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 青铜六画
作者:关中闲汉      更新:2019-07-29 05:51      字数:2298

“你们看,这里好像有个“帝”字!”

一名太白会兄弟擦掉锈迹和灰尘,顿时瞪大了眼睛,指着长春壁激动的说:“这,这该不会是一面记录帝王功业的功德壁,而我们在的这个地方说不定是个皇陵!”

“什么狗屁功德壁,墙壁上明明写着长春壁!”

徐北雁从高处落了下来,白了这名兄弟一眼,盯着长春壁看了一会儿,随手又把这名兄弟推到了别处。

“哼,应该还有几个字。”徐北雁眯着眼睛,小声嘀咕,突然纵身而起,飞快的在“帝”字上下左右擦了起来。

“哈哈,果然还有三个字!”徐北雁纵声大笑,歪着脑袋盯着包括“帝”字在内的四个字看了半天,最后摇了摇头,又从高处落了下来:“燕京诫帝,看不懂,看不懂!”

李松柏听到徐北雁说的,心中一动,快步走了过来,仰头望着长春壁,若有所思的说:“燕京诫帝讲的是大定二十八年(公元1188年),也就是南宋淳熙十五年的三月间,长春子丘处机应金世宗完颜雍之召,从全真教创教祖师重阳子故居咸阳大魏村,赶赴燕京的旧事。”

“原来记载的是长春子丘处机的旧事。”胡好风恍然大悟,也学着徐北雁的样子,纵身而起,在几处看起来很像文字的地方,擦了起来。

徐北雁想了想,摇着手说:“不对,不对,李兄,你的解释不对,如果这个长春子只是被金朝的皇帝叫到了燕京见了一面,那也不能叫做“诫帝”,最多只能叫“面圣”,是吧?”

“我的话还没说完呢。”李松柏挤出一丝,继续说:“长春子在燕京期间做了三件事,第一件,奉旨在官家道观为重阳子和丹阳子马钰塑像,第二件,以“高功”的身份主持了“万春节”醮事,第三件,对金世宗作出了“持盈守成”的告诫。”

“也就是说因为长春子进京给金朝皇帝,提了“持盈守成”这四个字的告诫,这件旧事就被称为“燕京诫帝”了?”

“没错。”李松柏点点头,神情中隐约有几分向往:“长春子声名大振,也正是由这次燕京诫帝开始的。”

“奥,我算是听明白了,原来这四个字记载是长春子一生之中的辉煌时刻。”徐北雁眼珠滴溜溜的转,不知在打着什么主意。

“李兄,徐兄,大家退后几步再看,长春壁上不光有字,还有图画!”胡好风语气中带着兴奋,身形在高处一荡,落在了两丈外。

“有图吗?”李松柏声音微微颤抖,猛然抓住徐北雁的手臂,激动的说:“走,徐兄,退后几步看个仔细!”

“曲珍姐姐,有图。”左莲衣轻声说了一句。

“我看到了,咱们也退后几步。”

曲珍和左莲衣开始望着青铜墙壁往后退。

与此同时,太白会的兄弟们,也停下了手里的擦拭,跟着退到了距离长春壁两丈左右的地方。

“终南求道、燕京诫帝、崂山修真、掌教安民、万里西行、一言止杀……”左莲衣默念着长春壁上的几组篆字。

“一共是六幅图画。”曲珍打断了左莲衣。

“是啊,一共是六幅。”左莲衣的视线在六幅画上来回的打量,最后定格在了“燕京诫帝”这幅上:“这画画的好灵动,一定出自名家大师之手。”

“燕京诫帝”在青铜墙壁的右侧,画面的主体是一座宏伟的宫殿。宫殿之上端坐着一位头戴通天冠,身穿圆领、左衽龙袍的老年胡人。距离老年胡人稍远,大概是宫殿中央的位置,站着一名身材笔挺的中年汉人。

中年汉人一身道袍,左手作揖,左臂弯里夹着一根拂尘,右手提着一幅卷轴,卷轴上隐约可以看到“持盈守成”四个字。

中年汉人身后,也就是整幅画的左下角,有两条悠长的线条,看起来很像曲折的道路,在道路的尽头有两座大山,在大山之间,有一间草庐和一丛毛竹。

除此之外,在老年胡人右上方,以及草庐左上方,各有两组小*的篆字,分别标示着燕京和大魏村两处地名。

整幅画面全部由阴刻的线条构成,只有那两处地名用了阳刻的手法,阴刻线条绵延不尽,阳刻的文字稳如泰山,不但能看出画师高超的绘画技法,更能感受到匠人精湛的铸造工艺。

“看起来是不错,不过这跟我们破解机关,通过这道青铜墙壁有什么关系?”曲珍心里着急,根本没心思去细看。

“这画,啧啧!”徐北雁却看得津津有味:“李兄,你说长安城最好的画师能画出这样的画吗?”

“恐怕不能!”李松柏如实回答,看完“燕京诫帝”,他开始看紧邻的“终南求道”和“崂山修真”。

这两幅画的意境更加的深远,前一幅画雄壮的群山绵延不绝,一名年轻人背着行李,在山路上艰难的跋涉着,后一幅画缥缈的海岛瑞气缭绕,一名壮年道士盘膝打坐,身前有一对盘旋飞翔的仙鹤。

年轻人和壮年道士无疑都是长春子丘处机,两幅画对照着看,可以看出长春子求道的艰辛和修真的自在。

当然,这两幅画和“燕京诫帝”一样,也是由阴刻的线条和阳刻的篆字构成。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李松柏看完两幅画,不自觉的想到了宋人陆游的两句名诗,暗暗的叹息了一声:“哎,想我李松柏自诩勤勉好学,回头看看,却浪费了不少光阴。”

看完前三幅,李松柏又去看后三幅。

后三幅画画的十分细致,李松柏只看了两眼就被吸引了。

徐北雁虽然也喜欢这六幅画,可是他的看法却是另外一种风格。

他只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至于什么技法、工艺、人生感悟,都不是他的关注点。

一口气看完六幅画,徐北雁的眼珠子转了几圈,背起双手,在众人身边走边摇头:“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讲了长春子的一生嘛!”

“无知!”曲珍翻了翻白眼,走到了别处。

徐北雁清咳了一声,快步走到了左莲衣身边,偷偷的捏了捏她的玉手。左莲衣先是一惊,随后脸色微红,并没有表示抗拒。

“原来她的心里还有我。”徐北雁心中狂喜。

左莲衣的心里也泛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等到涟漪散尽,狠狠的咬了咬牙,同时,把所有的注意力又转移到了长春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