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平民武林
“武林?”
“武林人士还有商贾,武林之人不同于世俗乡绅,虽说也需要土地生产粮食供给自身,但其武功本身也是一种力量,若能将这帮人收归己用……试想这天下武林人士足有数十万之众,若能将他们统一安排,建立组织,试想这将是一股多么恐怖的力量。商贾更不必说,任何事都是需要大量的金钱支持。”法师捏着胡须笑着说道。
“法师莫要框我,先不说这事的可行性到底能有几分,即便真的成功了,难道大师以为这些武林人士真的可以与朝廷军阵抗衡,在下也多年习武,对武功也多有了解。武林人士多习内功,这种修炼方式讲究各自的领悟,每个人的修炼进度各不相同,而且修炼时间极长,单打独斗倒是很厉害,但却不适用于军队,最困难的是武林人士散居各地,有的千余人聚在一起,有的百十人聚在一起,有的干脆独来独往,这中都附近,百里之内,更是严禁武林人士靠近。而军队了,则多修外家功法,成效快,进度统一,可以组军阵对敌,同一等级同等数量的武林人士和军队对抗,一般来说军队完胜。受过严格训练,全副武装的士兵不同于江湖混混,普通武者能对付五六个士兵便是顶天,高手也就能对付二三十个,即便是像大师这样的顶尖高手,也决不能同时对付一百个士兵。即便是拉拢了一堆一流高手或顶尖高手,在这中都城内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100个?世子实在太看的起贫僧了,五六十个便是顶天,100个的话,贫僧早就脚底抹油了。”和尚连忙摇头否决,也不知是谦虚还是故意隐藏实力,亦或是真的如此。
“既然大师知道,还请明示。”这位世子显然有些不耐烦了,直接打开天窗说亮话。
“世子莫急,贫僧想先问世子一个问题。”法师不答反问,竟向世子提出了一个问题。“皇帝,将军,大儒,武者,商人,他们几人谁最厉害?皇帝君临天下,君权天授,将军兵马无数,战场之上所向披靡,大儒执笔,掌控天下舆论,商人家财万贯,钱能通神,他们在外界均是雄霸一方,甚至独霸天下,若排除外界影响,只论个人,他们当中最厉害的却是武者,即便是他们加起来,也不可能与一个武者抗衡。皇帝厉害吗?不过是个凡夫俗子,舞不动刀枪拿不起枪棒,可为何天下之人皆默认皇帝为世间主宰,世子可知这是为何?权威,当天下人都认可皇帝的权力,他才是皇帝,但若有一天,天下人不再认可他那便什么也不是了,如同汉朝的献帝,权威丧尽便沦为军阀的傀儡。皇帝的权威通过儒家礼法来确认,从秦国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今日的程朱理学,皇权一步一步得到加强。但这天下武者,或者准确的说是武林中人,却不认同这等儒家礼法,他们有自己特有的一套侠义约束自身,可以说思想上的认同是区分武林人士与非武林人士最重要的区别。虽说多少年来在朝廷的影响下濒临崩溃,但好歹还留着一个壳子,但只要还有这个壳子,我们就可从中运作,在武林中树立权威,组织武者夺取各个门派世家,将他们的土地财富收归己用,甚至可以暗中编练军队,就如同汉朝的五斗米道,平民百姓亦毁灭帝国半壁江山,更何况有武功基础的武林人士。”
“本世子倒是好奇,大师打算让本世子如何树立权威,又树立何等权威,才能让这些大门派大世家心甘情愿拜倒在本世子的脚下。”世子冷冷的说道,也不知是喜是怒。
“贫僧并未准备让世子去对付这些门派世家,各位掌门家主都是活了几十年的老狐狸,岂会被这些把戏糊弄。世子可知这天下会武之人有多少。具体数量任谁也不可能能知道,都是各门各派各家的机密,不会对外公布。但大体上来说却可分三分,其一分在朝廷,是大内高手以及各州县的捕快密探,但他们已经效忠朝廷,为官府所用;其二分在武林,乡绅,是各门各派各个世家的核心力量,其三分,却在乡间,在街头,在门派底层,是那些最普通的普通人,他们无权无势,生活清贫,却有着一颗侠义之心,渴望公正。前两者均有权有势,是为权贵武林,不好掌控,但这第三分便是世子所要组织的人,是为平民武林,世子只需竖起一杆侠义大旗,他们自然会聚到世子的旗下任世子调遣,甚至于前两者之中有理想之人亦会跟随。”
“大师所言,在下倒是听明白了,不过却有两个疑问要请教大师,其一,学武极耗钱财,所以学武之人无不是家底丰厚之人,这些人怎么会是无权无势的底层百姓,其二,整合武林如此大的动作,朝廷必然得知,我又如何向朝廷解释?”
“世子的这两个问题,贫僧正好要来解释。除了以血脉为纽带的世家,大部分武林门派都要招收大量门徒充当炮灰,这些门徒大部分人武功低微都处在门派最底层,毫无出头之日,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各门各派均有少数高层把持,他们扶持亲信血亲,把持门派打压底层武者,底层武者虽备受打压却数量庞大,当中总有少数人天分奇高可以进阶高手之列,就如我普宁寺,虽有武僧1000多人,进军武者只有100多人,真正的高手只有寥寥数人,但那900多人当中,天知道会不会有隐藏其中的高手。这些人不愿成为高层的帮凶干脆离开门派在外闯荡或潜伏在门派之中隐藏实力图谋大计,这后一种人世子不能用,前一种人才是狮子应当招揽的对象。至于第二个问题,武林不服儒家礼法管教,朝廷早就想收拾他们却无力收拾,大部分情况都是打倒一个门主却扶植起另一个门主,仍旧听调不听宣。世子本为天潢贵胄,若能替朝廷解决此等棘手问题,朝廷自会更加重视世子,至于王爷会怎么想,还是等他继承大统再说吧,毕竟图谋大事,总要负担些风险才是。”
“多谢大师,在下明白了。”世子听闻此言豁然开朗,如同武者双手握拳拱手到。
“那此次燕山论武还请大师全力以赴,若能成为新任六极,那可是大大的助力。”
“论武之事,贫僧已有十足把握,倒是世子若能成为武林盟主,就更是师出有名了,现在正好有个天大的机会摆在世子面前。”
“这我心中有数,在下尚有些事情要忙。”法师告了一声,极其恭敬的退至门外,才转身离去。
“来人立即备马,我要回别院。”这世子在王府外有一别院,经常在那儿居住,而法师为王府客卿,却经常在王府长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