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何说道:“老爷!我听你的,不去看看了,老管家林来发还说,他已经给京生购置了一处宅子,还请了先生教他读书。”
林豆根说道:“臭婆娘,差点就坏了大事。你看林来发想的多么周到,还不把心放在肚子里,就当是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知道吗!瞧你那一脸傻像。”
第二天早上,林家老管家林来发,早早就起床去和林家大少奶奶香何约好的地方等着。
太阳都一竿子高了,也没有见老爷林豆根和他老婆香何来,就笑了笑,看看四周无人,悄悄回家去了。
林来发回来开始做饭,一会儿教书先生来了,说道:“今天吃饭晚啊!”
林来发说道:“是啊!是啊!你们先学着,我做好了饭,就去叫京生吃饭。”
生活又恢复了平静,老管家林来发知道,这是老爷说服了大少奶奶,说明危险还是在,今后出门还是要多加小心一些才是,昨天幸亏只是遇到了大少奶奶,如果是遇到了其他的人,那不就坏事了。
林来发把采购时间改到了晚上,出门的时候,自己在化化妆,换换衣服,就这样又过了半年,在大王蛮高的眼皮子地下,愣是没有被发现。
大王蛮高有一天去了牡丹宫里,和小翠说道:“二阿哥已经丢失了一年多了,官兵四处搜了个遍,就是音信全无,想来就叫人揪心。”
小翠说道:“孩子好好的就好,你也不用过分的担心。”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发生了好多事情,先是星辰宫里的乌梅梅乌红妃娘娘死去,同时二阿哥丢失,紧接着莲太后娘娘又去世,大王蛮高是头毛撕揪的。
光顾着去找二阿哥,没想到在他的后宫遇到多事之秋的时候,他的王弟蛮酷也偷偷行动起来。
王弟蛮酷的野心,来源于民间的传说,那就是说莲太后娘娘当年的上位,就是因为他给先王生了个儿子蛮高。
可是这个儿子,也就是现在的聚骑国大王蛮高,却不是莲太后娘娘亲生的,是从民间抱养的。
蛮酷又见大王的后宫里接连着出事,莲太后娘娘和乌梅梅乌红妃,好好的就不明不白的死了。
蛮酷心里划魂了起来,想到:“莫非民间故事是真的确有其事。”
蛮酷又去咨询了现在的老人们,个个支支吾吾的不愿意提起,特别是老臣妲曲,直接矢口否认,根本没有此事,别听他们胡说八道。
蛮酷从好奇到有了野心,他想:“如果蛮高是莲太后娘娘从民间抱养的话,那么他就不是王室子弟,他就不能当聚骑国的大王,这是关系到王室血脉问题,是对不起祖宗的事情。”
蛮酷私下里秘密组织了一只战队,全是武林高手,口号是清除王室异类,确保蛮士江山万代相传。
蛮酷的战队成员已经训练一年有余,个个身手敏捷,并且发展迅速,至此已经有了百余人了。
蛮酷还得到蛮士其他成员的拥护,他本人是地地道道的蛮士血统,自然是对大王的位置虎视眈眈。
以前不是不想,是想也没有机会,可是,现在机会来了,蛮酷决定抓住机遇,待时机成熟,杀了大王蛮高,自己登位坐上大王的位置,这是名正言顺的,想想蛮酷就笑醒了。
蛮酷准备的差不多了,就想着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晚上开始行动。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八月十五。
八月十五这一天,大人们忙忙碌碌了一整天,到了晚上,聚骑国的大王蛮高,就带着后宫的妃蝉们都来到后宫的后花园里,吃着月饼和水果,正在赏月。
孩子们看到这么多的人,有说有笑的,更是高兴的满园子里乱窜。
史小翠不放心的嘱咐着看孩子的小嫦娥们:“你们管着点,别由着他们性子玩疯了,注意安全,别磕着碰着的。”
野仙儿野红妃说道:“今晚的月色真美,好久都没有一起赏月了。”
月儿月玉蝉说道:“就是,自从太后娘娘走了以后,就没有一起赏过月了,从前的时候,不是八月十五,只要是春夏秋天里,天气好的时候,就组织大家一起去赏月。”
小翠听月儿这个时候提起莲太后娘娘,就看了一眼月儿,月儿知道自己多说话了,赶紧的闭了嘴。
林豆林玉蝉说道:“小的时候和父亲在边关烽火城,八月十五赏月,就感觉那里的月亮特别的明亮,不知道是为什么?”
伊宝基伊玉蝉说道:“那里原是到处空旷,人眼又稀少,就越发觉得月亮明亮。我在智礼国娘家的时候,做过这样的实验。同一天晚上的月光,在不同的地方欣赏,感觉出来确实不一样。”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着话,大王蛮高感到很是温馨。
小翠看到玩的时间不短了,就说道:“时间不短了,孩子们也困了,今晚就散了吧!大家喜欢,今后咱家不用等着八月十五在赏月了,随时都可以组织大家一起赏月。”
大王蛮高说道:“对,翠王妃说的对,都回去休息吧!是有点不早了,我都困了,更何况是小孩子们。”
大家在互相告别后,就各回各宫休息去了。
按照惯例,八月十五这一晚上,大王蛮高要就寝在王妃的宫里,大王蛮高就随着史小翠,回到了牡丹宫里。
大王蛮高和史小翠回到牡丹宫里,洗漱完毕,就准备就寝。
小翠突然之间听到宫外道上,又好多人走道的声音,小翠拍了一下大王蛮高的肩膀,用手指了指外面。
大王蛮高侧耳倾听,果然是和平时不一样,小翠就去了小阿哥蛮夷的卧室,嘱咐嘱咐婉子:“小翠用手指了指大门外面。”婉子其实也已经听到了,小翠去时就看见婉子已经给蛮夷穿好了衣服。
婉子抱着蛮夷去了另一个房间,小翠这才回到了卧室。
大王蛮高也没有脱衣服,坐在椅子上,等着小翠回来。
史小翠和大王蛮高去了一间不常用的小偏房里,从窗户上观察着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