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节 落定
作者:中玄子      更新:2019-08-04 20:49      字数:10843

凡尘落定事难开

无心有为事不休

终千万里谁成器

心到桥头自然直

顺行―中玄

人世间的事莫过于一个“欠”字。你欠我,我欠他,无形中就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牵连,这种牵连通常也会把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到最后,有心的自然是有心,无心的人也就成了分道扬镳的陌路之人。

善念被道德捆绑在一起,不伦不类。我不喜欢以这种方式处理人情世故,更不喜欢拿来说事。我喜欢简简单单的顺其自然……

经历了种种之后,人都会变的沉默寡言,也会收起欲望之心。面对生活的时候也会变的沉着冷静。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现实的立体教育,别人的痛苦也是自己思考生命的开始。

深刻的警示,告诫着冲动的心要保持平常状态。

波浪不惊的人生旅途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也正是有了坎坷我们才会反思,或者不定期的让自己归零。

妄想执着,但不能证得。顺境顺行,逆境逆行。在生活的道路上,坚守经营,家庭和事业也会随遇而安。

简单的人世范畴,随心而动。特定的时间之内尘埃既已落定……

一段小的波折过后,不仅惊醒了创业未始的建国,也让我重新看待了立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是一个领队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发生的事情已然不能挽回如初,但正在发生的事情可以由人来决定……

处理完建国的事情,回到省城后,建国和玉漱先回了家。我自己又回了店铺。

到了店铺已经都快六点了,天又黑沉了下来。我停好车走到店铺门口,工人正在收拢工具和材料。张师傅他们说,要下班了,明天再干。收拾好后,他们就回了。进了店铺,里头的工人还在干活,他们有的刮白、有的量尺寸做造型、有的在地上下料,大家干不紧不慢的干着手里活儿。

楼上楼下转了一圈,准备到门口透透气,刚走出门口,来了一个女的,她戴着一副眼镜,穿着职业装。她冲我笑了笑,然后就进了店铺里头,我以为她是找干活的工人,就没理她,我就站在门口抽起了烟。

在门口抽完烟,给秦语发了条微信

“聆儿,什么时候到?要不要我去接你和妈”

刚发完微信,这女的就噔噔的走出门口,她说

“这里是准备开饭店吗?”

我抬起头看了她一眼,说

“嗯”

她又说

“噢,这里装修的还挺好的。”

我没理她。她又说

“诶,这里没有负责人吗?”

我说

“什么负责人?”

她说

“哎呀,当然是饭店的负责人啊”

我奇怪的看着她说

“噢,那会儿还在来”

我假装看了看周围,又说

“估计是走了。你有什么事儿”

她看着我说

“诶,你是干什么的?”

我说

“我,搞装修的呀,怎么了”

她笑了笑说

“噢,没事儿,没事儿。我就随便问问”

我说

“噢”

她在门口看了看,有点失落的说

“哎,看来是没缘分”

说着,她就要走。我往前走了两步说

“你有什么事儿,要不明天我帮你传个话。”

她笑了笑,说

“也没啥”

我说

“你这姑娘”

说完,我就转身准备进店铺。她又说

“我怎么啦?”

我停下脚步,看着她说

“没怎么”

她白了我一眼,然后说

“拜拜了您呐”

说完,她还卡哇伊试的摆了摆手。然后她就走了。

我心想她有可能是推什么业务的,就没把这事儿记心上。

上了店铺二楼,工人停下了手里的活,在地上整理工具。他们见我上来,其中有一个人说

“老板,没料了”

我说

“差什么料”

他站起来说

“我们工头回来了,我跟他说了,他明天就买料过来”

我说

“哪个工头?”

他说

“就前几天带我们干活的”

我说

“噢,那好”

他笑了笑,然后收了工具,换上衣服,他们几个也走了。

他们走了后,我看了看手机,秦语还没回复。然后我就拨了秦语妈妈的电话,可秦语妈妈没接。我就又给秦语妈妈发了微信

“妈,你们什么时候回来?要不要我去接你们?”

微信发出去,同样也没有回复。

也不知道她们忙什么去了,不知道秦语检查的如何?

这几天,也没有她们的消息。我忙起来也没询问情况。不晓得她们是不是生气了……?

我坐在窗户前,听着外头的寒风呼啸而过,一个人静静的在楼上抽烟。

抽了会儿烟,想了会儿事儿,肚子里空的有些难受,就站起来准备下楼回家。刚起身,听见楼下有脚步声。走到楼梯口去看,是静芸来了。她穿着大衣,发冷的说

“外头风好大”

我说

“赶紧上来,暖会儿”

她跑着上了二楼,说

“这儿暖气还行?”

我说

“挺好的”

她点了点头,轻轻拍了拍头发,说

“这儿快差不多了吧”

我说

“再有两三天估计完了”

她四处看了看,说

“装修的还不错”

我笑了笑,说

“挺好的”

她拖去大衣,放在凳子上,然后坐下说

“餐具和桌子那些十五号左右就能回来。”

我说

“还没给钱呢,怎么都发货了?”

她笑了笑,说

“货到付款,定金我帮你付了”

我掏出手机说

“多少钱,我给你”

她说

“你这人真没劲,总是钱钱钱的,再这样不理你了”

我说

“那也不能让你垫付吧”

她站起来说

“我说你,有完没完了”

我看着她,没说话。她切了一声,然后坐下说

“好了好了,货回来一并给你”

我装了手机,说

“那好”

她瞅了瞅二楼的店铺说

“还有什么缺的吗?”

我说

“就是儿童娱乐设施了”

她说

“哪种的?”

我说

“就像商场里,那种不太大,有滑梯,还有球球的那种”

她说

“这里头放个那不合适吧”

我说

“好多地方都有”

她说

“你这儿是‘独处’要安静”

我想了想,觉的她说的有道理,就说

“是啊,可是这里已经隔出来了”

她站起来走到隔出来的位置说

“这么大的地方,还不如设计成电竞区,或者在这里放个大人玩的。”

我想了想,说

“对啊,要是弄个电竞游戏机,比如让顾客玩到一定的高分可以打折或者免单,还能吸引促进客流量”

她笑着说

“就你聪明”

我笑着说

“是你的提议好”

她说

“一层呢?准备做什么?”

我说

“建国设计的是接待区。这几天我也想了,地下可以做个美甲点,还可以放几个娃娃机、在摆上几个沙发桌子,放上几本书,地下还有位置设个水吧台”

她思索着点了点头,说

“这个挺好”

我说

“基础装修出来就好办了”

她看着我说

“建国的事儿,真是谢谢你了,我没看错你”

我抽出烟点燃,抽了一口说

“应该谢谢你”

她笑着走到我跟前说

“不怕我说你抽烟”

我笑着打开一瓶水给她,说

“你不会的”

她接过水,喝了一口说

“你怎么知道”

我抽了口烟,说

“因为你懂我”

她白了我一眼,坐下说

“谁懂你了”

我笑了笑,说

“后头楼梯和顶棚都弄好了”

她说

“正要问你呢。弄好就好”

我说

“下一步就是厨房了,里头的厨具,排烟,橱柜,都得等招了人才能动”

她笑了笑说

“对了,人招的怎么样了”

我说

“网上投简历的不上,我今天也没顾上打电话。过几天吧,里头有个样子了再说”

她笑了笑,说

“诶,楼底下的牌匾,做了没?”

我说

“牌匾不做了,做一个‘独处’的隐喻图标挂上就行”

她说

“那怎么行”

我说

“门脸外立面上做了”

她说

“噢,那就好”

我看了看窗户外头,说

“你等我一下”

她说

“干嘛去呀你”

我笑了笑,然后跑到楼底下,顶着风走到停车场,从车上把准备给她的暗股合同取上,然后又回到店铺。

我想,是时候给她了。

回到店铺,我跑上二楼。她站在窗户跟前,我笑着说

“外头还真冷”

她说

“你手里那的什么”

我笑着,走到她跟前,递给她说

“你看看”

她疑惑的看着我,接过合同。她看了看说

“这就是你要给我的礼物”

我看着她,说

“也算不得礼物”

她突然上前抱住我说

“干嘛对我这么好”

我两只手不知道放哪儿,别扭的说

“你这是怎么了”

她有点的哽咽的酸着鼻子松开手,又笑着说

“没什么”

我从口袋里拿出点卫生纸,递给她说

“坐下说”

她把合同递给我,擦了擦眼睛说

“这么重的礼物,我可不敢要”

我翻了翻合同,笑着说

“从租店铺,到现在,你帮了我很多。我们没说过多少知心嗯话,却好像早就认识一样。有时候我甚是怀疑这一切都不真的。可事实就是这样。我不会说话,就想着你也参与进来。咱们一起做”

她认真的看着我,说

“第一次见到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就感觉你特别亲切。你和别人不一样,你不装而且还很真诚。尤其是你跟我用哲学的方式聊你对生活的看法时,我就觉得你很特别。说真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想帮你。给你在一块,你总迁就我,但不是因为我有钱的那种对待。我喜欢和你在一块,有时候心里郁闷了,和你开个玩笑,就会特别舒心。”

听着她的话,我都快要动情了。我冷静了一下,笑了笑说

“这或许就是缘分吧”

她立刻说

“哪有什么缘分,有的话咱们也不会怎么晚才见”

我有点紧张的说

“咱们见的刚刚好”

她站起来走了两步看着黑黑的窗户外头,说

“她一定很幸福”

我说

“谁”

她转身看着我说

“谁和你在一起,谁就幸福”

我笑了笑,把合同递给她说

“合同内容你有什么异议么?”

她一把拿过合同,说

“懒得理你”

说完,她从凳子拿起大衣,穿上,然后拿上包包就往楼下走,她头也没回的说

“合同我拿了,字就不签了”

说着,她就出了门。我站在二楼抽着烟,看着她的背景在黑色的空气中淡淡的离去。

冬日里的黑夜黑压压的蒙住了孤独的心,看不到,又看的见……

流转不停的时间有种摸不着的感觉,倒计时在心里纠结着牵绊想要早点看到结果。

等待着惆怅换来了秦语和她妈妈异口同声的回复,她们几乎同一时间发来信息。她们说,还得几天才能回来。

我没有回复她们,离开店铺开上车独自回了家。冷清家里,没有暖气的温度。我像幽灵一样,在不开灯的黑色空气中来回穿梭。

累了,就好好休息。不为烦恼而忧愁,不为痛苦而难过。我也为自己的事业癫狂,为自己即将落定的时间做着准备……

天亮的节奏始终如一,踏着不再改变的时钟自成三点一线。

到了店铺建国也赶过来了,他正和那两个工头商量事情,旁边还停有一辆装有材料的车,有两个没见过的人正在往下搬。

看来建国是长了记心,卸材料这种事情没有用自己的工人。

建国和他们交待完,笑着向我走来。他说

“我都安排好了,后天这里就能完工”

我说

“那就好”

建国掏出烟,递给我一支,说

“这两天我就哪都不去了,盯着他们干完”

我说

“对,一步一步的来”

建国说

“嗯,这次是真受教育了”

我说

“人找到了?”

建国说

“昨天下午他们就回来”

我说

“那就好办了,你也别太愁”

建国从包里掏出一张卡说

“旋子,这是五十万,你先拿着,密码是今天的日子”

我挡回去,说

“事情刚结束,等有了结果再说”

建国说

“我就是手里有点钱烧的。”

他吸了口烟,接着说

“旋子,这钱你必须拿着。工人们和说,你把工钱给他们结了。先给你五十万,那十万就当是装修款了”

我说

“钱是小事儿”

和他拧巴着,他把卡塞但我口袋里,笑着说

“昨天一回来,我同学就把钱给我了,另外他又准备了四十万,说今天早上给工人家属送过去”

我说

“你同学做事情还是可靠的”

建国说

“这也多亏你,要不是你还不知道什么情况”

我拍了一下建国的胳膊说

“咱们是朋友”

建国点了点头,说

“我从那退股了”

我说

“你投了多少”

建国说

“没多少”

我看建国不便说,事情也平安了,我就说

“这两天好好休息,没事儿多陪陪玉漱。”

建国笑着说

“是啊,让她担惊受怕了一回”

我说

“你们俩啥时候结婚?”

建国笑了笑说

“明年吧。手头上的事情捋顺了再说”

我说

“心里有数就行”

他点了点头。然后我们两七七八八的聊了会儿。

和建国正聊着,静芸相跟着一个男的走了过来。一见面,静芸说

“事情一切顺利吧,建国”

建国说

“都妥了”

静芸笑了笑。然后对和他一起来的人说

“耿师傅,这位就是兆总,这家店的老板”

耿师傅冲我笑了笑,静芸说

“这是耿师傅”

然后我伸手和耿师傅握了握手。静芸正要介绍建国,建国说

“你们谈吧,我去看一下施工进展”

说着,建国就去了店铺。然后静芸说

“咱们像个地方吧”

耿师傅倒是真的耿直,他不仅长相实在,就连他的肚子也很踏实。他笑着

“这儿就挺好”

我和静芸笑了笑,静芸说

“耿师傅是我的一个大哥哥,他的厨艺很惊赞,也是部队出来,不过比你要早”

我高兴的又和耿师傅握了握手,耿师傅说

“小芸和我了这边的情况了,我很感兴趣”

我笑着看了看静芸说

“那太好了”

静芸说

“我这个大哥,自己就是开饭店的,要不拆迁了,他还不来呢”

耿师傅推了一下静芸,笑着跟我说

“小饭店,小饭店”

我说

“耿大哥,以前开什么店”

耿师傅说

“别,别,别。还是叫我耿师傅好听”

他说完,我们都笑了。然后静芸说

“川菜”

耿师傅又说

“我在sc当的兵,复原后就在sc干了几年。我媳妇儿就是sc的。”

我说

“那火锅接一定触过吧”

耿师傅说

“火锅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就看怎么弄了”

然后,我和耿师傅把我的想法说了一遍,我们又进店铺里实地看了看厨房。最后他给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看完店铺,我说

“耿师傅,情况你也了解了,你的想法我都同意。你看工资你有什么要求?”

耿师傅笑着说

“工资好说,完了再定吧。这边人也不齐,等全部配齐了再说”

我正要说话,静芸说

“耿大哥,他这个人就是死认真”

耿师傅笑着说

“都是自己人,都好说。不过你别担心,就算你不用我,我也该过来看看”

静芸怕我多想,又说

“耿大哥以前和我是邻居,小时候经常跟着他玩儿。所以呀,你就别较真儿了”

我笑了笑,说

“既然这样那再好不过。薪资的事儿,咱们就最后商量”

耿师傅说

“这就对了”

静芸看着我笑了笑说

“现在大厨有了,那就是定厨具了。”

谈完正事儿,耿师傅电话约来了专门做厨具的,价格和型号质量确定后,就按耿师傅的要求和人家定了下来。

因为,厨房里本身就有厨具那些,所以也就改动了一下。费用也不高,人家也就开了两万五的价钱。

这个价格相对合理,我了解的情况,同样的材质做工,没有三万八下不来。

这次又亏了静芸帮忙,所以给她暗股这事儿我一点都不后悔。

定好了厨房的事儿,叫上建国简单吃了口饭。然后大家又各自忙了起来。

建国帮忙盯着工程进度。耿师傅直接成了大拿,里里外外只要他觉得不合适的就纠正。而静芸和我有了时间坐下来说说话。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关系好像近了许多。他和我说了很多她的过去,我也和她说了我现在的处境。我们俩突然有点知音的感觉……

谈话中得知,静芸从小没了妈妈,在她上小学的时候妈妈得了癌症去世了后来她就跟着她爸爸去了sh,一直是她爷爷奶奶照顾她。

她爸爸早些年是做煤炭生意,后来做了房地产,现在主做金融投资。

说起她爸爸,静芸特别感慨。因为她爸爸一直没有再娶。这是一个作为男人对妻子和女儿的责任,也是一份了不起的真情……

而静芸从小喜欢音乐。她还说,她妈妈是老师,弹的一手好钢琴,最后她就主修了钢琴。

这么优秀的女人,该有份特别的情感。当她谈起情感的时候,她却特别避讳。她说,要找一个像她爸爸那样的男人。还说,我有点像她爸爸。

说起来有些惭愧,我没有上一辈人那样执着的精神,更不敢和她爸爸并论。我今天的一切,都是我用一种想要的卑微换来的。即便我带着感情,但也掩盖不了我内心深处的自卑。

我的处境和我的真实跟静芸说了以后。她说,她能理解。并且她还安慰我说,换作她也会一样选择。

本意她会看不起我,没想到她会这么理解。我真的很感动她对我的宽容解读。

我想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奇妙的东西,只是我们发现和碰到的时间不对。

生活时常会开玩笑,如果信以为真那就真,如果以为是假那便是假……

大家的帮助,给我了很大了信心。事情经过一个小波折后回归到了良性时段。

夜幕降临后,工人们干活儿的干活儿的,下班的下班。建国盯了一天,我也让他早点回了,还有耿师傅。店铺里剩下静芸和我,还有几个干活儿的工人。

我和静芸在二楼设想着饭店以后的发展模式,这时昨天来的女孩儿悄摸着出现在了二楼,她一开口说话还把我和静芸吓了一跳。

她站在大厅中央的台子上大声的说

“这儿的老板在不在?”

我和静芸转身看着她,就连工人们也把眼睛盯在了她身上。她还是穿着职业装,像是要演讲似的。

我揪了揪静芸的衣裳,静芸看了看我,然后对她说

“你找谁”

她说

“这儿的老板,负责人”

没等静芸开口,我指了指静芸说

“这就是老板,有什么事儿你和她说吧”

她从台子上走过来,大量了一下静芸说

“我叫杨慧敏,是来应聘的”

静芸认真的说

“你好,请问你应聘什么岗位?”

她说

“大堂经理,或者财务都行”

静芸吸了口气,笑了笑,说

“口气还不小啊,你多大了”

她俩像杠上了一样,谁都不示弱。我拉把凳子坐下,看着她俩。

这姑娘说

“你们不是不限年龄吗?到底是不是真的啊”

静芸瞅了我一眼,说

“你以前干过吗?”

她说

“没有啊”

静芸说

“没干过,你就来应聘管理,你还真行”

小姑娘笑了笑说

“怎么不行了,再说你们经验也不限啊”

静芸狠狠的瞅了我一眼,然后跟她说

“诶,我说,你是来应聘的吗?”

小姑娘继续说

“不是我来干嘛,昨天我就来了,就是那人在呢,说老板不在”

她说着还指了指我。静芸说

“他才是老板,你跟她说吧”

说完,静芸走过来推了一把,我差点没摔地上。我笑了笑。静芸说

“你还笑的出来”

静芸刚说完,那姑娘就走到我跟前说

“你是老板”

我说

“怎么不像?”

她好像有点生气,然后说

“有你这样的老板吗?”

我说

“好像也没有你这也的应聘者吧!”

她想了想,说

“我怎么了?你说”

我说

“找工作,就得有个找工作的样子。你看你,口气不小。也没介绍自己,昨天来了,问你情况,你还不搭理我。你说,你是老板怎么说”

她声音变的软和了点说

“也不是,就是被你们的招聘信息吸引了。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招聘信息”

我说

“在哪看到的”

她说

“在公园。本来想过去面试,有事儿走不开,等我回去的时候,你们都不在了”

我说

“那你记忆很好,看一眼就能记住我们的地址?”

她说

“我是金融管理毕业,记忆力好是正常的”

我说

“你是刚毕业?”

她说

“我毕业快半年了”

静芸说

“你在哪上的学?”

她自豪的说

“人民大学”

我对学校了解的不多。但听这个学校,好像挺厉害。就连静芸都说是好学校。

我站起来取了瓶水,给她,然后又让她坐下。

她笑着喝了口水,直言不讳的说

“不说我的学历,你还不让我坐了吧”

我笑了笑说

“当然,只有学历才会让人尊重,知识是无穷尽的,我是尊重你的学识,但不是你的个性”

她看着说

“我相信,你就老板了”

静芸笑着说

“那我呢”

她说

“你像老板的秘书”

说完她笑了笑,又说

“姐,开玩笑的”

静芸笑了笑,说

“我没有你这样的妹妹”

看她挺别扭,我就说

“这位是我的合伙人,以后你就叫芸姐”

她立马站起来,说

“芸姐,我不是故意的”

静芸说

“我看你就是故意的。”

小姑娘看着我说

“芸姐生气了,怎么办?”

我笑着说

“那你还敢来吗?惹了她后果很严重”

小姑娘,笑着说

“你们敢要,我就敢来”

静芸笑了笑,说

“试用期三个月,没有工资。要来的话,明天就来上班。帮着看工地”

她说

“行”

然后我看了看时间说

“那就这样,你明天九点过来。”

她点了点头。我说

“你住的离这儿远吗?”

她说

“不太远”

我说

“那就赶紧回,前头就是公交车站。”

她说

“嗯,知道。谢谢”

说完,她站起来笑了笑,然后就离开二楼。我笑着跟静芸说

“我送你”

静芸说

“你觉得她行不行”

我说

“明天来了看看再说吧”

静芸说

“她要真是人民大学毕业的,我看财务她就行”

我说

“听你的”

静芸推了我一把说

“刚才怎么不想着听我的”

我笑了笑说

“好好,我错了,还不行吗”

她笑了笑说

“那我回呀,明天再说吧”

我把静芸送到楼底下,她说

“你也早点回吧。”

我说

“你开车呢吧”

她说

“就在路边呢”

说着,她走到路边开上车回了马路对面的小区。看着她离开后,我又上了二楼。工人们也开始收拾东西了。等着工人们收拾完,我和工人们一下了楼。锁上门,工人开上也就离开了。然后我来到停车场,开出来车,往家的方向回。

回家的路上,肚子又饿了,就在路边吃了碗“炒抿面”。吃完后,肚子还有点撑。走两步,然后又开上车就回了小区。

晚上吃东西真的不好,不仅容易胖,而且还不好消化。

我还发现,开车对人的身体也并不好。本来就是坐的多,现在有了车走的也少了。

回到家里,还是一个人,冲了个澡,回了卧室就睡了。

茫然的守候着孤独,一个人变成很多个人的支持和帮助,尽管我很想秦语和她妈妈也能在这个时候看到我的一切,可是她们并没有如期而归。

心里盼着,眼睛里看着,脑子里思想着。

倒计时越推越近,临近的婚期悄然无声的在日历中时刻提醒着我,要快要快……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这个不是特别寒冷的月份里,在大家帮助下,店铺终于有了饭店的模样。

11月15日,在秦语妈妈和秦语离开的12天里,饭店基本有了雏形。

硬件配套方面:

厨房按照耿师傅的设想全部完工,厨具、橱柜、燃气、排烟、排水、冰箱等等全部进入待工作状态。

员工宿舍和天台布置以及餐桌餐具按照刚开始的设想在静芸的帮助下全部整装到位。

办公室以及饭店电脑、点餐和财务系统在杨慧敏的努力下全部进入试运行阶段。杨慧敏让我很欣慰,她发挥了自己高材生的价值,也让我和静芸看到了她的实力。

阮配套方面:

人员配制,在我们四个人的筛选中,招聘了三十四人。分别是

后厨:耿师傅定岗厨师长,另招两名打荷师傅、一名面案师傅、一名配菜师傅、一名凉菜师傅、一名刨肉师傅、三名杂工(退伍军人)。

前厅:静芸暂时代理大堂经理一职,另招六名传菜(退伍军人)、九名服务员(农村女孩儿)、三名接待(170cm酒店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女)。

财务室:杨慧敏代为主任会计师并兼任人事行政助理,另招两名出纳(部队转业女军官)。

后勤保障:暂时由我负责并协同厨师长负责采购工作,另外招聘了五名有驾照的退伍军人作为后备人才。

有此,clks(从零开始)37人的团队就正式成立了。或许刚开始的餐饮店用不了这么多人,但还有一些岗位并没有招人比如,洗碗工、保安、水电工。所以这个团队中间会很一些人升任主管岗位,也会有一些人在这里学到一些本领,更多的我会让大家物尽其用,发挥出真正的价值,并获得丰厚的薪资。

团队的组建关键在人,所以我想有一套完全不一样的机制让每一个人在这里都能找自己的理想追求。

硬件和软件配套基本完善,我没有着急的跟大家谈心和开会。而是任由大家自由发挥,我相信开业前的大家都会表现出最真实的自己,至于走还是留也全在他们自己的定位和认识。

人招了齐了,店也装出来了,还有些细小的营生也都在建国的帮助下一一完善了。比如监控设备和连接厨房的菜品追踪,还有灯光和装饰效果,以及电动门的修改和一层接待区还有二层我和静芸修改的电动竞技积分区。他都帮忙安装到位了。

一切准备妥当又耗时三天。11月18号,距离婚期整一周时间里,饭店基本进入了开业模式。

为了让大家安心,我把薪资发放日期定在了每个月的28号,这是我在部队时发工资的日子。至于和其他地方10号、15号、20号的区别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所以大家都没有异议。

事情赶在了一起,我让大家分头行事,耿师傅负责菜单的制定、静芸负责人员的培训、我负责规章和薪资标准的制定、杨慧敏负责财务收支的明细。

从大体上看饭店没什么问题,可是事实上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在实践工作中随时弥补不足。

我的任务很重,尤其规章制度和薪资标准,这是关乎到每一位员工的福利,容不得半点马虎。所以,我的这项工作就在家里完成。饭店的事情就由大家共同发挥想象一起努力去做了。

饭店到了这一步,所有花费的开支也该一并核算了,于是我自己核算了一遍。

起初预算是134万,车子抵押贷款下来160万,我自己还有10万。

装修、厨具、餐具、餐桌、室内装饰包括电子设备系统、库房租金、房租、物业水电费、还有天台和宿舍以及员工的被褥等等一共花费了706532块钱。

剩余卡上金额993468块钱,我交给了杨慧敏,并让她入了公司流动资金账户。

剩余的资金能剩这么多,主要是建国在装修上没赚钱省出来的一部分和静芸在租金上的让步省出来的。他们两个对我的帮助和支持,让我一辈子都不敢忘记他们的恩情……

落定的立业有了希望,倒计时也停留在了11月18日这一天。婚期很快就要到了,秦语和她妈妈也在下午赶了回来。她们整整走了半个月,这半个月里我无从选择,只能继续选择承担责任。我不知道她们怎么想,怎么认为,我只知道这对来说本身就是考验,也同样是使命感召。

事业先行落定在婚姻之前,一周的时间我需要两头兼顾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