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白发婴儿(9)
作者:玉城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719

三人在石室中又休整了一日,方鹿茸的内伤逐渐康复。方、苏二人收拾东西,带着老婴儿,顺着山洞向外走去。本来方鹿茸还不能确定方向,好在苏妙妍在暗中记路的本事极强,每到岔口之时,总能明白指出。三人在黑暗之中转来转去,领头的方鹿茸忽觉脚下有物,似是一具尸身。

苏妙妍俯身细探,原来是一人身,眼下虽未死,也只剩半口气而已。她又仔细摸了摸五官相貌,确信是苏天问无疑。他手握一根烧尽的火把,还有那个抢方鹿茸的包袱,不过其中干粮早已空空如也,此刻怕已饥饿数日,不仅昏迷不醒,而且连身上肌肤都有些干瘪,四肢冰冷僵硬如死尸一般,脉象亦是弱得似有似无。若再有几个时辰无人施救,恐怕必死无疑。

方鹿茸叹道:“他抢了我们火把,有火光照路,看不到那丝微光,反而迷失了方向,转来转去,仍是困在在秘洞之中;我们没有火把、没有食物,却凭着那丝微光带来的希望和自己的意志,坚持到了老婴儿的石室,得以活命。可见火把、食物之类,都如塞翁之马,失之未尝是祸,得之也未尝是福啊!”

苏妙妍把那包袱重又交给方鹿茸,与他商议道:“方大哥,我们还救他不救?”

方鹿茸沉吟许久,答道:“此人实在是人间的败类,留下始终是个祸患,不过我等都是仁义之人,若见死不救,做‘安其危、利其灾、乐其亡’之人,不免良心不安啊!”(作者注:《孟子》:“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意思是:和那些没有良心的人有什么话好讲,他们眼见别人为难还心安理得,见别人遇到灾祸还想从中获利,见别人快死了还幸灾乐祸。)

苏妙妍深知放虎归山之害,不过她心中也很矛盾。听了方鹿茸之言,全是出自善良本性,自己也有同感。于是二人撬开苏天问的牙关,灌了些水和枣泥。方鹿茸又运起内息,以内力助他。

一个时辰之后,苏天问果然醒转,一听方、苏二人之声,知道自己被他二人所救,惭愧得无地自容。方鹿茸冷冷说道:“我和苏小姐羞于与你为伍,要先行走了。我看你现在虚弱,两个时辰之后再起身,应更好些。我等走时,会每隔几步撒个干枣。你可边走边吃,一来免得迷路,二来也可充饥。望你出去之后,好自为之!”方鹿茸一口气将话说完,此后半句都不像与他多说,急忙与苏妙妍、老婴儿向洞外走去。

出洞之后,正是一日清晨。朝阳中到处鸟语花香,一派生机盎然。方、苏两人深吸一口气,顿时觉得心旷神怡。老婴儿更是欢天喜地,他好似从未见过这洞外世界,高兴得欢呼雀跃,蹦蹦跳跳个不停。

晨光之中,方、苏很快找到了朵乌沙的尸身,他喉咙上的血洞早已凝固,双眼却依然瞪着,望着南方方向。方鹿茸悲愤不已,怒道:“朵前辈,您救命大恩,我们没齿难忘。他日我一定荡平王屋山,为您报仇雪恨!”苏妙妍道:“朵前辈眼望南方,该是看着故土湘西方向,定是家人还让他放心不下。”方鹿茸立即想起朵乌沙的遗言,说道:“朵前辈临死时说过,托我将金刀给他女儿送去。看来我们也该尽早动身,为他家报丧、送遗物了。”方、苏二人神色黯然地将尸身暂埋,而后便带上老婴儿上了路。

一路上没有强敌,两人反而心事重重,都没有什么话说。方鹿茸几次想开口,问问苏妙妍是否听到自己起誓、是否愿结百年之后,却总觉羞于启齿。苏妙妍又何尝不是如此?她本来有心问问,当日昏迷之中,那许下山盟海誓的是他吗?为自己暖身的是他吗?甚至还想问问他,若自己以身相许,他是否接受……不过她只敢在心中胡思乱想,又哪里敢真说出口?

(本章完,2oo9年4月5日初成于澳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