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舍长取短要不得
作者:韬文略武      更新:2019-08-01 16:44      字数:3158

在王庭的穹庐,稽粥大单于设宴招待中行说,烤熟的马肉,燉热的马奶酒被一一端上来。

稽粥单于大手一摆,豪情满怀地说:“中行说是我们尊贵的客人,这趟和亲使命完成得很好,请满饮此酒。”

“谢大单于。”中行说端起香甜的马奶酒,咕咚一声,喝了下去,用手抹下嘴角。

稽粥单于哈哈大笑,看着他,大声说:“我们这匈奴酒,你们汉人一般享受不了。”

“习惯就好了。”中行说学着匈奴人的样子,用锋利的刀子切开一块肉,用叉子叉住,送到嘴里,细咀慢嚼,咽进肚里,随后连饮几碗马奶酒。

“这趟使命完成后,你可以回去复命。”稽粥单于看着中行说,漫不经意地说。

“大单于,敝人不打算回去。”中行说听了稽粥单于的话,心里一动,唯恐错失这次机会,急忙表白说:“敝人决定归附大单于,不知大单于愿不愿意收留敝人?”

“寡人当然愿意,但不知你有何本领?”稽粥单于欣然说道。

“强—胡—制—汉。”中行说精明干练,从嘴里蹦出四个字,字字吓人,上去便抓住稽粥的心理,同时他心细如发,眼睛一眨不眨仔细观察稽粥单于的脸色变化。

稽粥单于略一沉吟,心想中行说对汉朝许多事情了如指掌,正好可以通过他来了解汉朝,于是脸上挂满笑容,双手拱拳,满心高兴地说:“如果能强胡制汉,那太好了,匈奴现在就缺你这样的才俊,相信将来合作愉快,来,喝酒。”他举起酒,咕咚几声,喝了个底朝天。

有了稽粥单于的表态,中行说放心喝酒,他的酒量当然与稽粥单于没法比,但他喝出热情,喝得摇头晃脑,喝得神采飞扬,至于最后他如何从王庭穹庐摇摇晃晃、跌跌撞撞走出来,他也模模糊糊说不清,不过有一点他非常清楚,从今往后,他要死心塌地当汉奸,用自己的智慧来报复大汉朝的国君与臣民。

当他酒醒之后,红通通的太阳正从草原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他一个骨碌翻身,穿上高腰马靴,走出帐外,迎着初升的太阳,张开双臂,激动地喊道:“美丽的太阳神,我中行说终于有一展胸襟的地方啦。”

他极目远望,只见牧民们赶着一群群马牛羊,在蓝天白云下奔向碧绿的草原,心里再一次强烈感受到草原的辽阔与空旷。

他返回帐篷,手下的杂役已端上热气腾腾的马肉与羊奶。他洗过脸,用盐漱嘴,然后坐下来,像匈奴人一样,用过早餐,很满足地咂吧几下嘴唇。

办完杂事,他来到王庭穹庐,看到稽粥单于红光满面,与几个贵族正拿着一块精致的丝绸布料,赞不绝口:“这汉朝织女织出的丝绸就是精美,不仅纹理精细,而且大方好看,比匈奴兽皮制作的衣服漂亮轻巧。”

“汉族人的饮食脍不厌细,色香味俱全,清洁、精至、精细,而匈奴人茹毛饮血。”

听了他们的议论,中行说对他们崇拜汉朝的衣食风俗不以为然,他向稽粥单于深深一躬,慷慨陈词:“匈奴人少,总人数加起来没有汉朝一郡的人多,而今却能独霸一方,原因不外乎平常衣食,自给自足,不必仰给汉朝,故而能傲然称雄。”

稽粥单于微微颔首,笑着说:“你的话比较符合匈奴的实情。”

几个贵族看大单于如此欣赏中行说,敛声屏息,等待他的下文。

中行说话锋一转,尖锐批评道:“如今大单于把掠夺来的东西以及汉朝进献的东西视为至宝,崇尚汉朝的风俗习惯,敝人恐怕汉朝只用十分之一二的财物,就足以让整个匈奴倾心归汉。”

“这?”稽粥单于摸一把下颌的黑胡须,陷入深思,犹豫不决,一则中行说劝他保留匈奴人的本色而不要贪恋到手的汉朝财物这个道理没有错,一则骤然破坏和亲政策,舍弃每年从汉朝进献的大量丝绸、粮食和美酒,像以往一样,继续对大汉朝进行小规模甚至大规模的战争。

看稽粥单于沉思不语,有的贵族说话了:“中行说净胡说八道,这汉朝织女织出的丝绸无比精美,难道不比匈奴兽皮制作的衣服轻巧吗?”

有的贵族说:“汉族人的饮食讲究色香味,比匈奴人的饮食习惯强多了。”

也有的贵族低声说:“中行说在大汉朝受尽鸟气,来挑拨汉朝与匈奴的关系,让两国重新处于战争状态。”他们说话的声音尽管不高,都被中行说听进耳朵。

中行说不为所动,据理力争:“匈奴人之所以剽悍绝伦,以少击寡,以一当十,是因为他们食肉喝奶的结果,肉奶比五谷杂粮补养身体要强得多,因而匈奴人普遍比汉人强壮。”

“他说的似乎有一定道理。”稽粥单于觉得中行说言之有理,便舒展眉头,轻轻地说。

“大单于,事实胜于雄辩,请允许我做一个实验。”中行说脑子突然一转,想出一个说服大家的法子。他扭身跑进帐篷,拿起一套汉朝衣服,让一个匈奴骑士穿上,翻身跃上马背,大喝一声“策。”坐骑犹如满弓射出的箭镞,在荆棘丛中纵横驰骋。当骑士返回来时,只见这些原来精美的丝绸服装被划拉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口子,残缺不全,一片狼藉。

“呀——嗬。”贵族群中出现一阵骚动,稽粥单于却不动声色,抱着双臂,眯着双眼,在冷静观察事态的发展,一副稳如泰山的姿态。

中行说让骑士翻身下马,重新换上匈奴人通常穿的兽皮制作的衣服,同样在荆棘丛中纵横驰骋,其结果完好无损。

中行说走至稽粥单于的眼前,深沉地问:“如何?”

原来质疑中行说的几个贵族,在铁的事实面前耸一耸肩膀,两手一摊,哑口无言,面露尴尬之色。

稽粥单于呵呵大笑,亲昵地拍着中行说的肩膀,断然说道:“汉朝精美的丝绸与匈奴用兽皮制成的衣服这么一对比,果然中看不中用,看来匈奴旃裘之完善,湩酪之便美,非汉衣汉食所能比。”

稽粥单于把脸转向贵族们,似乎在总结,又似乎在垂训:“看来匈奴与汉朝两个帝国在衣食方面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汉人的丝绸光鲜艳丽,漂亮轻巧,匈奴人的衣服经久耐用,汉人吃五谷杂粮,脍不厌细,匈奴人吃肉喝奶,补养充足。”

中行说脸色凝重,补充说:“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匈奴人绝不能放弃自己的优势,盲目崇拜汉朝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当然,汉朝给我们进献的一些东西并不错,我们也不能骤然舍弃不用,我们要尽情享受这些东西,如果我们抛弃不用,我们才是一群傻瓜。”稽粥单于挥着有力的手势,声音洪亮地说。

一群贵族哄然大笑,稽粥单于的话说到他们的心坎,说得他们纷纷点头称是,窃窃私议:“就是嘛,汉人给我们送来的东西,我们为何不享用?”

“我们是游牧民族,是马背上的英雄和草原上的雄鹰,这是我们的看家本领,也是让汉人胆战心惊的本钱,如果认不清这一点,我们就会像中行说说得那样,盲目崇拜汉朝的风俗习惯,被他们同化,这是舍长取短,寡人绝不干此类愚蠢透顶的事情。”稽粥单于目视前方,挺着宽厚的胸膛,激昂的声音在大草原上久久飘荡,魅力无穷,历久弥新。

中行说绝不悭吝一句得体的吹捧之词:“大单于圣明至极。”

稽粥单于扭过头,意味深长地说:“中行说给我们这些匈奴人的精英上了一堂课,生动别致,发人深省,希望今天在场的王公贵族都要尊重他,因为他对汉朝的情况非常熟悉,是我们逾过万里长城进入内地的导师。”

中行说赶紧谦虚地说:“大单于过誉,敝人不敢。”

贵族们纷纷双手抱拳,俯首施礼:“大单于所言极是,中行说请受我等一拜。”

“敝人愿意效犬马之劳。”中行说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有生以来从未遇到如此丰厚的礼遇,过去在大汉朝他受尽人们的白眼和歧视,而现在稽粥单于尊称他为导师,王公贵族敬重有加。今昔对比,感慨万千,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他暗暗叹道:“匈奴啊,匈奴,为了你,我可以把心掏出来,我要借你这把利剑,让大汉朝的皇帝后悔不已,让大汉朝的臣民跪在我的脚下发抖。”

谁知稽粥单于言犹未尽,说了一句让中行说更加激动的话:“从今往后,只要遇到涉及汉朝的事情,思想上遇到解不开的疙瘩,大家尽可向他请教,相信他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案。”

“谨遵大单于之命。”贵族们纷纷表态,不敢怠慢。

中行说再次眼圈潮红,几滴百感交集的泪花夺眶而出,顺着鼻梁,簌簌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