点我们要吸攻打运城的教训再也不能重演‘三打’历史。”
徐向前接着说:“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的十大军事原则提高战术水平要认识攻坚战术战斗是一个不痛快的艰苦战斗必须细心调查敌情必须周密组织战斗。每个指挥员既要胆大、勇猛、果断;同时心又要细致、谨慎、周密。要坚决反对硬拼硬打、不讲战术的‘拼命主义’。”
徐向前的一番话开阔了大家的思路:勇敢加智谋才能胜利。
勇敢加智谋才能胜利这一道理深入人心。“前指”集思广益依据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的原则再一次调整战役部署:集中全线大部火炮支援8纵、13纵先夺取东关然后再依托东关攻城攻城的手段运用运城经验采取地道爆破。
东关是临汾的主要屏障。东关的城墙高11米上宽6米基厚11米面积是临汾城的三分之一距离也很长从城东直达火车站。
攻克东关是攻克临汾的关节点。在此之前守城的阎军为了建飞机场早把东关紧靠城墙的房屋全部拆除了形成了一片开宽地带。他们的目的就是挥火力防止被解放军利用。
8纵侦悉城北地形较高对攻东关有利建议将兵力转移到城北夺取兴隆殿依托兴隆殿攻东关。徐向前同意了8纵的意见。8纵留下22旅继续在城南担任尧庙机场守卫和助攻任务外主力23旅和24旅迅转移到城北进攻出线上。
进攻兴隆殿前24旅旅长王墉心里没有底数。他对作战科长王洪说:“我们对兴隆殿的地形和敌情研究不透我们到7o团去和段龙章团长详细研究一下。”
到了7o团的驻地郭家庄时王旅长让王科长把兴隆殿的地形、敌人碉堡、堑壕位置一个一个都标绘到地图上。王墉旅长细看了地图后登上了“挂甲屯”南侧前沿细心观察敌情还一一核对地图标设情况是否准确。王墉旅长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传说中李闯王坐骑受伤的那个地方。突然一子弹飞来击中了王墉旅长首任军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