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天上掉下大馅饼
作者:韬文略武      更新:2019-08-01 16:44      字数:3236

太中大夫陆贾奉陈平、周勃之命,一路上风尘仆仆,直趋中都——平遥。

陆贾到了驿站,简单休息一下,然后随着驿丞,通过商业大街,只见铺着方石的大街宽敞平坦,路两侧一幢幢飞檐雕甍的商铺鳞次栉比,里边摆满物品,琳琅满目,大街上游人如织,举止文明,好一座繁花似锦的王都。陆贾目睹这一切,情不自禁地对驿丞说:“朝廷官员都说代国穷,不愿到此做官,谁知到此一转,完全出乎我们的想象。”

驿丞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笑一笑说:“代国百业兴旺,百姓过着殷实的生活,这与代王勤政爱民是分不开的。”

“代王有你说得那么好吗?”陆贾故意引逗驿丞。

“大人不相信,可以随便找一个路边的百姓问问,验证一下我所说的话,看是不是真的?向使代王为天下之主,则百姓安康,四海称颂。”驿丞十分自豪地说。

陆贾不由乐了,看来驿丞对刘恒挺崇拜。刘恒真的有那么贤明吗?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能与百姓休戚与共、息息相通、心心相印的不过尧、舜、禹三帝,真正实现天下大同,从来没有过,驿丞未免言过其实。他好心好意提醒驿丞:“你刚才的话不守臣规,不怕别人出卖你吗?”

“不怕。”驿丞爽快地说:“在代国,不论在朝在野,是官是民,都这么说。”

“都这么说?”

“不相信?你随便问路边一个人。”驿丞看陆贾不相信自己的话,便催促他调查民意。

陆贾信步走到路边一个卖烧饼的小摊前,只见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头吆喝道:“卖烧饼哩,卖烧饼哩。”

陆贾和气地问:“老人家,一钱能买几个烧饼?”

“五个。”

“这么便宜?”

“不贵吧,听你的口音不像本地人,外地来的?”

“外地来的。”陆贾诚意回答,然后问一句:“官府买你的烧饼给钱吗?”

“给,代王都给,谁敢不给?”一提到这个话题,老头儿牛气十足。

“哦。”陆贾惊奇地问道:“代王买过你的烧饼?”

“当然了。”老头儿一提这个话题,眉飞色舞,打开话匣子,对刘恒赞不绝口:“有一次,代王私访民情,路过此处,见我的烧饼又酥又香,便有滋有味尝一个,随后从身上掏出一钱给我,还夸我心灵手巧。我说代王你能吃我的烧饼,等于给我做了宣传,我就烧了八辈子高香,我怎么能要你的钱呢?可代王很和气,硬把钱塞给我。”

“代王爱民呀。”陆贾听了老头儿的述说,不禁心中一热。

老头儿激动地说:“我说代王能掏腰包就是一件稀罕事,怎么能让你多掏呢,我执意还他钱,他说什么不要,我活了这么大年纪,还没遇到这么好的王爷,假如全国其他诸侯王都能像代王仁慈爱民,国家何愁不治呢!”

离开烧饼摊,陆贾感慨地对驿丞说:“倘若有一天代王离开代国,代国的百姓会有何反应?”

“代王与代国的百姓情深似海,谁也离不开谁,百姓离不开代王,代王离不开百姓。”驿丞似乎感觉什么,机灵地问:“代王要离开吗?”

“暂时保密。”陆贾诡谲地一笑,他暗想这一路可算开了眼界,当初张苍推荐代王为帝,自己对张苍的美言还半信半疑,没想到现实中的代王,比他的推荐之词还要强十倍,看来大汉从此得人矣。

陆贾边走边想,不知不觉来到王府。他抬起头来,定睛一看,几乎不相信这就是代王府,只见大门的漆皮斑驳脱离,与刚才在商业大街看到的繁华景象大相径庭。

守门的士卒得知他是朝廷的使者,飞跑进去报信。一会儿,从王府走出英姿飒爽的薄昭来,他面带微笑,向陆贾躬身施礼,朗声说道:“陆大人乃朝廷名臣,来到此地,何不通报一声,好让我们恭迎。”

“此行秘密,不敢张扬。”陆贾客客气气还礼,满面笑容解释,随后问道:“代王现在何处?”

“代王不知大人驾到,早上领着群官,到民间赈济贫寒,实在抱歉,请大人到府上稍等片刻。”薄昭一伸手,非常礼貌地把陆贾让进王府。

陆贾拾级而上,迈进府门,只见春和宫的墙壁古朴陈旧,客厅里摆放几张旧桌椅,孤零零的,与主人的高贵身份极不相衬。陆贾内心深处产生强烈震撼,他不解地问薄昭:“我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所有的王府都盖得豪华气派,唯独到代国,王府旧得像掉了牙,如此怎能威仪天下?”

薄昭逐渐敛住笑容,严肃地说:“这就是代王与其他诸侯王的不同之处。代王曾说,代国没有谁花的钱,不会没有他花的钱,但天下久经战乱,老百姓还需要休养生息,一分一厘都来之不易,作为一国之王,更应该勤俭节约,为万民表率,怎能为一己之私而劳民伤财呢?”

听了薄昭的介绍,陆贾为代王完美的人格迷住,击节称赞:“繁华似锦的商业大街与简朴陈旧的王府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新一旧的对比,让我明白了代王为何会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一座丰碑的真正原因,真是贤王难得呀,几百年才出一个。”

“代王回来了。”一个侍从走进大厅,向薄昭报告。

薄昭对陆贾说:“陆大夫,让鄙人告诉代王,说朝廷使者要见他。”

“使不得。”陆贾急忙揽住薄昭说:“我们还是一块儿谒见代王。”

当二人走出大厅,刘恒已健步走至院中,陆贾端详一下刘恒,只见刘恒身材像青松一样挺拔,宽阔的额头明亮润泽,又浓又黑的眉毛下闪烁着一双细长的、明亮的、睿智的眼睛,高隆的鼻梁镶嵌在匀称儒雅的脸庞上。

陆贾噗咚一声,跪在地上,向刘恒行大礼说:“臣陆贾,叩拜代王。”

刘恒扶起陆贾,夸奖道:“陆大夫雄辩天下,家喻户晓,能在贫瘠的代国见到你,也算孤的福份。”

彼此寒暄一番,互相谦让,进入春和宫。没等落座,陆贾便拿出朝廷诏书,恭恭敬敬奉献刘恒,朗声说:“恭喜千岁。”

“喜从何来?”刘恒不知所云。

陆贾简要介绍兴刘灭吕过程,把大臣和皇族推荐的结果告诉刘恒:“太后驾崩,诸吕叛乱,齐王在外兴兵,太尉在内响应,一举铲除诸吕,经王公贵族熟议,公推代王为帝。”他的话犹如一颗炸雷,在王府内引起强烈反响。

刘恒瞪大眼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站在原地表情惊讶,好长时间没回答陆贾的话。立在旁边的薄昭看出端倪,急忙捅一下他,提醒道:“代王,你怎么了?”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齐天洪福,刘恒霎时被砸晕了,说什么不相信,不由问了一句:“陆大夫,你刚才说什么来着?”

“群臣一致推戴代王为天子。”陆贾大声重复一遍,然后恭恭敬敬递过诏书。

刘恒接过盖着玉玺的诏书,仔细**,仔细阅读其中的每一句话,唯恐漏过关键字眼。当确信这一切是真的时候,他没有马上接受,而是委婉地推辞道:“太后弄权,诸吕叛乱,刘姓江山危在旦夕,幸赖群英同心,扫除妖孽,恢复皇纲,实乃大幸,刘恒德浅望薄,不堪继承皇统,望群臣在刘姓子孙中重选其他能干之人,承继大统。”

“代王龙姿凤表,仁慈爱民,乃众望所归。”陆贾鼓动一张利嘴,试图说服刘恒。

代国地处偏僻,消息闭塞,刘恒对朝廷里发生的事知道得很少。他只知道前一段时间齐王传檄各诸侯国,声讨诸吕叛乱,后来又听说周太尉振臂一呼,冒险闯入北军,号召禁军诛灭诸吕,至于群臣公选他为帝的消息,他一点儿不知。他已过惯与世无争的恬静生活,从不相信天上会掉什么馅饼,从小领略了朝廷里的腥风血雨,对险滩暗礁畏而远之。这一次,群臣拥戴他这个没有一寸功劳的诸侯王,平步青云,登上帝位,他疑上加疑,弄不清是真是假,里面到底有没有陷阱?有没有猫腻?他迟疑不决,慎重地说:“群臣推孤为帝,容孤细思,孤不能骤然答应群臣的要求。”

陆贾还想说什么,刘恒一摆手,制住他,转身对薄昭说:“舅舅,用孤的车把陆大夫送回驿馆,让陆大夫好好休息。”

陆贾明白,纵使他浑身长满嘴,说得天花乱坠,代王也是满腹狐疑,必须给代王能够接受的时间。他欲进先退,知趣地离开王府,在薄昭的陪同下,暂且来到驿馆歇息。

送走陆贾,刘恒心里乱极了,他吩咐侍从道:“去,把各位幕僚请来一议。”

侍从应声而去,大约半个时辰,幕僚齐聚春和宫。薄昭从驿馆返回,坐到角落里,不吭声。

幕僚们不知发生什么重大事情,被代王突然召来,一个个心里噗噗跳个不停,有几个心急的,想张口问,抬头一看刘恒神情严肃,到嘴边的话,立刻咽了回去,根本没有人想到朝廷群臣会推举他们的代王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