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捕头
作者:瓜秧      更新:2019-08-04 22:38      字数:2154

老头子现在也改变了想法,不一心一意叫儿子做官了,忙说道:“哎!要犯了法,进了牢房那就有罪受了,俗话说得好,过时的凤凰不如鸡,还不如一个寻常百姓人家了。”

婉子她娘说道:“那样婉子也会受牵连,这可是大事,你说呢?老头子!”

婉子他爹说道:“哎!”

婉子她娘今天和老头子把话说到了一块去了,心里高兴,就说道:“来喜急着回去,鸡蛋也没有吃完,我给热热,你喝壶酒吧!”

老头子忙高兴地答应着:“哎!”

婉子自从哥嫂走了后,怕芋头想家,就见天的领着他去找蛮夷玩去,时间长了,兄弟间也有感情了。

有一次大家一起去上学去,先生提了好几个问题,都叫芋头给抢答了,月儿月玉蝉娘娘的大王子蛮晴就不高兴了,说道:“就你能呀!还是怎么滴?弟弟妹妹们都还没有答题,就都被你给抢答了,你只是一个陪读的,明白不明白?我们才是王子公主。”

大王子蛮晴对芋头不留情面的一顿拾掇,弟弟妹妹们都吓得不吱声了,芋头正尴尬的站在那里,不知道怎么说话,只听蛮夷站起来说道:“哥哥不要大声喧哗,学堂上就应该听先生的才是,先生出题,就是让咱们抢答的,芋头哥哥抢的快,又答的好,说明他聪明学的好,你应该在学习上,好好和他比试一下,不要说一些别的话,芋头哥哥陪读,是父王安排的,瞧不起芋头,就是不尊重父王。”

先生没有想到,蛮夷小小年纪,口才了得,说的滴水不漏,头头是道,忙接口说道:“好了,这一页咱们就都翻过去了,现在我来命题,指名道姓来答。”

蛮晴一听,先生来命题,指名道姓来答,吓得忙坐下,在也不吱声了。

大王蛮高的早朝上,也是吵吵嚷嚷的,好不热闹。

大王蛮高感觉自从按上募捐箱,收了几箱子银票以后,朝堂上大臣们说话的底气,明显的粗了不少,心中当然是明白,就说道:“妲爱卿!募捐箱的事情怎么样了?”

妲曲说道:“启禀大王!募捐箱的事,一直在做着,今早上朝之前又去开箱看了,募捐的银票已经比之前少了不少了。”

大王蛮高说道:“这个募捐箱就常年设着吧!”

妲曲说道:“是,最近这次的挽救行动,就只剩两天了,有些人如果在不珍惜机会,那就是自己找死了,可别愿我们没有提醒他,我们可是一而再的挽救啊!是不是?大家再好好宣传宣传去,让大家都明白这个事情对他们的重要性。”

大家都说:“是呀!是啊!只有俩天了?时间过的好快呀!妲曲大人说的极是,如果不珍惜这次机会,后悔就晚了。”

大王蛮高只是看着大家,心里想:“这次的行动可能有点效果,但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只是九牛一毛罢了,继续加压,把我的聚骑国的财富,都给我送回来,否则,就要吃了谷子吐米。”

大王蛮高说道:“我知道,这次治病救人的行动,有部分人,已经觉悟了,把非法所得已经用募捐的形式,送回来了,这个我说道办到,不于追究了。但是还在存着侥幸心理的那些人,还有捐出一点银票糊弄一下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别以为你很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话说的是什么?不用本王解释了吧!”

大王蛮高说完,就见朝上已经有人不那么趾高气扬了。

大王蛮高说道:“退朝吧!”

大总管沈蓝说道:“退朝。”

大臣们又三五成团的散去,有的说:“大王整天家疑神疑鬼的。”

有的说:“我看是大王心里已经有数了,这才这么说的。”

有的说:“把大王的意思传达到了就行了,谁自己有事,谁自己知道,我们传达到了,他自己不行动,就怨不着别人了,是不是?也不知道怎么想的,钱就是命,命就是狗屎呀!这种人,都收了算了,家里的所有财产一律都给他充公算了,那样就没有人在敢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说完,大家一起笑起来。

那一天,婉来喜要回县城的衙门,果然走着走着,天就黑了。

他一看天黑了,就找个地方先吃饱饭,喝足水,然后就一觉睡到了大天明,反正是休假了,还是晚回去好,早回去了,大家说三道四的,心里烦的慌。

婉来喜走着玩着的,几天过去了,来喜一看假期休完了,就回到了衙门里。

过了几天,婉来喜找了个机会,就和县官大老爷说道:“俺想问问衙门里的捕头找上人了没有啊!”

县官崔巧说道:“婉来喜你想好了,哈哈哈!”

婉来喜说道:“是这样的,俺家孩子芋头他舅舅这不是要来吗?他识文解字的,这不是一心一意的想来呀!”

婉来喜说完,就看着县官崔巧。

县官大老爷崔巧说道:“这个呀!你应该明白的。”

婉来喜忙说道:“我明白,我们全家都明白,我爹我娘我媳妇,我们都明白的。”

县官大老爷崔巧一听婉来喜这样说,就说道:“其实你孩子芋头他舅舅,也是婉玉蝉娘娘的要紧的亲戚不是?你说我不帮扶吧!也不合适,是不是?”

婉来喜说道:“那我就往家里捎信去了?”

县官大老爷崔巧没有接话,而是问道:“你妹子婉玉蝉什么时候回来省亲呀!”

婉来喜说道:“最近没有听说省亲,我和芋头他娘刚刚从牡丹宫里回来,我妹子住的牡丹宫,那可是气派啊!哈哈哈!我老婆说,我娘老是惦念着我妹子,不行就叫她去看看。”

县官大老爷崔巧一听说道:“老太太要去宫里啊!那可是太好了,老太太可是个精明人,一定会明白的,好吧!捎信去吧!”

婉来喜一听,县官大老爷崔巧,这是同意芋头他舅舅来衙门里做捕头了,就高兴的给媳妇捎信去了。

不几天,捎信的就捎到了。