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庶人昏礼
作者:日月所照      更新:2019-07-30 02:39      字数:3756

“昔年我为求拳术更近一步,曾受师尊指点,游历天下,途径某一村落之地,彼时黄昏之中,人人热情洋溢,那女子听说叫做茵,姓什么并不清楚,只是记得乃是附近村落中女子,那盛装之中,着绛红华裳,头戴凤冠,高摇云鬓,面容欢喜的被身边一身着玄衣的男子抱至厅堂,行过礼数,双双对视,我自其中似乎看到别样情致。彼时参与宾客并不多,三三两两罢了。那是我确是被那欢喜感染,只觉那女子笑起来格外好看。时至而今,我方才知晓,为何那两人这般欢喜。我亦是想日日见你,如今我孑然一身,而今日我身边仅余这青剑一口,另有顽熊为伴,你会否厌弃我。聪慧如你,高贵亦如你。你早早便印在我心,如今我已了无牵挂。我可邀你,共享这欢喜吗?”

这处山林之中,周围郁郁葱葱,一名青年络腮胡子,面容苍白洁净,远处河水静静流淌,望着面前身着麻衣,手执长剑的女子,如是说道。

这女子早热泪盈眶。

........

当即黎说出自己的经历,说出自己亲手宰杀了数十头恶狼之时,这老者发出“呼”的一声,便没了声息。黎稍微停顿一下,直至听到黎自半夜偶然醒来时,忽然头脑有些昏沉......

老者伸手打断,“你是说,你留下一只恶狼逃走?”

黎有些羞涩,“嘿,小童实在力有不及,当时情况危急,我已无力去追杀那头巨狼,只得任其逃跑。”

“这巨狼外貌如何?”老者问道,神色有了一丝凝重。

黎心中奇怪,原本是来探查自己的病患,怎的忽然说上这巨狼的外貌,黎虽然心中疑惑,却亦是详细说出,这老者面色越发的严肃。

“实话讲,老夫不仅仅是神农堂之主,亦是莫城之中的夏官司马,主兵戈之事。老夫同你年少之时,便未有如你一般少年英雄!可斩杀数十恶狼!只是,你这顽疾,怕是同那恶狼脱不开干系。”

“只是以老夫之力,竟不能治愈你这头疾,实在怪异。”顿了顿,祝司继续说道,“若是老夫没有猜错,你这顽疾,定然是同北方狄族所下巫咒有关,老夫与狄族打交道多年,颇为熟悉他们作风,只是今次,似乎有些棘手。”

黎的心直直坠落下去,若是这老者亦是无法救治,而师尊亦未在当前,怕是自己难以治愈了。

“依老夫之见,这出手之人定然是狄族至强者之一,老夫虽为莫城大祭司,无力救治,却可暂时以印法,缓解你的头疾,你最好快快赶去东都,大夏国最为精湛的医道圣手皆在那里。你且记住,不可过分拖延,否则必有害处!”

“祝司你不是开放神农堂医治众生?这世间还有你不可医治的病患?”

“这世间病患何其多,老夫不过是尽我所能,心力有限,老夫还要防备狄族入侵。只得略尽微薄之力,便是治好这肉体创伤,那心灵创伤,靠何人医治?”

祝司一番话问的黎哑口无言。

“严格来说,你这头疾乃是巫咒,并非单纯是病患。老夫须得准备一番。今日之中,只要你不动气,你这头疾,便是不会复发。”祝司转身去了。

黎坐在床边,呆呆出神,“果然自己还是稚嫩,不过才离开师尊不久,便遭逢此难,黑狼.....狄族....”黎想着,两者之间究竟有何关联。

猛然间黎想起,那条被自己击杀的大蛇,亦是黑色,当时自己便曾怀疑过,这大蟒非是来自这大夏国,莫非和那狄族亦有关系不成?

黎想着,忽然门被推开,“老弟,如何了!”

黎一看,便知是这黑面大汉,黎笑了笑,“没事,都在祝司掌握之中,我们耐心等着便是了。”

“一起出去走走吧,这里也太沉闷了。”黎对着这大汉笑道。

“好!甚合我意,在这里等得我闲出个鸟儿来。”这大汉显然是憋坏了,一把拉起黎的手臂,两人找了个机会,悄悄溜出去了。

黎出离神农堂,此时白日过半,两人一路上溜溜达达,四下里观看这难得的北方巨城,出离神农堂不远,北侧尽头是一片园林。

园林之后,便是宫城。据闻这座城池的城主乃是大夏国某位王子,是他的到来另这座古城重新焕发了活力。

原本生活在此地的祝姓,吴姓,宗姓等大族,颇为认同这大夏国王子,是以得以座上莫国君主之位。这片园林便是建在城中,供城中居民消遣所用,鼓励各大族通婚,同北方之燕国蓟国交好,与狄族交互往来。

是以,每年的特定时日,这处地界便会相当热闹,黎和庚辛两人有些遗憾,大约来的日子并不好,未曾看到那热闹的景象。

园林之前乃是一道河水,河水碧绿悠悠,直通城外,其上有一座木制索桥,以通往来。

河流岸边,店铺众多,两人随意进了一间,点了两个位子,随意坐下吃了些食物,这时未食过饭的人仍在少数,店家过来之时,看到一名背负长剑的少年,颇为惊异。

两人边食烤制的豆饼,边喝了些羹汤,味道颇为新鲜,黎赞叹道,“哇哦,很好喝。比我荒郊野外的羹汤煮的强很多。”

此时店家无事来做,两人便同店家闲聊了些。

当店家问道黎为何背负长剑时,黎略有意外,“怎的,这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倒是没有,”店家笑了笑,“听来口音,这小兄弟并不似本地之人,你倒是不清楚也情理之中,这我国之中,背负长剑者,大多是公族子弟,或是姬族之人,或是祝氏等大族。而老弟身着麻衣,却肯赏脸来我这小店,实在令小店蓬荜生辉。”

黎啼笑皆非,“这把剑也可成为身份的象征吗。哈哈”

“那当然!”店主说道,“我莫人尚武,不管是居于城外,还是住在城中之人,大多都历经

过我国同北方强族争斗顽抗过的日子,民风勇悍,在西北方向,乃有我国著名的产盐之地,而距离那处不远,乃有姬族晋国人居住,我两国臣民大多为此盐货杀伐不止,而正北方向,

那大沼泽及东侧不远的黑色大山,常有猛兽出没,逼得我莫人,不得不以武技傍身。所以.....

黎深感如此,点头赞同,“我不过是一修行者,可非是什么大族子弟,店主廖赞。”

“如此少年英雄竟可跟随这大汉一同修习,真是好儿郎!”店家动容,伸出大拇指赞叹道,“咦,既然如此,你二人何不去参加我莫国近日推举的盛事,听闻入围者,可随我莫国公族四处闯荡,为我大莫运送宝货,寻得人才。二位何不一试身手?白白浪费大好光阴不成?”

二人对视一眼,“什么盛事?”

“我亦不太清楚,说来惭愧,小老儿未曾读书,并不识字,那处宫城之外张贴榜单,我亦不清楚,只是听人说来罢。”

黎本心并不想参合此事,偏偏这大汉庚辛听来,“老弟你何不去一试?”

黎摇了摇头,当下黎心中最为着意的是自己若是未能完成师尊所负重托,白白夭亡,岂不是辜负一片苦心,黎并不想节外生枝。

又聊了一会儿,两人食饱离去了。

四处溜达,只见前方远处宫城侍卫森严,而另外一条街道,这大好时光,却是空空荡荡,黎心中疑惑,不由多看几眼,只见那处街巷不时传来股股幽香酒气,黎吸了吸鼻子,感觉不甚舒服。

正四处溜达着,庚辛忽然记起,“糟了,今日我有一子侄昏礼在即,不好!我得赶快回到村子。”

黎一惊,“这下如何是好?”黎并不知昏礼是何等重大的节日,只见庚辛着急,也知是什么大日子。。两人匆匆向着城门方向赶去。

临近神农堂,正巧见到黄岑外出,正气急败坏的找寻两人,“哎呀!师尊命你好生修养,不可四处乱逛,你怎的不听,害我白白被师兄斥责!”

“哎呀,对不住!小兄弟,我有要事,须得回家一趟,明日一早我便再来。”黎大声呼喊。

“你!哎呀........”这黄岑追之不及,“师尊要你不许乱跑!与你另有安排!”

这片刻之中,黎已没了踪影,也不知听未听得这话。

不知过了多久,黎两人出离此城,一路回赶,庚辛不断回首看着,“你在看什么?”

“时辰!”庚辛简短说道,“若是我不能及时赶回去,便会错过这昏礼。现在约是申时,应可及时回赶。”

就在两人离开不久,一辆马车赶至神农堂后门,一雪衣女子自马车而下,入得厅堂,那黄岑正巧回至内堂见到,顿时慌张起来......

“起身吧。”温和平淡的嗓音传来。

这女子飘飘然去了那间卧房,似乎颇为轻车熟路,但见其中空无一人,仅余药香,琼鼻轻皱,“好了,我已知悉,不关你的事。”女子转身,轻移莲步离去。

当下里行人并不很多,偶尔见到一两人,或迎面而来,或两人匆匆擦肩追过,两人并未在意。

走着走着,于侧面的一条岔路上,迎面而来一青年,“哈!黑面辛!你这是要去哪里?”

庚辛抬头一瞧,“正要回村子!你这是去作甚来?又去猎鱼吗?”

“喏,你看!”这青年脸上有一道疤痕,看着颇为可怖,然而话语却是颇为和善,“今日运道不错,捉来十来尾鱼,正巧我亦要归去村子,一起吧!今次这鱼儿应当是够吃了。希望我的叔叔莫要怪我,我没得财货送与他的孙儿为贺礼,仅有这肥鱼罢了。”

几人路上行走,这面疤青年问道,“这位小兄弟是?”

黎对着样貌凶恶的青年倒是略有好感,“苍狗,来自北方的修行者。”

“哦!北方!那你定然是走过那大沼泽了,好汉子!那处可不是一个容易经过的地方。传闻其中还有猛兽。我是吴脍。”握拳对着黎伸来,扎了眨眼。

黎如是照做,两人拳头碰击,这叫吴脍的男子哈哈大笑,“果然好汉子!哈哈!”

黎亦被这青年感染,心情好了许多,笑出声来。

回到村庄之后,几人一通忙碌,即便是黎,亦是被分派了不少任务,或是端碗呈茶,或是张灯结彩。

村落之中,欢声笑语,虽条件简陋,却是人人自足,庚辛感叹道,“村子中已是许久未曾有过这般高兴啦。”

黎有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