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军队也就是三万左右,相对于倭寇来说优势并不大,真正给小西行长视觉震撼的是那些骑兵,即便是在城头看下去,也能看到那些骑着高头大马的辽西骑兵。
过万的数量,给人的视觉冲击远过几倍于他们的步卒。相对于上次在平壤城到处乱窜的祖承训部,城下的骑兵更有章法,显得肃杀之气更重。
森森然极有压力,小西行长深吸了一口气,转头说道:“诸君,明国虽然势大,但已经是强弩之末,这平壤坚城足以当三万大军,这平壤坚城加上本大军,对下面的明队完全是优势,这次来的明军虽然人多,但下场也会和上次一样,溃败而逃!”
正鼓动士气的时候,突然听到另一边一名足轻头在那里喊道:“大炮,明军有大炮!将军请看。”
在倭国的时候,武士们都将大炮称为大筒,但在渡海攻击前后,大筒和大炮变成了两种不同的武器,称呼上也是分开。一听到这个说话,倭寇第一军团的将领都是走到垛口那边张望。
看到了正在向前推出的一门门大炮,三江匠坊制造的火炮口径还好些,那些辽镇原来的大将军炮看着更加骇人,倭将均神色有异。
“将军,派人出城突击,不能让明军这么从容的施放火炮!”有声的说道,又有人说道:“将军,城下还有兵马需要将军指示。”
无理之言,可却正合城头一干军将的心意,大家都是匆匆忙忙的走下城头,城下的火炮看着炮口在调高,实在是太过吓人。
大家都是身份贵重之辈,万一受了损伤,城内的这么多大军岂不是就要乱了。小西行长看了看提议的那名武士,记下了那个人的相貌,决定今后一定要给予提拔。才离开城墙边上不久,能听到城墙外一声闷雷似的响动。
呼啸声响起,脚步匆匆的众人都是情不自禁的回头。“轰”的一声大响,在城下清楚的听到城头砖石的爆裂声音,能看到他们刚才站立的位置,砖石飞溅。
更有十几个人惨叫着从城墙上摔了下来,“明军开炮了!!”有人撕心裂肺的喊道,更多的是惨叫和惊叫。
闷雷般地炮声开始连续响起,城头上烟尘冒出,处处纷乱。下面的小西行长一干人脸色都是白。
也顾不上什么气度风貌,纷纷加快了向城内走的脚步,平壤的城墙也是青砖和条石作为外层,里面则是用夯土主体,这样的城墙颇为结实,还是能在炮火下面支撑很长时间。但这样的炮火轰击对城头上的倭寇来说震撼实在是太大了。
对于倭寇兵卒和将官来说,他们还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炮火。炮弹炸在城头,砖石飞溅,被炮弹砸中必死,被砖石迸溅立刻是重伤。
偌大个城池好像都在颤抖,人在上面站立都感觉不稳,无一处不在震动。实际上炮火轰击持续的时间并不长。
差不多三轮之后,明军的步卒就开始拿着攻城的器械开始攻城。“铁炮队!!弓箭队!!”城头的倭寇武士大声的吆喝,开始有倭寇的士兵在城头上射击抵御。
但城下的炮火压制也是很及时,往往城墙上的防御那里出现倭寇的防御力量,火炮立刻就能打过去。在平壤城西边的一处高地,李家的将领都在这边观阵,看着火炮犀利,每个人都是满意的点头。
李成梁下面的一个游击李宁粗声说道:“咱们这火炮了不得啊!倭寇估计是吓破了胆子。”
李成梁脸上却没什么喜色,在那里开口说道:“怎么才轰了三轮,步卒不值钱,可你们也不能这么浪费啊!”对他的挑拣,李如梅一干人也都是脸色不快。
不过与公与私,李成梁说话他们都必须要听从,李如梅懒洋洋的说道:“这火炮加上炮弹炮手什么的,可是比步卒值钱多了,再加上咱们这火炮三轮之后就有炸膛的危险,还是谨慎些好,父亲你说呢?”
一干人都是附合的点头,李成梁看着平壤城的城门低声说道:“如果是,恐怕这城墙现在就已经是被轰垮了……”不过他说话的声音是自言自语,其他人却也没有听到。
李成梁清了清嗓子,扬声说道:“先把步卒撤下来,继续用炮兵轰打,你们看看,现在城头上的倭寇还有抵抗的精神,如果用炮轰垮了他们,进城岂不是更容易,炮弹打到城里,反正也可以拿回来用,你们心疼什么,大功在前,都不要耽误了!”他加重了语气。
周围的人都是轰然答应,不愿归不愿,主将坚持,那还是要执行的,刚刚停歇了的火炮又是被架了起来。
城头上奔走吆喝,正在布置城防的倭寇,立刻都是安静了下来,四处寻找躲避的地方。这等单方面的炮击,李家辽西这一支都是看的眉飞色舞。
可李成梁这边却没什么高兴的样子,宣府参将李三石在那里低声对李宁说道:“那次在哈喇河套那边打鞑虏的土围子,归化商团那炮打的连续,看看现在这个,三炮一停,听着都不舒服。”
“比较这个作甚,看就是了,能杀倭寇,有用就行!”
城墙的破损越来越大,几处被击中轰打的地方,垛口都是粉碎,城头连个遮蔽都没有,某些地方的城防,你被炮轰垮。
“来啊,祖承训!”仔细观察战场的李成梁扬声喊道,也在这高地处的祖承训立刻小跑着过来。
到了跟前就是跪下磕头,原本以他的身份,也就是见面抱拳行礼的地步,可经过那一场大败,地位大跌,已经是没什么资格了,“这就是平壤城,本将准备让你戴罪立功,夺下城门就算你的大功,你敢去不敢去攻城!”
攻击平壤城的凶险别人不知道,祖承训却是明白,而且在这等攻城守城的时候,局面更是凶险异常。
可在这个时候,祖承训却没什么选择了,要是不去,今后恐怕一切都要失去,他在地上又是磕了个头,大声说道:“头掉了碗大个疤,末将敢去攻城!”
“非常好,你领三千兵卒攻西门,另有朝鲜将李隘、金应瑞一旁策应,炮击之后,听我将令向前攻击。”
站起身的祖承训大声答应,又要磕头,李成梁看了看身侧的两名朝鲜军将,这二人方才看炮击还是兴高采烈,听到方才的命令,却是脸色有些发白了,他们有点不敢攻城。
“不要让这么宝贵的队伍损失在城头上!!”小西行长本来距离城墙不远,可随着炮弹不断的落下,他也是越来越向城内退去。
原本他还假模假式的拿着长柄扇子作为指挥,可随着外面的声势越来越惊人,他也把这个换成了长刀,毕竟有武器在手放心些。现在脸色发白,流冷汗喘粗气已经不会被认为是胆怯了。
甚至不会有人注意到这个,因为小西行长和身边的一干将领,人人都是如此,“从前在平户的时候,听明国的商人说大炮,总觉得他们在夸张,大炮不就是南蛮佛郎机船上的那种吗,也威力不大,没想到,没想到……只是?”说这话的人是有马晴信。
有马家也曾在肥前一带为大名,小西行长却顾不得这些感慨,他只是在那里拼命的收拢兵马,将有价值的队伍一支支的撤下来。
在城墙上抵抗已经是个必死的局面,何苦去牺牲。但明军的火炮自然做不到每段城墙都遮蔽,城头上留着监视敌情的人就是足够了,小西行长在那里茫然四顾,完全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撤下铁炮队之后,总算想起另外一件事,大喊着说道:“东门那边怎么样,明军有没有攻城?”
传令兵不多时就是来到禀报:“明军并无在东门前布阵…….。”
“明军开始在西门列阵,准备攻城了!!”这边的传令兵还没有说完,那边却又有传令兵跑来,声嘶力竭的喊道。
这边一喊,围在小西行长身边的将领和旗本武士都是情不自禁的抖了下。
还没等小西行长说话,第一军团的副将,也是丰臣秀吉派在第一军团的心腹宗义智大声说道:“大人,现在应该派我军的忠勇之士出城迎战,试探明军的虚实,如果我军勇猛,或许可以阵前拚命!”
“其有此理,如果不是你们亲疏有别,我们也有火炮迎谁愿意前往!”小西行长气急败坏的说了一句。
不过不知道是谁在后面扯了他一把,小西行长立刻是停住,随即转换了个话题,他这句话一问出来,场面也是安静。
这个倒是和城外有异曲同工之妙,安静时间很短,众人目光很快集中到了一个人身上。那人被盯住之后,脸色立刻变得很难看,不过看到所有人都是看向他。
这人也知道没有办法推脱了,只是在那里黑着脸出列,扬声说道:“请大人允许我出城迎敌。”
“好啊,重胜君真是勇士,你本部一千人,我再配给你铁炮队一百,长枪兵两千,骑兵二百,这就自西门出战,让明国的人见识下大和武士的勇猛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