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作者:一纸虚妄      更新:2019-07-29 05:18      字数:2811

如梅福禄这般的普通愚民,若是想救倒也还算容易。换成张作乐曾经的那些同事,便是孙孝炎在世重生也管不了他们。而若是把对象换成齐桓公之流,更是大罗金仙也无能为力。

从前年开始,天气便干旱起来。东北地区这两年粮草歉收,又有耗子蚂蚱发疯似的跟人抢饭吃。契丹大贺氏部几十万人马已经饿的开始研究富含有机腐殖质的黑土如何烹饪才能保持住原生的鲜美滋味。

时任大周集团松漠分部扛把子的李尽忠当然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部众饿死,便带着自己的大舅哥,同样多年前就已经被大唐集团收购的归诚公司总经理孙万荣来找隔壁营州分部的一把手赵文翙,想要拿同事的面子打一张白条,借些救济粮。

此时东北小霸王高句丽早已被大唐的正义铁拳锤得稀碎,西边的突厥残部也只剩下苟延残喘的大猫小猫两三只。

李尽忠作为大贺窟哥的孙子,契丹诸部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又随爷爷继承了天可汗赐下的李姓,拥有正统合法的大周国籍,手下掌管八部契丹,这些年休养生息,反倒成了草原上一号响当当的人物,非是寻常土鳖所能比拟。

可赵文翙作为一个血统更为纯正的中原人士,却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契丹人和奚人,那能算人吗?

反正在赵文翙看来是不算的。即便是官职也就比他低了一级,还用着李姓的大贺尽忠,于他眼里也不过是头与牛羊无异的牲口罢了。

路边的野狗是狗,脖子上挂着狗牌写着“旺财”,会“起立坐下”,还会汪汪叫算数的狗,终究也还是一条狗。

死了也就死了。

关他屁事。

“我也知道你们过得困难,可这年景,我营州也没有余粮啊!向上面申请救济粮草经费的报告呢,我也已经呈上去了……至于具体什么时候能有消息?这个我也不清楚啊,全看上面的意思,我也只能帮你们催一催,你们还是再等两天看看。”

他这么说,李尽忠拿他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乖乖回去等消息。

官大一级压死人啊。

原本这也算不得什么稀罕事,中原人对四方蛮夷的鄙视是在刻写在骨子里的东西,东北西北,东南西南都是这个德行。别说是赵文翙,就连李尽忠自己也觉得关内的空气分外香甜,吸一口都能多活两年。

坏就坏在这赵文翙自己找死,这边拿官腔敷衍着李尽忠孙万荣,转头就办了一场私人宴会。

小朋友与狗不得入内的那种。

直到宴会结束,李尽忠才得到消息。这下场面就变得十分尴尬了。

李金忠和孙万荣大小也是一方领导,出门在外也都是有保镖仆从随行的。一来是为了安全,二来不管回去的时候有没有要到钱粮,也好叫部众知道他们付出的辛劳,遭受的屈辱,没有平白辜负父老乡亲的期待。

可赵文翙如此办事,却分明是故意叫他们在部众面前丢脸,让他们下不来台。

再次来到了赵文翙的府上,李尽忠也没指望能从这种人手里拿到赈灾物资,只希望能够得到一个说得过去的解释,来给手下部众一个交代。

哪知道赵文翙一见他二人空手而来,立刻黑了脸:“不是说了叫你们安心回去等消息吗?”

孙万荣道:“辖地中时刻都有人饥饿而死,下官如何能够安心?”

“那这样吧,叫你们就这么空手回去,我心里也过意不去。”赵文翙冷笑,“我呢,就以个人名义赞助你们十石粮草,你们先拿回去应急如何?”

一听这话,李尽忠的脸都憋紫了。他们百万张嗷嗷待哺的嘴巴,你以个人名义赞助十石粮?这不是在骂人吗?

没错,赵文翙就是在骂人,骂的就是他们这些不通教化的东西。如果不是武皇陛下依然保留着“各族人民团结统一”的政策,他可就不是这样拐弯抹角的骂了。

现在是什么情况?求人办事都不用拿出诚意来的吗?还用从前的规格送礼,那怎么能行?

李尽忠万万没有想到,这一任的营州都督竟是这等扒皮货色,把事情做得如此之绝。这么多年来他该向集团缴纳的供奉可是一分都没少过,连带着给各级上司的牛羊美女也是年年不缺,却反而养肥了这些人的胃口。

回到驿馆,李尽忠跟大舅哥一合计,既然集团高层不把他们这些分公司的同志当人看,那他们也就没必要再死皮赖脸的贴在人家的冷屁股上了。

至于他们手下的各部头人,更是早已有此意。这段时间在营州,他们可是颇受了赵文翙不少的气。此时一听李尽忠要高举反旗,独立自主,几位部落中的强大战士顿时热血沸腾。若非孙万荣阻拦,只怕当天夜里赵文翙的狗头就要被这帮人摘下来当球踢。

孙万荣之所以拦住了他们,倒不是觉得赵文翙罪不至死,而是怕杀了他之后打草惊蛇,朝廷那边增兵过来。毕竟他们这次造反也是临时起意,部落中尚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又闹着饥荒,需要时间调集最后的粮草。

半个月后,还在享受温暖阳光的赵文翙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契丹部攻破了营州城,自己也被砍掉了脑袋。

契丹人吃饱了饭,脑子也变得好用了不少,给李尽忠想出了一个好听的闪耀称号:“无上可汗”。

这个跟天可汗陛下一脉相承的称号给李尽忠提了个醒,让他一边领人围攻幽州,一边打出了“何不归我庐陵王”的旗号。在行造反之实的同时,也没忘记给自己脸上贴金。

殊不知那位当了两个月皇帝就被亲妈赶下了台的庐陵王殿下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差点被吓得直接自挂东南枝,去找自家爹爹诉苦去。

武皇陛下得知有人造反,也没当回事,还饶有兴致的给李尽忠和孙万荣改了名字,唤作“李尽灭”、“孙万斩”,她老人家生平就好这口。只是为了稳固军心,她也不得不将庐陵王殿下重新立为了太子。

统领第一批征北先锋军的是左鹰扬卫大将军曹仁师、右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左武威卫大将军李多祚、司农少卿麻仁杰……

由于阵容豪华,兵精粮足,几位大将军也是完全没有吸取赵文翙的教训,根本没把饿着肚子的契丹人放在心上,只等着在两军阵前一席话语,管教契丹土鳖伏地而降,不战自退。

然后于黄獐谷中计遇伏,落了个几乎被全歼的下场。

翌日,后方大军收到了来自前方盖了军部印鉴的信,得知契丹已经被先锋军的王霸之气慑服,也只能感叹他们走了狗屎运,白捡一份军功,按他们的意思转道前往营州与其汇合。

半路上,这支兵马也被伪造了军令早已在此恭候多时的契丹人包了饺子。

可惜李尽忠的命格似乎不够硬挺,好日子才没过几天,就生了富贵病,到下面为天可汗尽忠去了。而与此同时,武皇派来第二批由侄子武攸宜、老将王孝杰、先天强者陈子昂组成的大军也打到了幽州。

东硖石谷,王孝杰轻易击退孙万荣部队后也未曾冒进,静待后部跟进后才领兵追赶,却没料到后方左羽林将军苏宏晖因为被契丹高手追着屁股狂砍砍,一时撑不住,居然直接领着手下军卒跑了。他这一跑,王孝杰便被重新围上来的契丹人围殴坠下了山崖。

大后方,文武双全的陈子昂听闻这个消息,立刻请兵出战。却被武攸宜拒绝了,这位嘴上说是怕他的内力在乱阵之中十成使不出一成,过于危险。实则只是怕陈子昂出战后自己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罢了。

被气得文思泉涌的陈子昂在楼顶写下了一首又一首的诗,却始终没有得到领兵出战的机会。

叫在山下接住了王孝杰的张作乐好不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